一篇文章告訴你,為孩子培養儀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2020-10-09     孕媽學堂

原標題:一篇文章告訴你,為孩子培養儀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的父母對於「儀式感」這個詞語都會感到很陌生,他們也不知道,在生活中,在和寶寶相處的過程中,儀式感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需不需要儀式感呢?

儀式感又是什麼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

01

儀式感是什麼?

法國童話《小王子》里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培養儀式感就是用心對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儀式感可以是出門時全家穿一套家庭裝,走出去一定很拉風,站在哪裡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無論怎麼拍都美美噠;

儀式感也可以是睡覺前全家一起讀一刻鐘的書,一起捧腹大笑,一起傷感落淚,時光流逝,可能會忘記了看什麼書,卻永遠都無法忘記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的回憶;

儀式感還可以是每年在同一個背景拍一張全家福,在細小而又平凡的生活里,留下最溫情的記憶。

02

儀式感,是孩子的情感需要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維持良好親子關係的秘訣就是,在這個家裡能夠一代代有效地傳承家庭里的「儀式感」。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對儀式感有著很深的誤解。

有一種父母認為:孩子還小,能懂什麼,儀式感就是一種矯情。

還有一種父母:孩子想要儀式感,就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

儀式感對孩子來說,它不是矯情,而是孩子的情感需要。

儀式感也不是追求形式、華而不實的東西,評判儀式感最重要的標準是能否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富足。

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

03

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曾有調查顯示:家庭傳統儀式帶給孩子的幸福感,遠勝於物質的滿足。

它帶給孩子的是一種莊重的,用真誠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普通事,讓它們變得不一樣。

網上曾有個《父女情緣,一年一拍》的TED演講,主講人是攝影師史蒂芬·阿迪斯。

阿迪斯每年都會在女兒生日的時候,帶她去紐約的57大道,在同一個地點,擺同一個姿勢拍照留念。

這一堅持,就是15年。

(圖片來源:網絡)

阿迪斯說,這個小小的親子儀式,意義非凡。這個過程,讓他越發覺得親情可貴。

小小的儀式感,滿是父親對女兒的愛。

在分享的15張照片里,看女兒越來越陽光的笑容就知道,被珍視的孩子有多幸福。

04

如何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父母給孩子的儀式,不僅僅是在特殊的日子,也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臨睡前的一句晚安。

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會成為孩子最溫暖的體驗和最美好的記憶。

1

餐前儀式

例如,整理餐桌和擺放餐具筷子,而且適當的表揚會讓孩子很樂意幫忙。這樣的話,孩子就會知道現在要吃飯,就會放下玩具。

同時選擇孩子喜歡的動畫圖案,讓孩子自己選擇她的餐具,並且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告訴孩子這是你獨有的。

這個儀式感不僅解決了孩子不喜歡吃飯的問題,還培養了孩子的自覺。

2

上學儀式

當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可以假裝不明白地問孩子問題,讓孩子做一個小老師,教父母問題。這樣孩子在課堂上,會因為是父母的小老師的身份而更認真地聽老師講課。

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問問孩子學校里的事情,比如他們最期待見到哪個孩子和哪個老師,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滿懷期待地迎接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

3

睡前儀式

每天晚上睡覺前,父母可以陪他們的孩子聽一首幫助孩子入睡的兒歌。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到安心,也會給孩子安全感,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

當「睡前音樂」成為一種習慣時,孩子們也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暗示,而大人不會提醒他們,聽完音樂後,自覺地去睡覺了。

4

節日儀式

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孩子溫文儒雅的性格。不同的節日帶給孩子們不同的文化色彩,也讓孩子們眼界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

節日儀式感,不僅僅指這種大型節日,還有每個孩子自己的節日:第一次當升旗手時莊重的儀式感,與爸爸媽媽一起種下家庭樹時溫馨的儀式感,每年重陽節回老家爬山時令人懷念的儀式感,還有每年生日,屬於孩子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儀式感。

芽芽媽愛叨叨

為人父母,想得最多的一件事莫過於:我能為孩子帶來什麼?

是衣食無憂的生活?是一流的精英教育?還是豐富的知識技能?

自然,這些都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認識生活的真面目。

生活並不總是有趣,大多時候,是平淡無奇而又匆匆忙忙的。這時儀式感就顯得特別重要,它讓人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

有些儀式,能讓孩子對某些事情抱以尊重和敬畏,發現生活的樂趣。

有儀式感的人,對生活始終抱有熱情;會生活的人,過的一定不會太差。

今日話題:你家有什麼特別的儀式感呢?評論區聊聊吧!

參考文獻

[1]森森.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儀式感[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9(12):40.

[2]幸婷婷.小「儀式」,大「方圓」——為孩子的成長注入儀式感[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6):2.

[3]月影.有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J].時代郵刊,2019(08):5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FmkDHUBLq-Ct6CZm9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