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加快生產力躍遷 為中國奶業注入強勁新動能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伊利集團:加快生產力躍遷 為中國奶業注入強勁新動能

近年來,我國奶業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產量、質量、裝備水平等各項指標穩步提升。以伊利為代表的龍頭乳企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解決全產業鏈技術瓶頸,推動「數智化」升級,不斷增強中國奶業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我國正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伊利正加快實現生產力新的躍遷,推動中國奶業走向更創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為正在「由大到強」的中國奶業注入強勁新動能。

「全鏈式」創新 增強奶業核心競爭力

近日,伊利股份發布2023年三季報。報告期,公司創新成果轉化提速,上市多款健康新品,收穫市場積極反饋,公司營收、凈利也再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達974.04億元,凈利潤實現16.36%的增長,核心經營能力持續提升。

驕人的成績單背後,離不開伊利集團多年來將創新作為重要發展戰略的積澱。依託全球領先的創新體系,伊利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形成「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創新鏈路,解決全產業鏈技術瓶頸,加速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不斷增強中國奶業的核心競爭力。

伊利已經建成世界領先的奶牛核心育種場,成功培育出國內排名前列的種公牛,創造中國種牛在國際舞台上的歷史性突破,並有包括冠軍種公牛在內的5頭種公牛進入中國排名前10強。

同時,伊利在國內率先開發的裹包青貯技術,使2023年頭茬苜蓿指標全部達到優級及以上。伊利培育優質、高產、高轉化率的牧草品種,帶動全國420多萬畝飼草種植,為奶牛養殖提供優質飼草保障。

在產品研發領域,伊利科研團隊不斷探索先進技術,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營養需求,為健康保駕護航。

業內人士表示,活性乳鐵蛋白作為奶中的活性營養,提取技術門檻高、工藝難度大,是行業攻堅難題。伊利提前布局並集中資源進行技術攻堅,通過16載的研究積累,實現全球創新的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伊利在紐西蘭的乳鐵蛋白工廠已於今年開工,建成投產後,將推動伊利躋身乳鐵蛋白產能全球前三。

在技術研發層面的多年積累和不斷創新,不僅讓公司形成技術引領的競爭優勢,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的技術生產力。

「數智化」升級 打造奶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在技術和產品的全面創新之外,作為亞洲乳業龍頭企業,伊利全鏈數智化正在讓乳業擺脫傳統增長路徑,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

在上游,伊利打造有機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並將實踐經驗不斷推廣到全國更多牧場,為奶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其中,位於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是代表著全球領先技術水平的現代化牧場。作為配套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產能而建設的牧場之一,這座總投資高達7億元,總占地面積約11250畝的牧場,不僅是全球智能化程度領先、低碳環保技術領先的牧場,還是應用全球領先的胚胎技術打造的高產牧場,以及世界一流的綠色生態觀光牧場。

在中游,伊利在全國的所有工廠均實現了智能化布局,通過數智化賦能,全面提升生產力,生產效率倍增。

在伊利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碼垛機械手臂靈活旋轉、AGV無人駕駛小車智能躲避障礙物流暢穿行,全球一流倉儲系統智能管理……基地日處理原奶可達到6500噸,是全球乳業率先引入全球速度更快、每小時灌裝4萬包生產線的工廠,每天生產的牛奶可充足保障千萬級人口城市的日飲奶需求 。在伊利奶粉全球智造標杆基地,年產能可達6萬噸,是目前全球產能領先、技術一流、數智化程度先進的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基地,成為引領奶業振興的排頭兵。

同時,伊利還大力推動「全域、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費者數字化運營,搭建覆蓋400多個數據源的大數據雷達。開發了與1.5億消費者在線協同共創新品的智能洞察系統,平均用3天半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市場洞察。伊利上線的業內領先的GPT應用產品——YILI-GPT,通過機器學習、運籌優化、智能交互等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消費體驗。

面向未來 加快奶業生產力躍遷

創新路上的伊利從未止步。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伊利正加快實現生產力新的躍遷,推動中國奶業走向更創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業內人士指出,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不僅意味著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體現了以產業升級構築新競爭優勢、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近日在2023年伊利領導力峰會上表示,國家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拉動經濟增長。奶業也要加快推動生產力的新躍遷,推動中國奶業走向更創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這既是現實所需,更是未來所向。

潘剛認為,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產業躍遷新機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人才發展為支撐,持續推動全產業鏈的數智融合和綠色發展。

形成新質生產力,就是要依託科技,依託創新。多年來,伊利集團將創新作為驅動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在歐洲、大洋洲、東南亞等地打造了15個創新中心。由伊利牽頭建設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部坐落於呼和浩特市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集聚了中國規模領先的乳業高端智庫。伊利聯合其他共建單位致力於通過自主的科技創新,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奶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搶占全球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奶業科技創新樞紐。

打造新競爭力的同時,還要構建持久動力。目前,伊利創新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積極構建「零碳產業鏈」,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並攜手全球奶業合作夥伴,築牢可持續發展生態圈。

作為行業內率先發布「雙碳」目標及路線圖的企業,伊利是行業內率先具有自主碳盤查能力的企業,中國食品行業領先的「零碳工廠」,「零碳牛奶」「零碳奶粉」「零碳酸奶」「零碳冰淇淋」等也在伊利誕生。伊利31家分子公司獲得「綠色工廠」認證,總數位居行業前列,五大系列產品碳足跡核算的覆蓋率達100%。同時,升級紙箱配材及工藝、優化塑料包裝結構,實現包裝輕量化、降低碳排放。

此外,奶業生產力的躍遷,還需要產業鏈全鏈在生物育種、飼草料種植、奶牛養殖、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協同合作,增強奶業優質種源優勢,提高優質飼草供應,建設高標準高品質奶源基地。

「厚度優於速度、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多年來,伊利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建立大型乳業產業集群項目,並在其他省份新增產業投資,不斷構建和完善產業鏈功能,實現產業集聚效能。伊利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技術、管理、資金等優勢,通過「利益聯結機制」,與農牧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通過產業鏈賦能和鄉村人才培養帶領農牧民共同增收致富。截至今年9月底,伊利為1.2萬餘戶產業鏈合作夥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計融資金額近1400億元。

從草原出發到享譽國際,伊利已經成為中國乳業一張閃亮名片,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地助推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直接和間接帶動數十個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為社會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當前,伊利正在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的動能,培育中國奶業在全球競爭的新優勢。接下來,伊利將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全鏈數智化水平,加快綠色轉型,實現人才的接續傳承和行業的融通發展,帶領行業推進生產力新的躍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競爭力和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