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科創板新股西山科技的上市受到市場的關注。當天N西山上漲40.79%, 其盤中最大漲幅達到48.01%。
就西山科技首日漲幅而論,其實並不值得關注。畢竟對於A股市場來說,新股上市首日40.79%的漲幅其實挺平常的。在非註冊制時代,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限制就是44%,都高於西山科技首日的漲幅。而在註冊制時代,新股上市首日是沒有漲幅限制的,可以100%、200%地上漲,甚至以更大的漲幅來上漲,因此,西山科技40.79%的漲幅確實沒啥可出彩的。
不過,就西山科技的實際情況來看,西山科技上市的表現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基於兩點。一是西山科技上市首日上漲40.79%其實並不容易。畢竟西山科技是一隻超高價發行的股票,其新股發行價高達135.8元,發行市盈率109.28倍,遠高於行業市盈率31.64倍。從年內已上市新股來看,其發行價僅次於索辰科技(245.56元)與日聯科技(152.38元)。其募集資本總額超過17億元,其中超募11億元,約為計劃募資的近2倍。如此「三高」發行新股,不僅沒有破發,還錄得40.79%的漲幅,在目前市場相對偏弱的市況下實屬難得。
二是打新中籤的投資者獲利豐厚。雖然西山科技上市首日的漲幅只有40.79%,但由於該股是高價發行,發行價達到135.8元,這意味著該股的收盤價較發行價每股上漲了55.39元。投資者中一簽可買入500股,所以投資者中一簽西山科技,按首日收盤價計算,可獲利2.77萬元。如果按盤中最高價201元計算,獲利更是可達到3.26萬元。中一簽可獲利2萬元甚至超過3萬元,這個獲利對於投資者來說顯然是豐厚的,以至有輿論又將該股稱為「大肉簽」,聲稱「高價新股成大肉簽」。
西山科技似乎可以認為是一隻肉簽股,打新中籤者在上市首日賣出該股,獲利都在2萬元以上。不過,因此稱「高價新股成大肉簽」,這個說法未免誇大其詞。雖然新股上市首日如果上漲的話,高價新股確實可以成為大肉簽,但如果不漲呢?或者股價下跌呢?那就不是大肉簽了,而是要大割肉。而高價新股上市首日是漲是跌則是很難預料的,像西山科技如此「三高」發行,上市首日即便是破發也是正常的。因此,西山科技成肉簽是一種偶然,輿論不能因此將高價新股稱為是「大肉簽」。稱高價新股是大肉簽就是對市場的一種誤導。
以今年的第一高價股索辰科技為例,發行價高達245.56元,如果稱高價新股是大肉簽的話,那麼索辰科技這個大肉簽要比西山科技這個肉簽大得多。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該股上市當天,盤中的最低價甚至破發,投資者不僅不賺錢甚至還虧錢。該股上市首日股價上漲6.44元,中一簽的獲利只有3220元,這就算不上是「大肉簽」了。
雖然上市後,該股主力一度發力推高該股股價,以至該股創下301.79元的上市最高價,但這種炒作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該股上市不久就破發,目前該股仍處於破髮狀態,按6月7日收盤價204.03元計算,每股破發41.53元,跌幅16.91%。中籤的投資者如果還持有該股的話,那麼投資者中一簽得虧損2.08萬元。可見高價股未必就是大肉簽。申購或參與高價新股的炒作是充滿了投資風險的。
因此,聲稱高價新股是大肉簽的說法顯然是在誤導市場,其目的就是誤導投資者盲目參與高價新股的申購。實際上,由於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尤其是高價新股的發行,通常都是「三高發行」,其背後隱藏著較大的投資風險。因此,這種高價新股能不能成為大肉簽是存在很大偶然性的,而過去的高價新股之所以稱為大肉簽,是因為高價新股發行同樣受到23倍發行市盈率的制約,因此,這樣的高價新股上市後仍然還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這也就是高價新股在過去被稱為是大肉簽的原因了。
但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沒有了23倍發行市盈率的限制,高價新股基本上都是「三高」發行,這樣的高價新股很難稱為是「大肉簽」了。即便是上市首日成為了大肉簽,但炒作過後股價的下跌不可避免,投資者務必遠離這種高價新股的炒作,而打新中籤的投資者也以早日獲利了結為好,不然,一旦日後股價破發,肉簽也會成為虧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