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6億!美參院通過2023年軍費草案,美智庫預警:或導致大國衝突

2024-08-16     一畫書畫

原作者

孫緒聞

2022年尚未過半,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就已經開始討論起2023財年的國防預算。據美媒報道,日前該委員會表決通過了《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要求美國國會在白宮提交的國防預算基礎上,再增加450億美元的額度,總額達到8576億美元,同比增加8%。

報道稱,增加的450億美元預算,主要用於為美國陸海空三軍購買武器裝備,增加彈藥庫存,同時支持新式巡航飛彈以及新戰艦的研發與服役。

當然,8576億美元並不是最終的金額,由於國會參眾兩院對2023財年的國防預算存在較大的分歧,所以接下來還將舉行多場聽證會,繼續論證審議上述草案的合理性。

過去十年,美國的國防預算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其中2018年的漲幅甚至超過了10%。拜登在競選之初承諾,他上台之後,將會削減國防預算,雖然在2021年的時候降至了0.3%,是近年來漲幅最小的一次。

不過一年之後,拜登便放棄了當初的承諾,2022年美國國防預算增長3.7%,重新步入快速通道。如今的美國國防預算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通過一組數據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到。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發布的報告,美國國防預算占全球總額的近4成,全球軍費開支排名第2到第10位的國家加起來,還沒有美國一個國家多。

而美國國防預算連年增長,根本原因是其試圖通過巨額的資金投入,獲取裝備優勢和作戰優勢,繼續維持美國的霸權。

過去兩年,美國國防預算增長呈現出了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增加了對一些戰略性武器裝備的研發投入,例如高超音速飛彈和核武器。數據顯示,在2023財年的國防預算中,美國高超音速飛彈項目獲得了47億美元的專項資金。

按照美國媒體的說法,高超音速飛彈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美國落後於中俄兩大競爭對手的武器裝備項目,美國需要在短時間內追上中俄。

另外,核武器繼續獲得「優待」,僅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和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兩個項目,就分別拿下了63億美元和50億美元的專項資金。

另一個特點則是加大對某些戰略重點區域的投入,2020年6月,為了更好地推行特朗普制定的「印太戰略」,美國國會設立了一份70億美元的專項基金;2022年財年,「太平洋威懾倡議」的撥款達到71億美元。

據悉,這份專項基金主要用於提升印太地區的美國駐軍的飛彈防禦能力、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以及與盟友的協同作戰能力。不少美媒直言,這其實就是為針對中國設立的,未來隨著美國「印太戰略」的升級,這份專項基金獲得的批款還將進一步增加。

而應對「中國軍事威脅」,也成了五角大樓為增加國防預算被反覆使用的一個藉口。不過在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看來,一些美國「鷹派」政客一味通過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要求增加美國國防預算,會讓中美兩國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越來越大。

該所發文稱,美國為了應對中國崛起,而大幅度增加國防預算,最終反而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一來中國雖然也在積極增加軍事實力,但是目前沒有跡象表明中國要取代美國,主導全球秩序。

文章稱,中國的國防預算遠遠低於美國,也沒有尋求在全球範圍內建設更多的海外軍事基地。想要主導全球秩序,必須要有一支影響力可以覆蓋全球的軍事力量,目前人民解放軍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來中國當前的戰略重點還是集中在周邊地區,結束美國過去建立的軍事優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人民解放軍的首要目標,所以中國暫時不會在其他地區與美國存在太多的戰略利益糾葛。

而美國誤判中國的戰略,不僅會將美國拖入軍備競賽,而且可能直接導致中美軍事衝突。文章認為,美國需要改變當前的對華策略,在與中國的博弈中,不僅需要軍事力量,還要輔以外交手段。

前段時間,美國前國務基辛格也表示,儘管中國越來越強大,但並不會「稱霸世界」,美國必須要避免與中國發生「災難性碰撞」,否則第二場「冷戰」會比上世紀的「美蘇冷戰」還要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212755feebe7aeab5299be8a97f9a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