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詞牌名,又名「洛陽春」「玉連環」「一絡索」「上林春」「窗下繡」「金落索」。《詞譜》以《梅苑》無名氏《一落索·臘後東風微透》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等七種變體。代表作品有呂渭老《一落索·宮錦裁書寄遠》等。
一落索,本系宋人俗語,猶言「一大串」,後乃用為詞調,調名即詠本意。歐陽修詞名《洛陽春》,張先詞名《玉連環》,辛棄疾詞名《一絡索》。另有《上林春》《窗下繡》《金落索》別稱。見宋張先《張子野詞》,入般涉調(黃鐘羽)及雙調(夾鍾商)。
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梅苑》無名氏《一落索·臘後東風微透》為代表。此詞見宋黃大輿《梅苑》選本,前後段兩起句六字,第二句四字,結句五字,宋詞僅得此首,若兩結各添一字,即後毛詞體也。
變體一: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呂渭老《一落索·宮錦裁書寄遠》為代表。此與《梅苑》無名氏詞同,惟後段結句作六字折腰句法異。
變體二:雙調四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毛滂《一落索·月下花前風畔》為代表。此調以毛詞及秦、歐二詞為正體。其餘皆變格也。而毛詞此體,宋人填者尤多。 前段起句,辛棄疾詞「羞見鑒鸞孤卻」,「 鑒」字仄聲。第二句,王安中詞「霜華催鬢」,「霜」字平聲。結句,周邦彥詞「恐花也如人瘦」,「花」字平聲;朱敦儒詞「容易放春歸去」,「容」字平聲。後段起句,方岳詞「葉下亭皋渺渺」,上「渺」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前後所列諸詞。
變體三:雙調四十七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張先《一落索·來時露浥衣香潤》為代表。此亦毛詞體,惟前段起句七字異。賀鑄、呂渭老詞,正與此同。但賀詞起句「初見碧紗窗下繡」,呂詞「蟬帶殘聲移別樹」,平仄與此異。
變體四: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秦觀《一落索·楊花終日空飛舞》為代表。此亦毛詞體,惟前後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五字句異。程垓「門外煙寒」詞、辛棄疾「錦帳如雲」詞,正與此同,但程詞起句「門外煙寒楊柳」、辛詞「錦帳如雲開處」,平仄與此異。
變體五: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嚴仁《一落索·清曉鶯啼紅樹》為代表。此詞前後段第二句五字,後段第二句四字,前結七字,後結六字,於各家中極為參差,錄備一體。
變體六:雙調四十九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陳鳳儀《一絡索·送蜀守蔣龍圖》為代表。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平仄韻
變體七: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歐陽修《一落索·紅紗未曉黃鸝語》為代表。此詞前後段起句七字,第二句五字,餘與毛詞同。坊本前結作五字句,今從《高麗史·樂志》改定。黃庭堅「誰道秋來」詞,正與此同,但前段第二句,「任遊人不顧」句法小異。按此詞第二句應作上一下四句法,黃詞為正。 黃詞前段起句「誰道秋來煙景素」,「道」字、「景」字俱仄聲,「秋」字、「來」字俱平聲。第二句「任遊人不顧」,「不」字仄聲。後段第二句「對月亭風露」,「月」字仄聲。第四句「更作甚悲秋賦」,「作」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
宋代:周邦彥
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潤玉簫閒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闌愁,但問取、亭前柳。
一落索
宋代:陸遊
識破浮生虛妄。從人譏謗。此身恰似弄潮兒,曾過了、千重浪。且喜歸來無恙。一壺春釀。雨蓑煙笠傍漁磯,應不是、封侯相。
一落索
宋代:朱敦儒
慣被好花留住。蝶飛鶯語。少年場上醉鄉中,容易放、春歸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顏何處。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
一落索·楊花終日空飛舞
宋代:秦觀
楊花終日空飛舞,奈久長難駐。海潮雖是暫時來,卻有個、堪憑處。
紫府碧云為路。好相將歸去。肯如薄倖五更風,不解與、花為主。
一落索
宋代:朱敦儒
一夜雨聲連曉。青燈相照。舊時情緒此時心,花不見、人空老。可惜春光閒了。陰多晴少。江南江北水連雲,問何處、尋芳草。
一落索
宋代:陸遊
滿路遊絲飛絮。韶光將暮。此時誰與說新愁,有百囀、流鶯語。俯仰人間今古。神仙何處。花前須判醉扶歸,酒不到、劉伶墓。
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
宋代:周邦彥
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潤玉簫閒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欄愁,但問取、亭前柳。
一落索
宋代:黃庭堅
誰道秋來煙景素。任遊人不顧。一番時態一番新,到得意、皆歡慕。紫萸黃菊繁華處。對風庭月露。愁來即便去尋芳,更作甚、悲秋賦。
一落索
宋代:李元膺
天上粉雲如掃。放小樓清曉。古今何處想風流,最瀟洒、龍山帽。人似年華易老。且芳樽頻倒。西風於我更多情,露金靨、籬邊笑。
一落索
宋代:舒亶
葉底枝頭紅小。天然竊窕。後園桃李謾成蹊,問占得、春多少。不管雪消霜曉。朱顏長好。年年若許醉花間,待拼了、花間老。
一落索
宋代:歐陽修
小桃風撼香紅碎。滿簾籠花氣。看花何事卻成愁,悄不會、春風意。窗在梧桐葉底。更黃昏雨細。枕前前事上心來,獨自個、怎生睡。
一落索(送王伯紹帥慶)
宋代:王安中
塞柳未傳春信。霜花侵鬢。送君西去指秦關,看日近、長安近。玉帳同時英俊。合離無定。路逢新雁北來歸,寄一字、燕山問。
一落索(九日)
宋代:方岳
瘦得黃花能小。一簾香杳。東籬雲冷正愁予,猶幸是、西風少。葉下亭皋渺渺。秋何為者。無錢持蟹對黃花,又孤負、重陽地。
一落索(歌者索詞,名之一東)
宋代:程垓
小小腰身相稱。更著人心性。一聲歌起繡簾陰,都遏住、行雲影。聞道玉郎家近。被春風勾引。從今莫怪一東看,自壓盡、人間韻。
一落索
宋代:呂渭老
宮錦裁書寄遠。意長辭短。香蘭泣露雨催蓮,暑氣昏池館。向晚小園行遍。石榴紅滿。花花葉葉盡成雙,渾似我、梁間燕。
一落索
宋代:向子諲
春風吹斷前山雨。行雲歸去。暫來須信本無心,回首了無尋處。欲問個中玄路。阿誰能語。澄江霽月卻深知,把此意、都分付。
一落索(送游君安解縣竹尉)
宋代:李呂
琢成玉樹。誰解著、雲斤月斧。短羸驂,樸樕一懷塵土。嘆雄圖、傷別緒。主人不語花能語。苦欲留君、不是留君處。碧落紫霄,樓觀參差煙霧。一樽空、鴻鵠舉。
一落索
宋代:王安中
夢破池塘杳杳。情隨春草。尊前風味不勝清,賦白雪、幽蘭調。秀句銀鉤爭妙。殷勤東道。蠻箋傳與翠鬢歌,便買斷、千金笑。
一落索
宋代:陳瓘
體上衣裳雲作縷。不論寒暑。世間多少老婆禪,猶苦問、台山路。堪笑龐翁無趣。臨行卻住。古人公案不須論,還了得、如今否。
一落索(牡丹次謝主簿韻)
宋代:趙以夫
露沁香肌嬌秀。燕脂微透。蕊宮仙子駕祥鸞,被風卷、霞衣皺。輕翦倩他紅袖。簪來盈首。直須沈醉此花前,怕花到、明朝瘦。
一落索·縷縷鵝黃拂曉
元代:邵亨貞
縷縷鵝黃拂曉。弄煙輕裊。宜春花外萬絲金,記朝罷、**早。學舞楚腰猶小。不禁寒悄。近來張緒減風流,又恐被、蛾眉惱。
一落索·宮錦裁書寄遠
宋代:呂渭老
宮錦裁書寄遠。意長辭短。香蘭泣露雨催蓮,暑氣昏池館。向晚小園行遍。石榴紅滿。花花葉葉盡成雙,渾似我、梁間燕。
一落索·臘後東風微透
宋代:無名氏
臘後東風微透。越梅時候。一枝芳信到江南,來報先春秀。宿醉頻拈輕嗅。堪醒殘酒。笛聲容易莫相催,留待纖縴手。
一落索·欲寄相思情苦
宋代:陳允平
欲寄相思情苦。倩流紅去。滿懷寫不盡離愁,都化作、無情雨。渺渺暮雲春樹。淡煙橫素。夕陽西下杜鵑啼,怨截斷、春歸處。
一落索·露蕊香肌嬌秀
宋代:趙以夫
露蕊香肌嬌秀。燕脂微透。蕊宮仙子駕祥鸞,被風卷、霞衣皺。輕翦倩他紅袖。簪來盈首。直須沈醉此花前,怕花到、明朝瘦。
一落索·清曉鶯啼紅樹
宋代:嚴仁
清曉鶯啼紅樹。又一雙飛去。日高花氣撲人來,獨自價、傷春無緒。別後暗寬金縷。倩誰傳語。一春不忍上高樓,為怕見、分攜處。
一落索
宋代:陳允平
欲寄相思情苦。倩流紅去。滿懷寫不盡離愁,都化作、無情雨。渺渺暮雲春樹。淡煙橫素。夕陽西下杜鵑啼,怨截斷、春歸處。
一落索
宋代:仇遠
盡日西闌憑醉。新寒難睡。袖爐煙冷帳雲寬,倩倩倩、先溫被。空對短屏山水。清清無寐。卻思十里小紅樓,應不報、平安字。
一落索·誰道秋來煙景素
宋代:黃庭堅
誰道秋來煙景素。任遊人不顧。一番時態一番新,到得意、皆歡慕。紫萸黃菊繁華處。對風庭月露。愁來即便去尋芳,更作甚、悲秋賦。
一落索·盡日西闌憑醉
宋代:仇遠
盡日西闌憑醉。新寒難睡。袖爐煙冷帳雲寬,倩倩倩、先溫被。空對短屏山水。清清無寐。卻思十里小紅樓,應不報、平安字。
一落索(歌者索詞,名之一東)
宋代:程垓
小小腰身相稱。更著人心性。一聲歌起繡簾陰,都遏住、行雲影。聞道玉郎家近。被春風勾引。從今莫怪一東看,自壓盡、人間韻。
一落索
宋代:李元膺
天上粉雲如掃。放小樓清曉。古今何處想風流,最瀟洒、龍山帽。人似年華易老。且芳樽頻倒。西風於我更多情,露金靨、籬邊笑。
一落索·蟬帶殘聲移別樹
宋代:呂渭老
蟬帶殘聲移別樹。晚涼房戶。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淒涼雨。渺渺雙鴻飛去。亂雲深處。一山紅葉為誰愁,供不盡、相思句。
一落索
宋代:晁端禮
道著明朝分袂。早眉頭攢翠。不言不語只偎人,滿眼裡、汪汪地。向道不須如此。轉吞聲飲氣。一團兒肌骨不禁春,甚有得、許多淚。
一落索
宋代:方千里
心抵江蓮長苦。凌波人去。厭厭消瘦不勝衣,恨清淚、多於雨。舊曲慵歌瓊樹。誰傳香素。碧溪流水過樓前,問紅葉、來何處。
一落索
宋代:楊澤民
水與東風俱秀。一池春皺。滿庭花卉盡芳菲,只有朵、江梅瘦。譜里知名自久。真情難有。縱然時下有真情,又還似、章台柳。
一落索
宋代:王安中
欲訪瑤台蓬島。煙雲縹緲。清游卻到鳳皇池,聽檀板、新聲妙。天上除書催早。人瞻元老。東風煙柳罩河堤,更何處、深春好。
一落索(雙調·第二)
宋代:周邦彥
杜宇思歸聲苦。和春催去。倚闌一霎酒旗風,任撲面、桃花雨。目斷隴雲江樹。難逢尺素。落霞隱隱日平西,料想是、分攜處。
一落索
宋代:程垓
門外鶯寒楊柳。正減歡疏酒。春陰早是做人愁,更何況、花飛後。莫倚東風消瘦。有酴醿入手。盡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舊。
一落索·道著明朝分袂
宋代:晁端禮
道著明朝分袂。早眉頭攢翠。不言不語只偎人,滿眼裡、汪汪地。向道不須如此。轉吞聲飲氣。一團兒肌骨不禁春,甚有得、許多淚。
一落索·水與東風俱秀
宋代:楊澤民
水與東風俱秀。一池春皺。滿庭花卉盡芳菲,只有朵、江梅瘦。譜里知名自久。真情難有。縱然時下有真情,又還似、章台柳。
一落索(東歸代同舟寄遠)
宋代:毛滂
月下風前花畔。此情不淺。欲留風月守花枝,卻不道、而今遠。檣外鷺飛沙晚。煙斜雨短。青山只管一重重,向東下、遮人眼。
一落索·識盡人間甘苦
宋代:楊澤民
識盡人間甘苦。不如歸去。先來孤館客愁多,更傾下、連宵雨。盡日登山繞樹。祿非尺素。竹雞啼了杜鵑啼,甚都在、人愁處。
一落索·小小腰身相稱
宋代:程垓
小小腰身相稱。更著人心性。一聲歌起繡簾陰,都遏住、行雲影。聞道玉郎家近。被春風勾引。從今莫怪一東看,自壓盡、人間韻。
一落索·識破浮生虛妄
宋代:陸遊
識破浮生虛妄。從人譏謗。此身恰似弄潮兒,曾過了、千重浪。且喜歸來無恙。一壺春釀。雨蓑煙笠傍漁磯,應不是、封侯相。
一落索·鳥散餘花飛舞
宋代:呂渭老
鳥散餘花飛舞。滿地風雨。長江滾滾接天流,夜送征帆去。今夜行云何處。斷腸南浦。殘燈不剪五更寒,獨自與、餘香語。
一落索
宋代:呂渭老
鳥散余花飛舞。滿地風雨。長江袞袞接天流,夜送征帆去。今夜行云何處。斷腸南浦。殘腸南浦。殘燈不剪五更寒,獨自與、余香語。
一落索
宋代:王灼
昨夜封枝寒雪。暗堆殘葉。佳人醉里插釵梁,更不問、眠時節。繡被重重夜徹。燭光明滅。枕旁爭聽落檐聲,更不問、醒時節。
一落索(雙調·第二)
宋代:周邦彥
杜宇思歸聲苦。和春催去。倚闌一霎酒旗風,任撲面、桃花雨。目斷隴雲江樹。難逢尺素。落霞隱隱日平西,料想是、分攜處。
一落索
宋代:呂渭老
蟬帶殘聲移別樹。晚涼房戶。秋風有意梁黃花,下幾點、淒涼雨。渺渺雙鴻飛去。亂雲深處。一山紅葉為誰愁,供不盡、相思句。
一落索·瘦得黃花能小
宋代:方岳
瘦得黃花能小。一簾香杳。東籬雲冷正愁予,猶幸是、西風少。葉下亭皋渺渺。秋何為者。無錢持蟹對黃花,又孤負、重陽地。
一落索·錦帳如雲處
宋代:辛棄疾
錦帳如雲處。高不知重數。夜深銀燭淚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飛泥污。問花花訴。不知花定有情無,似卻怕、新詞妒。
一落索·琢成玉樹
宋代:李呂
琢成玉樹。誰解著、雲斤月斧。短棰羸驂,樸樕一懷塵土。嘆雄圖、傷別緒。主人不語花能語。苦欲留君、不是留君處。碧落紫霄,樓觀參差煙霧。一樽空、鴻鵠舉。
一落索·昨夜封枝寒雪
宋代:王灼
昨夜封枝寒雪。暗堆殘葉。佳人醉里插釵梁,更不問、眠時節。繡被重重夜徹。燭光明滅。枕旁爭聽落檐聲,更不問、醒時節。
一落索·慣被好花留住
宋代:朱敦儒
慣被好花留住。蝶飛鶯語。少年場上醉鄉中,容易放、春歸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顏何處。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
一落索·欲訪瑤台蓬島
宋代:王安中
欲訪瑤台蓬島。煙雲縹緲。清游卻到鳳皇池,聽檀板、新聲妙。天上除書催早。人瞻元老。東風煙柳罩河堤,更何處、深春好。
一落索·正向溪堂歡笑
宋代:晁端禮
正向溪堂歡笑。忽驚傳新詔。馬蹄準擬樂郊行,又欲近、長安道。鸛鵲樓邊初到。未花殘鶯老。崔徽歌舞有餘風,應忘了、東平好。
一落索·葉底枝頭紅小
宋代:舒亶
葉底枝頭紅小。天然竊窕。後園桃李謾成蹊,問占得、春多少。不管雪消霜曉。朱顏長好。年年若許醉花間,待拼了、花間老。
一落索 新柳
元代:邵亨貞
陌上東風初轉。暗黃猶淺。金鞭拂雪記章台,是幾度、朱門掩。千縷柔絲迎面。吹笙人遠。妝樓妒冷繡簾垂,恐誤了、雙雙燕。
一落索
宋代:無名氏
倚樓一霎酒旗風。
一落索·月影娟娟明秀
宋代:方千里
月影娟娟明秀。簾波吹皺。徘徊空度可憐宵,謾問道、因誰瘦。不見芳音長久。鱗鴻空有。渭城西路恨依然,尚夢想、青青柳。
一落索·夢破池塘杳杳
宋代:王安中
夢破池塘杳杳。情隨春草。尊前風味不勝清,賦白雪、幽蘭調。秀句銀鉤爭妙。殷勤東道。蠻箋傳與翠鬟歌,便買斷、千金笑。
一落索·杜宇思歸聲苦
宋代:周邦彥
杜宇思歸聲苦。和春催去。倚闌一霎酒旗風,任撲面、桃花雨。目斷隴雲江樹。難逢尺素。落霞隱隱日平西,料想是、分攜處。
一落索
宋代:方千里
月影娟娟明秀。簾波吹皺。徘徊空度可憐宵,謾問道、因誰瘦。不見芳音長久。鱗鴻空有。渭城西路恨依然,尚夢想、青青柳。
一落索 蔣園和李朝奉
宋代:舒亶
正是看花天氣。為春一醉。醉來卻不帶花歸,誚不解、看花意。試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一落索
宋代:晁端禮
正向溪堂歡笑。忽驚傳新詔。馬蹄準擬樂郊行,又欲近、長安道。鸛鵲樓邊初到。未花殘鶯老。崔徽歌舞有餘風,應忘了、東平好。
一落索·體上衣裳雲作縷
宋代:陳瓘
體上衣裳雲作縷。不論寒暑。世間多少老婆禪,猶苦問、台山路。堪笑龐翁無趣。臨行卻住。古人公案不須論,還了得、如今否。
一落索
宋代:楊澤民
識盡人間甘苦。不如歸去。先來孤館客愁多,更傾下、連宵雨。盡日登山繞樹。祿非尺素。竹雞啼了杜鵑啼,甚都在、人愁處。
一落索
宋代:程垓
門外鶯寒楊柳。正減歡疏酒。春陰早是做人愁,更何況、花飛後。莫倚東風消瘦。有酴醿入手。盡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舊。
一落索(蔣園和李朝奉)
宋代:舒亶
正是看花天氣。為春一醉。醉來卻不帶花歸,誚不解、看花意。試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一落索·澹澹雙蛾疏秀
宋代:陳允平
淡淡雙蛾疏秀。為誰頻皺。落花何處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錦字香箋封久。鱗鴻稀有。舞腰銷減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一落索·門外鶯寒楊柳
宋代:程垓
門外鶯寒楊柳。正減歡疏酒。春陰早是做人愁,更何況、花飛後。莫倚東風消瘦。有酴醿入手。盡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舊。
一落索·滿路遊絲飛絮
宋代:陸遊
滿路遊絲飛絮。韶光將暮。此時誰與說新愁,有百囀、流鶯語。俯仰人間今古。神仙何處。花前須判醉扶歸,酒不到、劉伶墓。
一落索·一夜雨聲連曉
宋代:朱敦儒
一夜雨聲連曉。青燈相照。舊時情緒此時心,花不見、人空老。可惜春光閒了。陰多晴少。江南江北水連雲,問何處、尋芳草。
一落索·塞柳未傳春信
宋代:王安中
塞柳未傳春信。霜花侵鬢。送君西去指秦關,看日近、長安近。玉帳同時英俊。合離無定。路逢新雁北來歸,寄一字、燕山問。
一落索·月下風前花畔
宋代:毛滂
月下風前花畔。此情不淺。欲留風月守花枝,卻不道、而今遠。檣外鷺飛沙晚。煙斜雨短。青山只管一重重,向東下、遮人眼。
一落索·天上粉雲如掃
宋代:李元膺
天上粉雲如掃。放小樓清曉。古今何處想風流,最瀟洒,龍山帽。人似年華易老。且芳樽頻倒。西風於我更多情,露金靨,籬邊笑。
一落索·心抵江蓮長苦
宋代:方千里
心抵江蓮長苦。凌波人去。厭厭消瘦不勝衣,恨清淚、多於雨。舊曲慵歌瓊樹。誰傳香素。碧溪流水過樓前,問紅葉、來何處。
一落索·春風吹斷前山雨
宋代:向子諲
春風吹斷前山雨。行雲歸去。暫來須信本無心,回首了無尋處。欲問個中玄路。阿誰能語。澄江霽月卻深知,把此意、都分付。
一落索·小桃風撼香紅碎
宋代:歐陽修
小桃風撼香紅碎。滿簾籠花氣。看花何事卻成愁,悄不會、春風意。窗在梧桐葉底。更黃昏雨細。枕前前事上心來,獨自個、怎生睡。
一落索(春懷)
宋代:嚴仁
清曉鶯啼紅樹。又一雙飛去。日高花氣撲人來,獨自價、傷春無緒。別後暗寬金縷。倩誰傳語。一春不忍上高樓,為怕見、分攜處。
一落索(九日)
宋代:方岳
瘦得黃花能小。一簾香杳。東籬雲冷正愁予,猶幸是、西風少。葉下亭皋渺渺。秋何為者。無錢持蟹對黃花,又孤負、重陽地。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趙達夫賦金林檎韻)
宋代:辛棄疾
錦帳如雲處。高不知重數。夜深銀燭淚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飛泥污。問花花訴。不知花定有情無,似卻怕、新詞妒。
一落索
宋代:陳允平
淡淡雙蛾疏秀。為誰頻皺。落花何處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錦字香箋封久。鱗鴻稀有。舞腰銷減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