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尤其是對於爸爸而言,那可是前世的情人,媽媽都沒有辦法撼動的溫馨地位。在很多家庭當中,女兒往往都跟爸爸比較親,爸爸也恨不得把女兒捧在手裡。
自家孩子怎麼看怎麼可愛,忍不住就想要親親抱抱。孩子還小的時候,跟父母有親密的行為無可厚非。但長大以後,爸爸跟女兒之間還是要有一點界限。
韓國有一檔採訪節目,主要的內容就是請素人來吐槽自己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有一期,是一個17歲的女孩來上節目,她吐槽的對象是自己的爸爸。
17歲了,也算是一個大姑娘了,但自己的爸爸還跟自己非常的親密。在親戚面前親自己屬於小兒科,甚至還會要求自己跟他一起洗澡。
女兒也曾抗議過,但父親卻說,「女兒的身體就是我的」。這樣的話,讓女兒覺得非常無奈,又非常困擾。
這期節目播出以後,網友基本紛紛表示無法接受這個父親的行為。往嚴重里說,這樣的行為跟變態也無異了。
誠然,不管孩子長到幾歲,在父母的眼裡依然是自己的孩子。可即便如此,孩子長大了,異性親子之間還是要避免過度親密。
異性親子之間過於親密,必然會給孩子帶來困擾。孩子長大了,對事情有了自己的認知。在孩子的自我認知裡面,本身就不應該跟異性親人有如此親密的接觸。
但偏偏這個人是自己的父母,無法拒絕,還什麼都不能說。只能把這份不開心放到心底,最終,只會讓孩子心裡的牴觸感越來越強。
異性親子關係過度親密,通常只有兩種結果。第一種正如之前所說,會給孩子造成困擾,影響親子關係。
還有一種,就是孩子習慣了這種行為模式,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模式。這樣一來就會阻礙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會嚴重扭曲孩子的三觀。孩子帶著這樣的行為習慣以及行為認知踏上社會,最終也是會被其他人嘲笑。
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就應該跟孩子區分界限,培養孩子異性有別的意識。孩子小的時候依賴父母,不覺得過於親密會有什麼問題。
因此父母應該主動增強孩子的性別意識,並讓一些敏感的時刻。一點一點的緩慢過渡,不要一步到位,以免傷害孩子的感情。
中國的性教育其實一直都很匱乏,大家避而不談。但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是相當必要的,能夠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什麼事不可以,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性教育的科普,其實也涵蓋了異性親子關係的相處。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加重孩子的自我意識以及隱私意識。
孩子慢慢長大,行為習慣和思想方式都會不一樣。不同的年齡,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喜好。父母應該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因為很多時候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問題的,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孩子造成了困擾。多溝通,就能夠及時解決這種問題。
每個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也是父母疼愛孩子的一種方式。而且,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