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持房」還是「持幣」好?看完這3點,不再糾結了

2019-09-26     陸水新知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於是,解決了溫飽問題後,房子問題就成了當前大眾最關注的問題。

房價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都能引來無數人關注,買了怕跌,不買又怕漲,大家都觀望著,在「持房」還是「持幣」中糾結。

其實,完全不用糾結,從樓市的發展來看,未來10年的樓市輪廓已經初步形成,持房還是持幣的選擇,看看下面3個方面就能決定了:

1. 黃金時代已過去,未來房子兩極分化

在過去20年,我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樓市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價格迅猛上升,大城市房價能達到每3-5年翻一倍的趨勢,第一批投入樓市的開發商和投機者都賺得盆滿缽滿。

但隨著房價基數升高,樓市去庫存逐步完成,棚改貨幣化逐步縮減,房子增值的黃金時代已過去,樓市價格基本處於平穩階段,再難出現房價翻倍漲的情況。

在這種狀態下,會形成兩個極端的現象:人口大量流入,形成城市化商圈的房子降價難;就業吸引力不足,人口流出嚴重的房子出手難。

這是因為人口流入的商圈地區有持續的增值空間,需求量大,易漲難跌。而產業轉型困難,就業吸引力不足,人口流出的城市和地區,樓市將迎來滯漲,會出現即便降價也難以出手的情況。

2.買房不一定賺錢,但存錢註定不划算

隨著現在國家政策的縮緊,想要靠買房投資來發財基本不可能。因為這種方式不僅變現困難,而且即便房價上漲,只要上漲幅度不高,跑不贏通貨膨脹,那就等於還是虧損了。

另外,現在全球經濟大環境都趨於平緩,未來金融會進一步寬鬆,貨幣貶值壓力加大,現金購買力下降。這意味著,存錢進銀行,銀行所得的利息恐怕還不夠抵消這其中下降的購買力。存錢顯然不划算。

3.有房、沒房群體對待房產的態度應進行調整

對於剛需族來說,如果近幾年是一定要買房的,那買遲永遠不如買早。在錢不值錢的時代,持幣不明智,早買然後用租金沖抵部分月供還是划算的買賣。

而對於有多套房,打算靠投資房產來賺錢的群體來說,現在樓市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能增值的房子在於「精」而不在於「多」。所以,對於地段好、學區好的房源可以保留,而其他的房產,則應儘早出手。

​總體來說,未來10年,樓市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未來房子在「精」不在「多」,剛需買早不買遲,投資者要看好區域選房,免得以後出手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Rz6cW0BJleJMoPMaY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