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豹子與人共存是什麼體驗?全球豹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印度孟買市

2023-10-04     怪羅科普

原標題:野生豹子與人共存是什麼體驗?全球豹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印度孟買市

「野生動物」通常給人一種與現代人格格不入的感覺,至少它們不應該出現在城市裡,城市的建造也對野生動物不友好,特別是那些大型的食肉動物,出現在城市裡的話一定會很突兀。

在城市裡遊蕩的印度豹,圖源:Steve Winter / National Geographic

然而,在印度城市——孟買的居民卻和印度豹達成了某種共存。

孟買市是印度最大的城市,那裡生活著2000多萬人,人口密度比中國香港和澳門都高,同時那裡也是全世界野生豹子密度最高的地方。

豹是危險的大型食肉動物,對人類都存在威脅,它們在熙攘的人類社區四處走動,茁壯成長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印度豹在孟買找到了生存方法,它們以純正的野生動物姿態出現在孟買的大街小巷裡,有時候甚至是地鐵里。

圖:桑傑甘地國家公園位置

城市中的森林公園

孟買市存在豹子其實並不意外,因為孟買的市中心有一個巨大的森林公園——桑傑甘地國家公園。

桑傑甘地國家公園是少數幾個位於大都市城市邊界內的國家公園之一,它成立於1969年,總面積大約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該公園裡住著許多野生動物,它們中的許多因為瀕危受到了嚴格的保護,印度豹就是其中一員。

其它還包括叢林貓、銹斑貓、斑點鹿、桑巴、印度鼠鹿、恆河猴、南方平原葉猴、印度蟒蛇等稀有的野生動物。

雄性印度豹Srikaanth Sekar

不過,印度豹與其它動物不同,它扮演的是整個公園中最頂級的捕食者,連印度蟒蛇都是它們的捕獵對象。

作為印度次大陸上的大型貓科動物之一,印度豹實際上在整個印度都是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但也和其它最頂級的捕食者一樣,如今混成了瀕危動物。

印度豹體型通常不算很大,只有一米多一點,體重只有30公斤左右,但它們異常靈活,所以棲息地內的所有較大的動物基本都是它們的獵物。

它們會爬樹捕捉猴子等樹棲動物,也會下水捕食魚類,甚至是鱷魚和蟒蛇,同時它們也可以在地面上以極快的速度捕捉較大的食草動物,將近300公斤的藍牛羚都是它們的獵物(主要是未成年個體),野豬這些更是不在話下。

印度豹捕食葉猴Pranavsinghi1998

這種不挑食的特性,可以說明它們的適應能力並不差,因此適應城市也算是情理之中。

它們之所以成為瀕危物種,主要還是棲息地的喪失和變得零碎。

你可能好奇,這樣一個強大的捕食者,生活在城市裡,難道對人就沒有一點威脅嗎?

為什麼孟買人能容忍豹?

大型貓科動物對人類都是有威脅的,豹的棲息地通常和老虎重疊,而豹其實是更小一點的捕食者,無論是自身體型上,還是獵物體型上都比老虎小一個量級。

比如老虎的體重通常超過176公斤,而豹通常是30-175公斤,老虎的獵物通常是50-100公斤,而豹的獵物通常是25-100公斤(主要25-50公斤)。

但是,「食人豹」也是存在的,它們也會攻擊人類,有一些甚至很喜歡挑人類下手,有數據統計顯示,在豹的棲息地內,豹子攻擊人類每年導致每百萬人中1.9人死亡。

雖然印度豹在所有8個豹亞種中體型不算大,但它們依然會攻擊人類,甚至殺死人類。

圖:2016年被獵殺的那隻印度豹

2016年,印度喜馬偕爾邦比拉斯普爾區就射殺了一隻臭名昭著的印度豹,這隻印度豹體型巨大——達到262厘米和71公斤,多次攻擊人類,並且殺死了一個人。

其實,大部分嚴重攻擊過人類的印度豹都會被殺死,情節較輕的則會被送去救援中心,在圈養中度過餘生。

之所以,孟買居民會與這樣一種定時炸彈共存,主要還是相對於其它野生動物的威脅,比如毒蛇等,印度豹的傷害根本不值一提。

另外,印度豹是夜間行動的動物,它們和人的衝突主要是攻擊家畜,攻擊人類是比較罕見的。

有統計顯示,2004年至2014年間,印度共有30人被印度豹殺死,其中90人受重傷,237人受輕傷,而在2000年到2019年有120萬印度人死於毒蛇咬傷。

最重要的是,生活在公園邊界附近的瓦里部落的人認為印度豹對他們來說是保護神,他們將豹視為瓦格霍巴神,他們相信豹會保護他們免受任何其它動物的傷害,另外只要遵守一些規則,豹就不會傷害他們。

除此之外,自然就是印度豹確實是瀕危的保護動物,有許多組織和聯盟並不希望將它們驅趕出本來屬於它們的棲息地。

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的印度豹其實也已經非常適應和人共存了,有研究發現,豹子傾向於使用人造建築作為休息場所和狩獵場所,甚至是幼崽的繁殖和飼養場所。

不過,比印度豹能夠在城市中與人共存更有趣的部分是,它們為什麼能夠在城市中活得比其它地方好?

為什麼豹在孟買種群密度最高?

在一個健康的棲息地內——以野生動物為主的情況下,印度豹的種群密度是,平均每100平方公里12隻;

同樣是與人為主的棲息地內,比如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和拉賈斯坦邦,印度豹的種群密度是6.4±0.78每100平方公里和6.38±2.4每100平方公里。

然而,在孟買印度豹的種群密度是每100平方公里26隻(2015年和2016年採集的數據),遠高於正常水平。

有研究指出,這可能和寵物狗有很大關係[1]。

種群數量自然是由食物和被捕食壓力決定的,而作為保護動物和其棲息地內最頂級的捕食者,決定印度豹種群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食物來源。

研究人員通過採集印度豹的糞便,得出它們的食物來源情況,在孟買以及其它以人為主的棲息地中,印度豹的食物組成中都有高比例的家狗——甚至不低於66.76%的食物來源都是家狗。

孟買比其它類似棲息地更好地方是,桑傑甘地國家公園中還生活著許多印度豹的獵物,而且這些獵物通常也受到了保護,印度豹可以開心的捕獵。

所以,印度豹就在孟買「泛濫」了,好在它們能夠比較和諧的與人共存。

參考
[1].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cities/mumbai-news/new-study-sgnp-has-highest-documented-density-of-leopards-in-world-101646926548143.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9dd113493bc6381031764b9f12f09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