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康熙重臣高士奇隱退後,四處遊玩散心,到了揚州,一不小心就把身上所有的錢給花光了,他當了二十年宰相,揚州一帶的門生故吏多的是,一句話自有金錢送來,但是高士奇就是高士奇,他沒找任何一個人,而去當地一個鹽商家去當教書先生,而這一家人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二已成家立業,就剩下一個小兒子,請了高士奇來教他識字,將來能看看帳本就行,也沒有把這個不起眼的教書先生當回事。
「那年過中秋節賞月,又是老頭子生辰。鹽商大發請帖,請了當地縣令、縣丞,還有各個鹽號掌柜的,揚州有名的縉紳、七大姑子八大姨的親戚,院裡擺了幾十桌筵席。上上下下足有二百多人,一來賀壽,二來也在席間講說生意。偏偏疏忽了,忘記下帖子請兒子的老師。高士奇也不在意。
「倒是鹽商的小兒子氣不忿,跑去私塾叫老師,一五一十說了。高士奇也愛這孩子,說:『既如此,我陪你闖席去,咱們和他們逗樂子玩兒。』
「於是師生兩個直趨鹽商家。那鹽商見了老師自知失禮,倒不好意思。當時正在安座,首位還沒定下,也就虛招呼一聲,說『首位給你留著呢!你教小兒半年,也不容易,又是斯文中人,就請上座!』這鹽商原以為他不好意思,要謙讓一番,誰知這高士奇毫不謙讓,一屁股就坐了下去,泰然自若用桌布揩揩手,端茶就喝。
「此時正是『高朋』滿座,單是上席就有兩個舉人出身的現任官,府里當過師爺的縉紳,其餘的也都是財雄一方手眼極大的富豪,見是一個乾瘦的窮先兒坐了首位,人人似吃了蒼蠅般膩味,擦眼睛揉鼻子打哈欠乾咳嗽的,什麼怪相都有。主人更是早已變色,一肚皮的無名火,乾笑著請眾人入席飲酒。高士奇也就頭一個飲了。
「客人們起先礙著面子,不好說什麼,都只側目斜視。眼見高士奇毫不慚愧,直將眾人視有若無,越發耐不得。酒過三巡蓋住了臉,一位鹽商終於忍不莊,問高士奇:『老先生,您這輩子坐過幾次上首席位呀?』
「『五次。』高士奇舔舔嘴唇,說,『姐姐出嫁,我代父親,送她到姐夫家。設席相待,我坐了首桌首席。』
「席上傳來眾人一陣轟笑,有人插科說:『那算小老丈人,這席坐得!』
「『十三歲進學,十六歲入鄉鬧舉試,得中頭名解元。』高士奇笑嘻嘻說,『南京貢院設鹿鳴筵,我坐首席首位。』他這話一說出,所有的人都像突然挨了一悶棍,呆若木雞愣在座上,一時變得鴉雀無聲。不知是誰,慌亂得將碗拂在地下,『砰』地摔得稀碎。滿座賓客靜聽高士奇說話,『二十六歲獨身闖京師,在名相明珠府為西席教師,受康熙爺知遇之恩,薦為博學鴻儒科,取在一等額外之名,朝廷於文淵閣設筵,天子親自相陪,太子執壺勸酒,不才忝在首席首位——這是第三次。」高士奇不緊不慢舉起三個指頭,侃侃而言。『次後為相二十年,又主持篡修明史,官拜文淵閣大學士、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太保。五十五歲榮歸故里。在賜金還山之日,天子率百官於體仁閣設筵餞行。這一席仍是我首座首席,這是第四次。』他笑吟吟站起身來,說:『今日第五次,可以休矣!』說罷抽身便走。此刻所有的人都已離席,人人面色如土,個個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