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智障老農撿泥3年,徒手蓋出7層「樓」,苦等弟弟歸來一起住

2024-07-06     丹寶星辰

在山東的一個偏遠小村莊,有一座七層高的獨特建築,這是一位名叫胡光州的老農用三年時間,僅憑雙手和堅定的信念建造的。

每一塊泥土,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他對家人的深情和期盼。

這不僅是一座樓,而是胡光州心中的一個夢。

故事開始於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胡光州在歸家的路上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困住。他回到家時,渾身濕透,因一場發燒,讓胡光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從此變得遲鈍,而這僅僅是悲劇的開始。

1.暴雨中的不幸

那個夜晚,天空如墨般濃密,暴雨猛烈地傾瀉著。

胡光州下班後,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冷風夾雜著疾雨打在他的臉上。雨水順著他的頭髮、臉頰流淌,衣服已經徹底濕透,每一步都沉重無比。他沒有雨具,只得用雙手護住頭部,匆忙地穿過人行道,躲避著路邊的積水。

到家時,他的衣服已經沉甸甸地貼在身上。第二天胡光州躺在床上,面色蒼白,額頭滾燙。父母發現後沒有多想,急忙帶他去醫院看病。

到達醫院,醫生迅速接診了胡光州。胡光州父親緊張地站在一旁,眼睛緊盯著醫生的動作。醫生檢查後,面色凝重地對他說:「這孩子已經發燒一整天了,你怎麼現在才來?」

胡光州父親張口欲言,卻不知從何說起,只能沉默地低下頭。

醫生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高燒可能會對他的大腦造成永久性損傷。」

胡光州父親只感覺心中一緊,他緊緊握住了孩子的手。

「我盡力了,但孩子的智力可能恢復不了。」醫生的聲音在走廊里迴蕩,胡光州父親的眼神變得茫然。

胡光州最終被安置在病房中,胡光州父親坐在床邊,靜靜地看著躺在床上的孩子。孩子的呼吸平穩,但他的心卻如亂麻般糾結。醫院的夜晚異常安靜,偶爾傳來的輕微哭泣聲和醫護人員的腳步聲,似乎在提醒他,這一夜,註定漫長而艱難。

2.家庭的變故

胡光州從醫院出院那天,村裡的天空陰沉,陣陣微風帶來了涼意。

他踉蹌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眼神呆滯,步伐不穩,胡光州的動作顯得笨拙,他時而停下,似乎在努力辨認方向,時而又迷茫地轉身,好像忘記了要去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流逝,胡光州的狀態沒有多大改善。

他經常會在家附近徘徊,有時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需要鄰居們的幫助。

村裡的人都知道了他的情況,紛紛表示出對他的關心和幫助。

胡光州的父親年事已高,母親也身體欠佳。

他們原本希望能依靠胡光州支撐家庭,但現在只能依靠兩個年幼的弟弟。

父母的健康狀況日漸下降,兩個弟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不久,胡光州的父親因病去世,這對家庭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母親悲痛欲絕,但還要強撐著照顧胡光州和另外兩個兒子。她的健康狀況也開始惡化,不久後也隨丈夫而去。

胡光州的兩個弟弟,此時已經長大成人,但面對家中的困境,他們決定放棄學業,外出打工賺錢。他們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來維持這個破碎的家庭。

3.弟弟的離別

在胡光州的兩個弟弟準備外出的那天早晨,天空陰沉,一絲不掛的風吹拂著村莊的每一個角落。弟弟們起得很早,他們默默地將家中的糧食從儲藏室搬到了廚房。一袋袋的大米和一些乾糧被整齊地堆放在角落,足夠胡光州維持一段時間。

弟弟們走訪了附近的幾戶鄰居,解釋了自己即將外出打工的情況。鄰居們紛紛表示理解,並承諾會時常來看看胡光州,幫忙照顧他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位鄰居老李,還主動提出要定期幫胡光州打掃房間和院子。

當兩個弟弟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時,胡光州還在家中的院子裡漫無目的地走著。他似乎沒有意識到弟弟們即將離開的事實。直到看到弟弟們提著行李,走向門口,胡光州才似乎感覺到了些許異樣。

弟弟們轉身對胡光州揮了揮手,說:「哥,我們出去一段時間,你在家裡要好好的。」

胡光州站在那裡,目光追隨著弟弟們的身影,看著他們走出大門,朝村口的方向走去。當弟弟們消失在拐角處時,胡光州突然加快了腳步,跌跌撞撞地跟了上去。

村民們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不舍和同情。胡光州越走越快,最終變成了小跑,他在泥濘的小路上滑了幾次,但仍然堅持著向前。

弟弟們坐上了村口等待的車輛,車子緩緩啟動,沿著村子的小路開了出去。

胡光州一直追著,直到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車子逐漸加速,最終消失在了遠處的轉彎處,胡光州停下了腳步,站在原地,目送著車子遠去。

傍晚時分,胡光州緩緩地走回了家。他走進空蕩蕩的院子,四處看了看,然後坐在門檻上,靜靜地呆坐著。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院子裡顯得異常安靜。隨後,胡光州站起身,慢慢走進了屋子。

4.孤獨的守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胡光州獨自在他們的院子裡守望。

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吹雨打,他總是默默地站在院子裡,望著村口的方向。

村民們時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孤獨而堅定。

終於有一天,村主任來到了胡光州家。村主任面色沉重,站在院子裡,看著胡光州,緩緩地說:「胡光州,你兩個弟弟在外地過世了……」

胡光州站在那裡,聽著村主任的話,卻沒有任何反應。村主任嘆了口氣,轉身離開了。但胡光州仍舊站在院子裡,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

不久之後,胡光州開始在院子裡收集木塊和泥塊。他四處尋找廢棄的木料和磚瓦,有時甚至走到鄰村去拾撿。他開始在院子的一角堆放這些材料,顯然是打算自己動手建造什麼。

村民們看到這一幕,都感到擔憂。他們試圖勸阻胡光州,擔心他的安全。

但胡光州似乎並不理會,每天都堅持著自己的工作。他用找來的石塊和泥巴,搭建起了一個簡陋的小棚子。

雖然結構搖搖欲墜,但他每天都在那裡忙碌。

有一次,胡光州在搭建的過程中不慎失足,從小棚子上跌落下來。

幸好附近的村民及時發現了他,急忙將他送到了醫院。

胡光州的腿部受傷,需要在家中休養。

村民們得知這一情況後,都非常同情。

他們輪流來到胡光州家,幫忙照料他的生活。有的村民給他送飯,有的幫他打掃房間和院子。

胡光州的傷逐漸好轉,但他並沒有放棄繼續建房的念頭。

他的堅持感動了村民們,一些村民開始在閒暇時幫助他一起搭建。

他們幫著胡光州穩固了小棚子的結構,還教他一些基本的建築技巧。

雖然這座小屋遠遠達不到居住的條件,但在胡光州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它至少變得更加穩固和安全。胡光州每天都在這個小屋旁忙碌,仿佛在等待著某個重要的時刻的到來。

村民們雖然知道弟弟們已經不在了,但他們選擇尊重胡光州的堅持,用實際行動陪伴著他。

5.村莊的溫情

到了2016年7月的一個炎熱的夏日,胡光州用了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他心中的那座房子。

雖然這棟建築歪斜不穩,外觀簡陋,但對於胡光州來說,它是他對弟弟們歸來的期盼的象徵。

在完成這座房子的那天,胡光州特地到村子裡的小店買來了紅燈籠。

他小心翼翼地將燈籠掛在房子的四周和屋頂。那些紅燈籠在夏日的微風中輕輕搖曳,給這座簡陋的建築增添了一絲喜慶的氣氛。

村民們看到這一幕,都露出了複雜的表情。他們在心中對胡光州的執著和堅強感到敬佩,同時也為這樣一個無法居住的建築感到惋惜。

村裡的人們聚集在胡光州的房子周圍,看著他忙碌的身影,不禁感慨萬分。

這一切也引起了村委會的注意。村委會的成員們經過商議,決定為胡光州建造一座穩固安全的小平房。他們認為,這是幫助胡光州的最佳方式,既能保證他的安全,也能讓他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建造過程中,村裡的一些村民也主動參與進來。

他們幫忙搬磚、拌泥,甚至有的人在工作之餘還來幫忙。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座簡潔而溫馨的小平房就建成了。

房屋配備了基本的生活設施,包括床鋪、簡易的廚房和衛生間。

當小平房建成的那天,村委會專門組織了一個小型的入住儀式。村長親自將房門鑰匙交到了胡光州的手中,對他說:「這是你的新家,希望你在這裡能安心生活。」

胡光州接過鑰匙,走進了新房。他四處查看,輕輕觸摸著牆壁和家具。

房間雖小,但布置得十分溫馨,窗外是熟悉的院子和他親手建造的那座房子。

村民們看著胡光州走進新房,心中充滿了溫暖。

他們知道,這個新家將給予胡光州更多的安全和舒適。

從此以後,胡光州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雖然仍舊每天在院子裡忙碌,但每當夜幕降臨,他總會回到自己溫暖的小平房中。

新房就坐落在他為弟弟們準備的「新房」旁邊,仿佛在默默地陪伴著他度過每一個孤獨的夜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58202c217a357affbcdc1dcc6a7bd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