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藏在說話間,經常說4句「口頭語」的孩子,通常情商很低

2022-02-15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情商藏在說話間,經常說4句「口頭語」的孩子,通常情商很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這和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因為爸爸媽媽的寵愛,很多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說話、做事情就會顯得情商低。如果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改變這樣的狀況還好,如果孩子一直是這樣,就會影響將來的發展。

「煩人,我不叫她」8歲女孩情商低,惹人遠離

鄰居家有個女孩叫瀟瀟,今年8歲了。在樓道里碰見的人很多,但是她幾乎不怎麼和我們打招呼。因為這孩子從小就有點不懂人情事理。

她媽媽在遇見我們的時候,總是熱情地和我們說話,我女兒總是熱情地稱呼她「阿姨」,她開始還囑咐女兒:「叫阿姨。」可是,她女兒有時候眼睛都不看我一下,輕鬆叫一聲「阿姨」,有時候就大聲說:「煩人,我不叫她。」

這樣的場面讓大人都很尷尬,她媽媽也總是解釋說:「這個小孩子太調皮了。」為了不讓自己尷尬,我們之後都很少互動。看得出來,這個孩子的情商不高,從來不會考慮她媽媽的感受。

和情商高的人相處,總是給人愉快的經歷,和低情商的人相處,總是想讓人逃離。 三歲看老,孩子如果總是說話的時候有這幾句口頭語,八成就是一個情商堪憂的孩子。

孩子說話喜歡和別人抬槓,「不行,我不要,我就要。」

有些父母帶孩子參加一些聚會活動,孩子長得聰明伶俐,但是就是不給父母長臉。大人之間的交談難免不會涉及孩子,有的家長喜歡讓孩子和長輩打個招呼,結果孩子很不配合,要麼是很冷淡地說句話,有時候還會說:「我不要」,讓大人很下不來台。有時候,父母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反而會說:「我不要,我偏要。」

孩子說話做事不考慮父母的感受,父母不讓做的事情就非要做,父母讓幹什麼就不幹,專門愛抬槓。

讓父母丟臉是小事,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是這樣專門和別人對著干,就很容易得罪人,人際交往就會比較困難。

說「絕對、一定」之類的話,孩子說話自以為是。

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不能絕對的。但是,有的孩子說話,就喜歡用非常肯定的語氣,「我一定會……」,「你覺得不……」,話說得太滿,做不到容易翻車,也很讓人反感。所以,說話不給自己留餘地的孩子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孩子喜歡說髒話,說話經常帶「死」字。

人們對「死」這個字還是比較忌諱的,但是一些孩子卻經常掛在嘴邊形成了口頭禪,「氣死人了」,「高興死了」,「去死吧」,「打死你」。

孩子的這樣口頭語,大多數都是跟著大人學會的,給別人懊惱、氣憤的感受。表達激動的心情可以有很多方式,說髒話是最沒有水平的一種,我們的孩子如果「出口成髒」,勢必會成為讓人討厭的人。

「不是我,都怪你」,孩子總是喜歡推卸責任。

小孩子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知錯就改是好品質,也是一個孩子高情商的表現。可是,有的孩子明明事情就擺在眼前,偏偏就是煮熟的鴨子——嘴硬。當父母或者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時,總是說:「不是我,都怪你」。

據理力爭是一種能力,如果是無理攪三分就讓人無語了。孩子如果總是推卸責任的話,也說明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讓大家都討厭。

幫助孩子提高情商,不是課堂上可以做到的,需要我們父母在生活中去引導孩子。

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低情商的孩子,往往由於性格方面的原因,經常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有一些不合適的言行舉止。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培養孩子自信、善良的性格,行為舉止文明大方,孩子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高情商就會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是最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一個人的名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鍛鍊的,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說話得體,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父母多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孩子也能學會好的溝通方式。

引導孩子學會和別人相處。

孩子最終都要進入集體生活中,學習、工作都要和別人打交道。在集體活動中,遵守規則,團結友愛,互相尊重和幫助,才是社交能力的體現。所以,多帶孩子和別人交往,培養孩子和別人和睦相處、愉快互動也是一種提高情商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情商是很重要的,情商高的孩子生活更幸福,工作更順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d370cf19170cf53f5c9e0ca3dfcc1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