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為什麼沒有連諸葛亮都誇讚的樂毅,原因主要有三點

2023-11-22     八月未完

原標題:戰國四大名將,為什麼沒有連諸葛亮都誇讚的樂毅,原因主要有三點

戰國時期征伐不斷,所以有很多名將都從戰事中被發掘出來,而戰國四大名將主要分布在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戰事最為慘烈,那麼為什麼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什麼少了差點一舉滅齊的樂毅呢,就連諸葛亮都對他誇讚不已,甚至把自己比作當代的樂毅。

為了報答燕昭王樂毅遊說了其他被齊國欺凌過的國家,燕昭王則動員了全國的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將軍,樂毅就領著五國軍隊浩浩蕩蕩的朝齊國攻去,最終把齊國打的只剩下了兩座小城,而樂毅也成為了戰國歷史上第一位統領五國兵力的將軍。

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為什麼沒有入選戰國四大名將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點就是四大名將都有自己的風格,擅長以少打多,就像白起和廉頗,雖然在戰鬥中統領的兵馬數不一樣,但是他們都能夠擊敗比自己人數多的敵軍。

跟他們相比的話樂毅就不同了,雖然他也受到了燕惠王的干擾,但是他統領的一直都是五國聯軍,兵力要遠超齊國,這樣兵力優勢就算是當時的強秦都要退避三舍,但是他打了幾年都沒有把齊國打下來,也難怪齊王會懷疑他。

除了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外,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到了唐肅宗時期樂毅入選武廟,同時期的也就只有吳起和白起兩個人,剩下的幾個戰國名將都沒能入選「武廟十哲」。

雖然樂毅沒能成功滅齊,但是他為主君分憂的行為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如果不是他遊說五國的話,弱小的燕國可能永遠打不贏強大的齊國,唐代李賀曾經作詩《雁門太守行》,其中就寫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台就是燕昭王拜樂毅為將的地方,被千古傳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46f772a55ceb240e5ab1db16cdb3c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