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不去的哈爾濱冷門地,藏著很多有趣小細節

2024-01-05     窮游網

原標題:遊客不去的哈爾濱冷門地,藏著很多有趣小細節

哈爾濱在這個冬天註定是頂流。自從11月初那場暴雪,即使本地人都認為那已是雪災,然而傳播出去的畫面,一下勾起了南方人好玩心,幾乎每天都有關於冬季東北熱搜,再加上這是疫情後真正的第一個冬季,難擋來一趟冰雪旅遊的熱情。

中央大街

該去的地以前都去過了,這回住在中央大街附近,每天就漫無目地逛。

想想去年這個時,哈爾濱到處都是聖東圍檔,而現在中央大街,已經充滿了遊客的歡聲笑語。每天在街上都能遇見無數說粵語的廣東遊客,大街附近每個認識的商家都說今年廣東遊客特別多。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沒啥變,已跟國內其他旅遊街沒啥兩樣,其他地方是鐵板章魚臭豆腐老酸奶,中央大街對應的可能是鍋包肉大紅腸老冰棍;遊客心目中的哈爾濱土特產就是俄貨,旅遊紀念品一樣是義烏的套娃。倒是這一年新開很多俄餐廳「到哈爾濱怎能不吃俄餐」,正如「到延吉怎能不吃韓餐」、「到西雙版納怎能不吃傣餐」一樣。

中央大街

每天我會來回沿著松花江走幾遍,從靜謐的清晨到大雪紛飛的子夜,每時辰的顏色,如同色盤不停在轉換,好像都籠上一層薄霧濾境,總是呈現一種神聖的高級感。

松花江

如果有下雪預報,中央大街就會停幾輛清雪車,司機睡在駕駛室隨時待命。一下雪都要來來回回地清好幾回,把雪清到路兩側。如果你凌晨走到大街上,沒有遊客,只有作業鏟車,引擎聲響徹雪夜,將積雪堆到卡車上,再一車車載走。這是這座被稱為「冰城」的城市,她的底層運作。

每天在溫暖的房裡睡到自然醒,吃完飯我會到紅專街小胡同里的戈雅咖啡喝一杯。那是在丁香樹後一棟老房子中不起眼的咖啡店。說不出為什麼喜歡這間店,大概是那種像家裡客廳那種隨意的感覺。

戈雅咖啡

咖啡店的老闆我都喊她戈老師,好溫柔的女士,上次來時打過招呼,後來才知道我們有一些共同朋友。這間店原來是戈老師的工作室,她原來是為畫家。用了十年後,她把這地開放,口耳相傳,很快就成為哈爾濱知名咖啡店之一

店裡一切物件,大從沙發桌椅柜子小到蠋台茶具都是她慢慢收來的藏品,擺起來看似毫無彰法又充滿個人風格。那幾天她地下室在辦Levis的展,戈老師似乎有些懊惱說要是時間更多她能搞得更好。

某天跟戈老師聊了一半,下了場小雪,我們走到店外仰頭呆看了會,戈老師說雪對他們哈爾濱人來說太親切了,每次下雪她都還是會跑出去看一看。

戈老師非常熱愛哈爾濱,出去外頭一圈後又回來故鄉,她說想要追尋更多精神方面東西,但又不想離開哈爾濱,所以只能自己打造新文化,創造新的精神性事物,這就是他想要辦各種展支持本地年輕藝術家的原因。

雪中戈雅咖啡

晚上我喜歡到紅霞街清真寺院子裡的雪山書集喝杯熱茶,找本沒壓力的短篇小說或散文看看。雖然說是晚上,但也只不過是傍晚五點左右。哈爾濱人好像沒下午,感覺剛吃完午餐又要吃晚餐了。

雪山書集

我特別喜歡每當雪夜,書店落地窗流泄出的暖光照映在雪地上。外頭酷寒天氣,屋裡幾位讀者沉浸在精神世界當中。在夜特別長的冬季,書店營業到晚上十一點,可算是真正的深夜書店了。

書店裡有隻特別沒有邊界感的貓叫「王小波」,平常它在店裡逛來逛去,會隨意跳到桌子上好奇聞聞你的飲料和計算機,但冬天它大多時候躺在窗邊的窩,總讓我聯想到一盤鍋包肉,有時看看外頭玩雪的遊客,略帶憂鬱,像哲學家一樣。

來雪山書集就好像來登山。我曾在大風雪深夜推開那扇門,仍有客人坐在那張大桌前聊電影聊詩歌。仿佛黑夜中的精神火炬,遺世獨立,等著每個冒雪前來火前取暖的人。那獨特又迷人的氛圍,讓雪山書集在國內書店中獨具一格。

我坐了幾回索道去對面的太陽島玩雪。即使是冬季,不同天候乘坐索道的體驗都不太一樣:晴天時松花江潔白清純、霧天時神秘幽玄、雪天在車廂內,如同與雪同紛飛。

最值得乘坐的時候是黃昏,橘粉溫柔的夕陽,從松花江的彼端,暖暖霞光逐漸暈開擴散,就像上好的奶油融化,濃郁而不膩,暈染再暈染了整座冰雪城市。

在太陽島索道邊發現了一間可愛的咖啡店,後來我沒事也會過江去坐坐,出去玩一會雪,雪橇板什麼的,玩冷了再進來喝杯熱可可,仿佛自己就像契科夫短篇小說里的主人公一樣。

太陽島咖啡店

即使在哈爾濱這滿城俄式風格的城市,這樣矗立在白雪當中,被樹林包圍的小別墅,也是很難得的,看起來好像遺世獨立,卻就在熱鬧的索道邊。原來這間房是當年俄國人的度假別墅,多年失修,去年改成咖啡店。

顧店的是小劉,她說店是去年6月開的,很長一段時間生意都不好,她一度以為都要失業了。直到今年才稍微好起來。到了夏天,哈爾濱本地不少人喜歡跑來他們這喝啤酒,不過她更希望大家來試試他們這個咖啡。她說這個冬天,南方客人來了不少,不久前有對中年遊客夫妻,整個下午就坐在屋內看雪,第二天下午也來了,第三天又來了,總是坐在屋內看雪。

太陽島咖啡店

待了一周,都沒等到一場正經雪,想著可不能這樣白等下去,做為專業的自媒體人,每天不搞出一點流量都覺得浪費,於是我決定過幾天看起來好像會下雪的日子,去太陽島咖啡店拍一組聖誕照。

要買拍照道具,本地朋友推薦我去透籠小商品市場,就在索菲亞教堂旁邊。這一天竟然升到四度,滿地濕漉漉和融冰,簡直要宣哈爾濱冬天已經結束,別再來了。教堂外圍積雪早被鏟清,而內圍總是留著一圈被踏了髒兮兮的殘雪,不知道是不是貼心特意留給遊客拍照用。

流水線公主風終於也吹到了哈爾濱。即使是零下十度天氣,無數女孩也挨著凍,在教堂前排隊,等著拍出同樣機位,同樣霸氣造型的俄羅斯公主照。不過俄羅斯公主的下場是被紅色黨人滅門。

教堂旁邊有些賣冰糖葫蘆的小攤,插滿了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糖葫蘆,除了經典的山楂串、草莓、葡萄、菠蘿,還有一些比邪道的小黃瓜、青椒啥的。

越看越不對,竟然還有雞腳、辣條、皮皮蝦、羊肉串之類的。

但這....大閘蟹....屬於走火入魔了。

你可能會問,這有人會買嗎?其實小販也不笨,擺著當噱頭罷了。他們太了解南方遊客想要看些什麼,既然遊客都想看東北奇觀,那就做幾個奇觀給你們拍照發社交媒體。

那棟俄式圓頂建築就是透籠商場,建得如此雄偉,但這僅僅只是一座小商品城。我一直覺得哈爾濱這城市土洋土洋。類似建築放在南方像恆大或碧桂園,就有點不倫不類,如果放哈爾濱,卻一點違合感都沒有。

透籠商廈的簾門,是東北冬季商場常見的多重簾門,你們感受一下要進幾道門。

這種厚重簾門,自然是為了防風保暖,不過一不小心,就會被前面人掀開的簾扇臉打飛。此外,你可能在簾上經常見到「小心扒手」的字樣,原來是掀簾時不注意,大衣口袋內的手機就會被後面的扒手給偷了。

透籠商場內賣聖誕飾品的商戶沒有想像中的多,這讓我比較意外,原來哈爾濱的聖誕氛圍並沒有想像中濃厚,倒是樓下幾間賣LED燈條和旋轉燈籠的商戶生意還不錯,在紅紅火火又酷炫。即使過聖誕,還是把它搞得像過年一樣。

下午我坐地鐵去宜家,坐了幾天地鐵,發現哈爾濱地鐵小細節也特別有意思,比如說車上螢幕站點標識都是小雪花。

可能哈爾濱地鐵比較晚建,吸取了他地許多地鐵建設經驗,它每一站的設計風格都有自己的特色,地鐵站出口都有種濃濃的裝飾主義風格,三面鏤空。

如果在冬季下雪後,乘扶梯到地面,發現被白雪包圍,那對南方人來說也是相當炸裂的經驗。

地鐵三號線哈西大街站一出就能見到宜家,見到這一幕,哈哈,雪也積得太厚了,這種氛圍感的宜家在國內也是獨一無二。如何一張照片證明東北就是瑞典。

哈爾濱宜家其實跟全國各地宜家商品沒啥不同,據說不同城市宜家餐廳會賣不同地方特色小吃,可惜哈爾濱宜家並沒有賣鍋包肉或肉段啥的。倒是樣板間有點意思,還按照本地布局安了一個暖器上去,我摸了摸,果然是假的。

照例我也買個冰淇淋出來,零下五度天氣,冰淇淋絲毫沒要融化的樣子,反而越來越堅挺。舉起冰淇淋合照一張,哈爾濱宜家,連瑞典都說典

拍照當天果然下了一場不小的雪,讓我終於有種「贏了!」的感覺,要哭了。

這天真是得天獨厚的拍照日,只有零下三度,不太冷,雪又足夠大。再次我要先說明,我的確是想拍一組有電影感的聖誕氛圍照,不過我心裡還是樂開了花,越拍越歪,後來索性變成拍北境美少女。

模特妹妹好可愛

冬季拍照時間非常寶貴,四點天色暗了,河邊亮化工程會發出紫光,如果天色太暗紫光就太飽和,半昏暗時卻會散發出一種極光般效果。昨天買的道具都派上用場了,剛好用來補光。

太陽島咖啡店到了傍晚,那屋子內透出來的光線實在太好看了,像童話一樣。國內要找到這樣的場景有點難,另一個我能想到的地方是齊齊哈爾的昂昂溪,不過昂昂溪離市區也有段距離,所以太陽島簡直難得。

那幾天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雪也等到了,拍美少女的心愿也滿足了,還有個地方是我指名一定要去的,那就是斯卡拉。

「斯卡拉」在東北語境下就是演藝場。有別於地方的二人轉劇場,哈爾濱斯卡拉更氣派巨大。三層的觀眾席,台上歌舞表演,台下一張張桌子,三五朋友聚著吃吃喝喝聊天看演出。應該是國內最大的表演型夜場。

我在國內至少有十五年沒見過這種穿著金燦燦浮誇香艷歌舞女郎,跳著舞迎接主持人出場這種大型現場舞台秀了。聲光效果非常令人震撼,台上台下經常打成一片,台上唱歌跳舞,台下也藉酒助興一同搖擺跳舞。

同去的朋友問我這種場子在上海沒有嗎?我想也沒想回「過時了」。他又問,那約朋友看錶演都去哪?我想了想上海類似的場所,能想到的就是外灘的林肯中心,或是蘭心劇院樓上的CANDOR,我......

後來我想想,說斯卡拉過時了也不太對,這種傳統演藝形式,隨著科技發展,也用上了更強大的聲光舞台效果,親臨現場,仍然非常震撼感動,只能說,土味科技樹往另一個方向發展,發展到一個無法捉摸的境界,簡直就是中國土味天花板。

來過哈爾濱很多次,本來對這次沒抱多大期待,一開始也不太順利,沒想到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去了意想不到的地方,去很多有趣的店,也認識了好玩的新朋友。事情一串接一串,最終一切都變得很精彩難忘。

再次深刻體會到,你覺得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在中國可能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中國真大呀!畢竟這是個一天之內能從漠河到三亞,氣溫橫跨七十度的大國家。

道外賣舊貨的老太

旅行就是從自己待煩的地方到別人待煩的地方,我想有時帶著先入為主的偏見去一個地方,也不一定是壞事,也許產生的衝擊,腦子的痛苦激盪,結果會更有趣吧。

松花江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635d73ca3773f4fc17fe3fe58ea38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