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臭就是積食?這些問題寶媽要知道!「真相大求真」

2020-02-25     有啦寶貝育兒

都說寶寶是上天賜予爸媽的天使,一出生就散發著濃郁的奶香,但是,如果你的天使寶寶開口對你微笑時,一股撲面而來的酸臭味是怎麼回事?

說好的自帶奶香的寶寶,咋一開口就成了「生化武器」?不是說只有大人才有口臭嗎?是不是上火了?是不是消化不良?確實,口臭是個讓人很不愉快的事情,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等寶寶長大了,還會影響寶寶的社交生活、心理健康。


今天我們就請來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吳冬梅教授來給各位寶爸寶媽講講「寶寶口臭那些事吧」


特邀專家


吳冬梅教授

【單位】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

【簡介】

擅長兒童生長發育,營養保健,早期干預,感覺統合訓練,心理衛生的健康指導。


寶寶口臭就是積食嗎?


「積食」是一個中醫的概念,而且定義比較含糊,大意是指吃多了不容易消化的東西使得消化功能減弱了,可能表現為腹脹、腹痛、胃口差、大便不好等等。放在現代醫學範疇,也許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種病症,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打嗝、腹瀉、便秘、口臭等,一般多見於三歲以內的寶寶。


雖然寶寶消化不良可能會有口臭,但口臭卻不一定是消化不良。引起寶寶口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口腔問題、吃了刺激性氣味的食物等,各位寶爸寶媽要找到背後真正的原因,才能幫寶寶消除口臭喲!


引起寶寶口臭的原因



1

生理性口臭


生理性口臭就是沒啥大毛病,主要是由於飲食或不良習慣引起的短暫口臭。


吃了刺激性食物,如韭菜、大蒜等含有硫化物成分的食物,異味可殘留在口腔中;或者睡前吃奶及其它食物,沒有清洗空腔,導致殘留食物發酵,或者形成牙垢、菌斑也都會產生臭味。


唾液分泌少,唾液具有抗菌、清潔口腔的作用,寶寶睡眠時唾液分泌量減少(尤其喜歡張嘴睡覺的寶寶唾液被揮發,數量更少),產生大量的揮發性硫化物、氨等物質,引發短暫性口臭,早晨起來更明顯。


長期不刷牙等不良衛生習慣,可導致大量食物渣殘留嵌塞於牙縫或沾附口腔中,經口腔細菌發酵、分解,產生大量的揮發性硫化物等物質,從而產生口腔異味。


此外,食物殘渣和脫落粘膜上皮細胞,也可引起舌苔和舌背菌斑的增加導致口臭。



2

病理性口臭


口腔問題


80%~90%的病理性口臭源於口腔局部感染,細菌分解蛋白質如含硫的胺基酸時,可產生揮發性硫化物、氨、有機酸等物質,從而產生口腔異味。蛀牙、蛀牙、牙齦炎、牙周炎及口腔黏膜病等,這些都可以引起口臭。


年齡較大的寶寶可能發生牙周病,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內細菌發酵產生硫化氫、吲哚和氨類,因而產生臭味。

另外,口腔潰瘍和口腔局部感染也常導致口臭。


呼吸系統疾病


從鼻炎、鼻竇炎、咽炎、氣管支氣管炎到肺炎都可以伴有口臭,特別是鼻炎和鼻竇炎時寶寶常常並無其他表現,有些只表現輕微鼻塞或喜歡揉鼻子。



消化系統疾病


各種原因導致的消化功能紊亂,表現為持續或間斷的上腹部不適、疼痛、飽脹、噯氣,便秘等。食物不易消化和排空,且在胃內存留的時間延長,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腐敗並釋放出揮發出異味,腐敗食物和異味易反流,異味經口腔呼出或殘留於口腔,便形成了口臭。


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可伴有口臭,學齡寶寶一般有間斷的慢性腹痛,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明確。


還有一些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寶爸寶媽經常與寶寶混用餐具,或將自己咀嚼過的食物喂寶寶,將自己口腔中的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寶寶。而幽門螺桿菌具有尿素酶活性,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氨是一種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質。


全身性疾病


包括實質臟器損害(肝衰、腎衰)及糖尿病性酮症、尿毒症、白血病、維生素缺乏等,往往也會導致口臭,當然這些疾病多數情況會伴隨其他症狀,在寶寶出現口臭時,寶爸寶媽留意觀察,不要耽誤寶寶病情。


能否通過口臭氣味判斷是否生病?



1.腐敗性臭味


常見於口腔疾病,牙結石和牙垢間存在大量的厭氧菌,它們在口腔里肆意妄為,分解食物殘渣,製造口臭,同時還會進一步破壞牙齦,誘發牙周疾病。除此之外,舌苔也容易吸引大量的厭氧菌居住,造成口臭。


2.腥臭味


多見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咽喉炎等,當患有各種鼻部疾病時,鼻腔的膿液分泌物向後流入鼻咽部,即發生「鼻漏」。這些鼻腔的膿液分泌物在鼻咽部累積時間過長,其中的細菌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由此引發口臭。



3.酸臭味


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


4.其他氣味


糖尿病患者、酮酸中毒或過度減肥的人群可呼出「爛蘋果氣味」;


腎功能下降或尿毒症患者呼出「氨味」。另外,維生素缺乏、重金屬中毒等疾病均可引起的口臭。


寶寶口臭怎麼處理?


需要區別對待,如果寶寶是生理性口臭,可採取以下措施。


1、培養寶寶從小重視口腔衛生的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1歲以下的寶寶

哺乳後給寶寶喂些溫開水沖洗口腔,也可以在哺乳後或每天晚上,用紗布裹在食指上蘸取溫水,採用水平式的橫向刷法,輕輕擦拭寶寶的舌頭、牙齦和口腔黏膜。


1~2歲的寶寶

讓寶寶每天晚上喝些溫開水,或用淡鹽水漱漱口,也可試著用手指牙刷刷牙。


3歲以上的孩子

用兒童專用刷牙和牙膏,成人牙膏因含氟,寶寶要慎用。在刷牙齒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刷舌苔喲,最好做到每天早晚2次刷牙。


2、媽媽的乳頭要保持潔凈衛生,預防母乳喂養導致寶寶口腔炎的發生。


3、飲食要有規律。不挑食、不偏食,葷素、粗細搭配合理,多吃水果、蔬菜;晚餐飲食要清淡,少吃油膩食品,不要吃太多零食。 



4、寶寶所用的食具、奶具要經常清洗消毒。1歲半到2歲應停止使用奶瓶,因為長期用奶瓶喂養,除了容易發生齲病外,還可妨礙孩子咀嚼功能的發育,甚至影響面部發育,易形成齙牙、高齶弓等畸形。


5、少量多餐,防止消化不良,少吃甜食,特別是睡前不吃甜食或酸奶。吃甜食後一定要喝白開水,減少甜味殘留,誘發蛀牙等。

6、注意預防並及時治療齲齒及排列不齊。


7、對於3歲以上的寶寶,在做好口腔日常清潔的基礎上,建議大家每半年帶寶寶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發現齲齒或其它問題及時進行治療。


病理性口臭 :當發現寶寶屬於病理性口臭時,各位寶爸寶媽就不要猶豫了,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吧,找到病因,才能對症治療寶寶的口臭喲!


醫學審核/吳冬梅

主編/藝余

編輯/七喜

圖片/全景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MsfXAB3uTiws8Kwk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