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這座七賢祠,供奉的是趙國的7位賢人,你來過嗎?

2023-08-24     郝地瓜Cynthia

原標題:邯鄲這座七賢祠,供奉的是趙國的7位賢人,你來過嗎?

來叢台公園,很多人都是奔著武靈叢台而來,很多人都會忽視它對面的七賢祠,不過這也是一個收費景點,如果購買了通票,那麼這裡和武靈叢台一樣都是免費進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邯鄲的這座七賢祠。

七賢祠就位於武靈叢台的北側,和叢台隔了一條道路,它供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7位賢人,分別是韓厥、程嬰、公孫杵臼、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

這座坐北朝南,始建於大明萬曆年間,一開始叫做三忠祠,供奉的是韓厥、程嬰、公孫杵臼,後來又改名為四賢祠,供奉的是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

直到民國十一年,當時的駐軍合併了三忠祠和四賢祠,在叢台湖的北岸建立了七賢祠。這是一座卷棚式磚木結構的建築,進深一間,寬三間,一眼便可以望到底。

檢票入內後,它的正門是垂花門,是一座閣樓式建築,匾額上的七賢祠三個大字是由方毅題寫,進入到院內,祠堂門口有兩處銅色的石雕,色彩十分斑斕,硃紅色的大門凸顯了這裡的莊嚴。

祠堂內供奉的乃是七賢的彩色塑像,牆壁上是他們的人物介紹。從祠堂出來,西邊是一處碑林,這裡有歷代書法家的碑刻,藝術價值非常的高。

院子裡還有一處亭子,亭子裡的石頭上寫著邯鄲碑林4個大字,從亭子進入有一處連廊,上面寫的是家喻戶曉的七賢事跡。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說即趙奢的「秉公執法」,廉頗、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以及韓厥、程嬰、公孫杵臼的三忠捨身救「趙氏孤兒」。

這座七賢祠,雖然名氣沒有武靈叢台大,面積沒有叢台廣,但這卻是古代趙國的驕傲,也是現在邯鄲人民的驕傲,那麼你來過這裡嗎?來過武靈叢台嗎?來過邯鄲嗎?想來看一看嗎?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c96595c34dd63b3714d8de4f8e270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