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兼容,超快極速 - 綠聯USB4固態硬碟盒

2023-12-28     波導終結者遊戲解說

原標題:全能兼容,超快極速 - 綠聯USB4固態硬碟盒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由於平時創作需要,在家裡和工作室都會不可避免地需要處理一些圖文或者視頻,這時候素材如何使用或者遷移就成了一個問題。我是組了不止一個NAS,但是國內寬頻可憐的上行速度,使得它在公網下處理視頻素材根本不現實。到最後最靠譜的,還是把資源放在硬體上,人肉來回帶。最近入手了綠聯的USB4固態硬碟盒,開箱與大家分享。

普通的硬碟盒我之前也有添置,感覺速度不太夠用,處理大視頻時,USB3.0(USB3.2 Gen1/USB 5Gbps)的速度不太夠用。但是我幾台電腦的USB規格又不太一樣,一台是USB3.2 Gen2x2(USB 20Gbps),一台是USB4,一台是雷電4,兼容性很頭疼。而這次看到綠聯這款新品,USB4兼容雷電3/雷電4,當然也繼續向下兼容更低的USB規格,有望徹底解決我的需求。

配件方面,一條雙頭Type-C的USB4線材,應該也是兼容雷電4的。一條USB-A口的線,可用於普通電腦的USB3.0(USB3.2 Gen1/USB 5Gbps)接口。一把螺絲刀,一條散熱貼。

移動固態的優勢就是體積小巧,性能不俗,而且不像機械硬碟一樣怕磕碰,對於生產力用戶來說,其實是很划算的。而這種硬碟盒,對於像我一樣手頭有不少閒置M.2固態硬碟的用戶更是實用。

這款硬碟盒是全鋁合金機身,從機身側面可以看到進風和出風口,內置渦輪散熱風扇對流散熱,長時間工作也不必擔心散熱問題。頂蓋一樣是金屬材質,工作時指示燈亮起。

使用螺絲刀拆開頂蓋,擰下M.2螺絲,便可以安裝固態了。接口和協議方面,是目前主流的M-key和NVMe協議,老式的SATA協議和B-key已經逐漸淘汰,沒有上USB4硬碟盒的必要。長度方面,主流的2280,2260,2242,2230都支持。

對於我這樣經常折騰,手頭有好幾塊閒置M.2固態硬碟的用戶,這種硬碟盒要比買成品移動固態要來得划算得多。當然,為了數據安全還是得買大牌子的,綠聯這款USB4硬碟盒有浪涌防護器,短路保護,ESD保護器等三重安全防護,用起來還是很放心的。

通電後,白燈亮起,工作的時候會閃爍,簡單明了。就是線材稍微有點短了,不過這種高規格的線出於抗干擾需要都這樣。

來到USB4接口的機子上,先來跑跑測速。USB4的理論帶寬是40Gbps,由於各種開銷損耗,肯定是跑不滿的。這裡我使用PCIe4.0的固態放進去跑一下,讀寫速度都可以達到3800MB/s,相當可觀了。

對拷一下大視頻文件,速度穩定在2.5GB/s,相當可觀,100G的視頻文件只要30來秒就能拷完。

接下來,再到我雷電4的機子上試試看。雖然最大帶寬一樣是40Gbps,但是雷電3/雷電4有給帶寬做強制預留供視頻輸出獨享,所以可使用的數據傳輸帶寬分別為22Gbps和32Gbps,這裡也是直接把雷電4的傳輸帶寬跑滿了。

再來看看USB3.2 Gen2x2(USB 20Gbps)下的表現。這一規格有點尷尬,首先它只是傳輸帶寬變大了,並不像USB4和雷電4一樣支持視頻等其他高級特性,所以沒有怎麼流行開來。雷電3/雷電4在向下兼容的時候,也拋棄了這一規格。但是USB4還是對它做了向下兼容,而我工作室的主力剪輯電腦也正好有這一規格的口子,速度也是相當可觀。

那麼,如果你覺得素材來回拷有點麻煩,或者會遇到在一個地方視頻剪到一半,又需要到另一台電腦上繼續工作的情況,那麼你可以考慮把東西直接全放在硬碟盒裡面。由於性能足夠高,把素材和工程文件直接以相對路徑的方式放進去,就可以在不同電腦之間來回倒騰,當然前提是剪輯軟體的環境儘可能一致。我用自己之前錄製的4K60幀H265視頻來做剪輯,預覽和拖動的時候都非常順暢。

而在長時間工作後,它的散熱能力怎麼樣呢?這幾天我們這兒比較冷,天氣預報最低氣溫是8度左右,室溫下硬碟盒表面只是不那麼涼了,連溫手都稱不上,而且我感覺散熱風扇好像也沒怎麼轉。全鋁合金機身,加上導熱貼和主動散熱風扇的效果還是非常出色的,不用擔心過熱降速了。

總的來看,如果你對傳輸速度、兼容性有需求,以及手頭有若干閒置的M.2固態硬碟,都可以考慮用綠聯USB4固態硬碟盒來解決需求。

感謝大家的觀看,點贊和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3ae84ecf74051fa91e0efc2e50f98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