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15日 · 九江動力機廠的工業遺產

2022-10-16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15日 · 九江動力機廠的工業遺產

1970年10月,九江汽車製造廠更名為九江動力機廠。

地點:

濂溪區

類別:

工業

動力機廠舊廠房內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1970 年 10 月,九江汽車製造廠更名為九江動力機廠,有職工 1183 人。當年年底,該廠收歸省機械廳領導。九江動力機廠轉產後,很快投入 S195 柴油機批量生產,1973 年產量 900 台,1975 年 3273 台,1979 年達 10031 台。

資料來源:《九江市志》

先來段視頻,讀者找找感覺。視頻拍攝於前幾天,沒時間做剪輯,就隨便套了個模板。

攝影:唐晨峰 2022 年 9 月

即使是老九江人,也不會有太多人還記得,咱們九江曾有過汽車製造廠,生產過載重汽車,開始是「井岡山」牌,後來又改名為「躍進」牌。

九江汽車廠廠徽 圖源:孔夫子舊書網

生產汽車的是九江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九江動力機廠(以下簡稱動力機廠)。當年在九江,無人不知動力機廠,這座位於十里工業區最南端的企業,也是公交車的終點站,過了動力機廠就是農村了。人們稱動力機廠為「動力」,用九江話讀起來,是個特別爽利清亮的名字。

動力機廠的前身是 1958 年 5 月九江專署組建的九江農具改制研究所,主要從事農具、農用機械的修配工作。其後數年,該廠分別與九江農具修配廠、九江農業機械修配廠合併,於 1963 年更名為江西九江農業機械廠,主要生產一些低檔次的農具,諸如栓牲口的鐵鏈、稻穀脫粒機等。

九江動力機廠廠門 筆者攝於 2022 年 2 月

該廠第一次重大轉型發生在 1964 年,這一年農機廠研製成功了柴油機冷卻水泵,並開始了對西德 F1105 柴油機的仿製工作。1966 年 3 月,改型的 F1105 柴油機試製成功,企業從此脫胎換骨,從一家農機廠躍升為省內重要的內燃機生產廠。

60 年代中後期,由於蘇聯停止了技術援助,中國極度缺乏載重汽車,全國掀起了造車熱潮,很多省份上馬了汽車製造產業。江西省也不甘落後,搞起了汽車、拖拉機「大會戰」,將南昌汽車修理廠更名為江西汽車製造廠(江鈴汽車的前身),集全省之力造車, 1969 年生產出首批「井岡山」牌汽車。

九江汽車廠生產的井岡山牌汽車 圖源:《九江工業老照片》

同年 11 月,九江專署響應省委號召,決定將九江農業機械廠改名為九江汽車製造廠(以下簡稱九江汽車廠),轉向汽車和拖拉機製造。至 1970 年底,九江汽車廠生產了與南昌汽車廠同型號的井岡山牌(NJ130 型,載重 2.5 噸)汽車 150 輛,次年生產了與南京汽車廠同型號的躍進牌汽車 180 輛。同年,該廠又試製成功 S195 型柴油機。

1970 年,九江汽車製造廠的冷卻水泵車間被劃出,與廬山紅旗農機修造廠合併,組建了廬山水泵廠,生產柴油機配套的冷卻水泵。1971 年底,江西省對本省汽車、拖拉機生產企業的能力與技術水平進行評估、整合,根據九江汽車廠的柴油機樣機以及技術、設備條件,規劃該廠轉產 S195 型 12 馬力柴油機,並要求擴建到年產萬台的生產能力。

九江動力機廠的半成品車間 圖源:《九江工業老照片》

1972 年 10 月,九江汽車廠被一拆為二,設立了九江動力機廠(以下簡稱動力機廠)和九江柴油機廠。動力機廠是原廠的主體,生產 S195 型水冷型柴油機。新成立的九江柴油機廠承擔研製新型風冷型柴油機的任務。但柴油機廠的產品開發並不成功,後來只能轉產煤氣罐等產品。

九江動力機廠成立並轉產後,全力投入到柴油機的批量生產與提升、改造上,企業實現了第二次跨越性的發展。S195 型柴油機是一款單缸、四行程、缸徑 95 毫米、水冷、臥式柴油發動機,一般作為小型拖拉機發動機使用,動力機廠的這款柴油機主要為江西靖安手扶拖拉機廠的東風一12型手扶拖拉機做配套動力。1973 年,S195 柴油機投入批量生產,年產 900 台,1975 年超過 3000 台,1979 年達到了 1 萬台。

九江動力機廠生產的廬山牌S195 型柴油機 圖源:《江西工業志》

老一輩都記得,早年的鄉間道路上,手扶拖拉機是最常見的機車,它的發動機裸露在外,皮帶與飛輪高速轉動,彎曲的排氣管噴出煙氣,「咚咚咚」的巨大聲響迴蕩在田野上。手扶拖拉機是那個時代的標誌性符號。當年在江西各地如水牛般吼叫跋涉的手扶拖拉機,大多安裝的是動力機廠生產的「廬山」牌柴油機。時至今日,仍有廠家在生產銷售 S195 型柴油機和 12 馬力手扶拖拉機的改進型。

動力機廠大踏步走入輝煌,它生產規模連年擴大,工廠在 S195 的基礎上又開發了多個變型產品。1978 年,95 系列柴油機獲省機械科學大會科技成果一等獎,1980 年獲省優質產品,1982 年獲部優質產品。1983 年,動力機廠成為全國首批發放生產許可證的 5 個柴油機廠之一,在歷次柴油機燃油耗、機油耗、清潔度全國性評比中名列前茅。1985 年獲國家優質產品銀獎。1988 年,動力機廠的年產量達到 4 萬台,產品暢銷全國,甚至少量出口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

動力機廠生產的手扶拖拉機 圖源:《九江工業老照片》

90 年代初期,動力機廠走到了光輝的頂點,然後就如九江市大多數國營工廠一樣,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敗。由於 80 年代中期就被劃歸九江市,動力機廠得不到更好的政策與資金的扶植。企業的產品單一,生產成本高,利潤愈發稀薄,開發的新產品接連失敗。僅僅幾年時間,這座江西省規模最大、聲譽最高的的柴油機生產企業就陷入了資不抵債的境地,1997 年全面停產。2009 年 3 月 13 日,九江動力機廠實施政策性破產,51 年的生命周期宣告完結。

廠區內的「駿馬奔騰」塑像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動力機廠破產後,職工買斷,企業外包。由於該廠的生產設備中,有一大批熔煉爐、鑄造生產線,體積大、價值低,無法出租也難以變賣,因此該廠的車間僅有部分出租,大多處於閒置、廢棄狀態。

近十幾年來,九江市內大多數破產企業的廠房都被拆除,地皮被售出,多用來興建商品住宅。城內的那些老企業早都沒有了蹤影,昔日的城東工業區、十里工業區的不少企業已片瓦無存。

動力機廠廠區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柴油機廠、制氧機廠、輕機廠的廠房都已搖身成了豪宅名邸,動力機廠的廠區卻遲遲未動。或許是因為它地處老十里工業區的最外緣,又靠著十里工業園,這塊地皮也賣不出個好價錢。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尤其是南山公園帶來的群聚效應,動力機廠老廠區早晚都會被用來建設新的項目,或者是商品住宅,或者是新的工廠車間,或者是公園綠地。

然而,幾乎是必然的新舊更替卻在 2019 年發生了轉折。九江人突然聽說,動力機廠不拆了,不但不拆,還要花錢將它保護起來。

動力機廠舊廠房內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這一重大的轉折緣於近年來國家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尤其是 2018 年起實施的工業遺產保護措施。工業遺產是一座城市的記憶,也是這座城市居民的情感所系,這些雖然陳舊卻又飽含科技與汗水結晶的老工廠,不僅具有重要藝術與工程價值,它們所形成的工業景觀也是無可替代的城市特色。

工業遺產經常形成旅遊重要觀光景點,或成為地方經濟振興策略的基地(創意園區、藝術村),或改為新興藝術文化館舍(博物館、美術館)等。北京的 798 早已成為中國現代藝術的中心,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園已成為景德鎮最亮眼的文化名片。

動力機廠舊廠房內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九江市頒布了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名單。9 月,九江動力機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詳細規劃出爐,保護範圍包括動力機廠碑刻群、大禮堂、宿舍區和老廠區,廠區中的原裝配車間、原批試車間、原老鑄工車間、原鍛壓車間等,以及一批重要的生產設備。

其後,九江市成立了動力機廠文化街區改造工程部,開始了熱熱鬧鬧的保護性修建工作,九動文化創意產業園也隨之而成立。

圖源:九江市規劃局

據稱,動力機廠歷史文化街區將成為一個集旅遊景區、現代化園區、現代化社區和現代化街區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街區,按照「四區合一」的理念,將它打造成為一個九江市城區知名的工業文化旅遊地標。

作為企業的動力機廠的生命已經結束,作為城市遺產的動力機廠仍在延續甚至提升自己的價值。與很多消失的老企業相比,動力機廠是幸運的。

動力機廠舊廠房內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後記:

筆者一直挺想看看動力機廠現在的情形。這個項目停工了很久,有點爛尾的樣子。

進去轉了一圈後,極有感觸。筆者學機械出身,在鑄造車間乾了不少年,對這裡的設備太熟悉了。走在空蕩蕩的車間,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我一點都不嫌棄它們舊、它們髒。干我們這行,並不在意粉塵油污。讓我一個人晚上住在這裡都不會害怕,當年搞熱處理守電爐,一個人在實驗室、車間裡熬通宵是常事。

動力機廠舊廠房內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未來的九動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會以什麼樣的面貌展示?可以預料,它很難保留一座舊廠的氣質與風貌。

最後再放一段視頻,前半段在鑄工車間。鑄造這是我大學讀的專業,也是我的老本行。當年在這種環境里,我干過十年呢。

筆者攝於 2022 年 9 月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dfb8be20a3edaff92203b56ff6edc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