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474期)
在古代,有能力的男人三妻四妾,也許是一種「榮耀」;但從整個人類歷史上看,最幸福的愛情應該是一對一的。並且最美好的愛情應該是,遇到一人,攜手終生。然而這種情況並不十分多見。因為人的一生往往充滿未知,說好了白頭偕老,但往往有一方過早離開,要麼因感情不和分手,要麼意外離世,這就給世間留下了許多令人憂傷的愛情故事。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說,從孟姜女哭長城,到梁祝化蝶,無不充滿悲情色彩。
不過這也許就是愛情的魅力吧。平鋪直敘的愛情往往沒有一波三折、充滿悲歡離合的故事更加令人感動……
今天要說的是我們可敬的十大元帥之一徐向前將軍,他的愛情經歷極為坎坷,一生4段婚史,但他前三次婚史卻有很大的悲情色彩:原配夫人得怪病而亡,第二任妻子被人殺害,含冤慘死,第三任妻子遺憾離婚。直到到第四任妻子,方才終於獲得圓滿的幸福婚姻,攜手白頭。
(一)一度象謙失香嬋
徐向前於1901年11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五台縣永安村。他本不叫徐向前,而是有個很儒雅的名字叫徐象謙,字子敬,跟三國名士魯肅同字。「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繼而「敬」之,僅從這名字就可以看出徐家也是書香門第。徐氏家族在明清時期也是望族,只是到後來沒落了。他的父親叫徐懋准,是一名秀才,也頗有才學;母親趙金鑾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一生勤勞賢惠,積德行善,對徐向前有很大影響。
在父親的支持下,徐向前小時候讀了3年私塾,後來又到新式學校讀書,學業很優秀。但後來因家境原因而輟學。他16歲出去打工,到河北省阜平縣的一個書店裡當學徒工。他在那裡辛苦勞作兩年,但也讀了很多書,激發了他的家國情懷。
徐向前18歲時考入山西國民師範速成學習班,本來他要當一名教師,去開發民智的,但這年發生了「五四運動」,徐向前的報國心終於被激活,萌發了棄文從武之志。
不過他還沒有那麼順利就走向革命之路。他師範畢業後,到一所閻錫山創辦的學校里當教員。男大當婚,像那時大多數男女青年一樣,徐向前在20歲時,就由父母包辦娶妻成家了。當然包辦婚姻未必都是壞事,他同結髮妻還是很有感情的。她有一個唯美的名字叫朱香嬋,是當地的一個菜農的女兒,人長得秀氣,而且性格文靜,十分勤快,徐向前也沒得挑。
當時徐向前月薪20塊大洋,收入也算不差了,小兩口日子還能說得過去;結婚兩年後,妻子生下一個女孩,取名松枝。丈夫有工作,妻子賢惠,一個小家庭其樂融融,也令人羨慕。然而,金麟豈是池中物?當時的中國,革命運動風起雲湧,徐向前的心中也涌動著一股激情,總想著有一天要參加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機會來了。1924年,學校裁員,徐向前面臨著被解職的命運,於是才23歲的他乾脆一走了之,去尋找更好的前途。當然妻子朱香嬋也沒有拖他的後腿,支持他走。
徐向前聽說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於是他便舍家棄子去報考了。結果才華橫溢的他一考即中,成為一名成色最足的「黃埔一期」。在這裡他接受了正規的軍事訓練,並深受革命思想的薰陶,為將來輝煌的戎馬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過,當徐向前欲展翅騰飛之時,家裡出了事情。妻子朱香嬋得了一種怪病,找了不少大夫都看不好。徐向前得信後,心中也是著急,但他沒有回去。一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再者黃埔軍校紀律嚴明,不是說走就走的。他只是寫信回去,安慰妻子一番,勸說其好好養病,等有機會他就回去了。
對於一個心懷天下的男人來說,這也可以理解,但徐向前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後來得知,妻子朱香嬋病情很快惡化,連飯都吃不下了,每天最多吃幾口西葫蘆粥維持生命。最後朱香嬋變得瘦骨嶙峋,面色蠟黃,在對丈夫的無限渴盼中悽惶離世……
朱香嬋的早逝使徐向前心中十分難過,此時他的女兒徐松枝才1歲。後來他由於長年在外,女兒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一直到1937年,女兒14歲時,徐向前才再次見到她。說實在,第一段婚姻中的徐向前,不是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
後來徐向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的東征和北伐,戰功卓著。1927年,蔣介石搞國共分裂,徐向前果斷做出正確選擇,於當年3月入黨。也是在這時,他由徐象謙改名為徐向前,朝著革命的方向奮勇向前。
(二)二度向前悔訓宣
相對於徐向前結髮妻的不幸早逝,他的第二任妻子更加不幸,他是被自己人冤殺而慘死的。
她叫程訓宣,1911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縣。她雖出身貧窮,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十分聰慧,生性倔強而活潑。她17歲就投身了革命,先在本村從事革命宣傳活動;1929年她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因為工作積極,人品正派,很快入黨。也是在這一年,她經人介紹,認識了徐向前。
當時英勇善戰的徐向前已經擔任紅軍31師副師長,程訓宣早已聞知他的大名,對其十分崇敬。而徐向前的前妻子已經去世5年,對青春靚麗、追求上進的程訓宣也很有好感。二人很快陷入熱戀中。不久徐向前在戰鬥中腿部受傷,程訓宣十分心疼,為了能夠方便照顧他,二人很快就結婚了。此時徐向前28歲,而程訓宣才18歲。
婚後,經過程訓宣的悉心照顧,徐向前的傷勢很快痊癒,然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回到前線指揮部了。程訓宣則留在後方從事地方婦女工作。從此他們夫妻相會的機會很少,並且由於戰事吃緊,他們彼此連通信都極少,互相不知道對方的消息。
在此後的兩年,徐向前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副軍長,和紅四軍參謀長。軍事天才徐向前率領紅軍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績,曾連續挫敗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蘇區紅軍的第一、第二次「圍剿」;1931年,徐向前擔任紅四軍軍長,又帶領軍隊成功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
可就在徐向前在其軍旅生涯正輝煌之時,紅軍內部出現了很大波動,他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當時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張國燾總攬鄂豫皖蘇區黨政軍大權於一身,他獨斷專行,主張紅軍攻打大城市,同徐向前、曾中生等人主張的游擊戰相矛盾,也使紅軍遭遇了很大挫折。於是徐向前和曾中生等人就向張國燾提出了批評意見,這讓張對他們十分嫉恨。
緊接著,紅軍中進行了一次「大、肅、反」,張國燾藉此運動,對紅軍中持不同意見的人進行了瘋狂報復,殺害了許多紅軍指戰員。曾中生等重要紅軍領導人都被張國燾控制的保衛局抓起來冤殺了。徐向前因為從前參加過國民黨軍隊,也被張國燾當藉口,欲對之加害。但由於徐向前經常在前線指揮作戰,張國燾一是沒有機會抓他,再者也對他比較忌憚,恐怕殺害他之後,紅軍陷入不可收拾之地。
最後張國燾只有對徐向前的妻子程訓宣下手。1932年,程訓宣被捕。當時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戰鬥還在進行,徐向前在七里坪一帶正指揮紅軍作戰。這天,他讓警衛員把自己的破衣服給妻子程訓宣送去,讓她抽空縫補一下。再者他同妻子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擔心她的處境,也是藉機打聽一下程訓宣的情況。
不久,警衛員就抱著徐向前的破衣服回來報告說,程訓宣已經被抓了起來。徐向前心中一沉,想到妻子恐怕會有危險,但他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戰鬥還在進行,他不能離開前線;再者,他知道自己也很難抵制頂頭上司張國燾的命令。
程訓宣被抓後,審訊人員對她進行了酷刑拷打,企圖迫使她供認丈夫徐向前是叛徒,是國民黨派的姦細。程訓宣堅決拒絕誣陷徐向前。結果她被吊在房樑上,被人用皮鞭抽打了三天,被打得皮開肉綻,尤其是臀部更是血肉橫飛,但她仍沒有屈服。
張國燾最終也沒有讓程訓宣招供,只得下令對她執行槍決。在行刑前,程訓宣脫下了身上的棉襖,交給一個戰友說:「這是我和徐向前結婚時穿過的,你留下暖暖身子吧!」程訓宣犧牲時才21歲。
當程訓宣被押赴刑場時,徐向前還在前線浴血奮戰,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後來紅軍反圍剿失敗,無奈撤出鄂豫皖根據地。此時一直挂念著妻子的徐向前到處託人打聽,但都沒有得到妻子的消息。直到5年之後,1937年,在延安的徐向前才知道程訓宣被冤殺了。因為當時張國燾是代表紅四軍的最高權威者殺害程訓宣的,所以她的慘死被定義為冤殺。
程訓宣同徐向前結婚不到3年,一直對徐向前十分痴情,但她幾乎沒有享受到多少愛情的滋味,根本沒有機會留下一男半女。後來,同程訓宣一塊關押過的難友說,程訓宣被槍殺的前一夜,還在牢里唱著憂傷的情歌……
徐向前得知程訓宣的死訊後,極為悲傷,3年來他整日奔波在戰場上,跟妻子很少團聚,沒想到她就這樣死了!而且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手裡!他自己一個堂堂男子漢,一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卻不能保護自己的愛妻,他感到痛心疾首,這成了他一生永遠的痛。
1984年,徐向前元帥寫《歷史的回顧》,寫到妻子程訓宣的遭遇時,還淚流滿面……
(三)三度爽蘭留遺憾
徐向前的第二度婚姻比第一度更加悲情,這使他充滿了悔恨,如果當時不急於同程訓宣結婚會有多好啊。如果那樣,她就不會同他徐向前有什麼聯繫,她就不會在21歲一個如花的年齡死去,妻子是為了他徐向前而死的。因為這次打擊,他好長時間都不敢言愛。
如果說徐向前對第二度婚姻充滿悔意,他的第三段婚姻則留下了幾許遺憾。
她也有個美麗的名字叫王爽蘭,又名王靖,1921年生於山東榮成崖西鄉。王爽蘭自小就受到革命教育,16歲就參加了革命,17歲入黨。當時抗戰爆發,她被派到蒙陰縣,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她工作積極,曾任蒙陰縣縣委委員,婦女工作部部長等。
1939年6月,徐向前到山東擔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9月20日,經八路軍第一縱隊政委朱瑞介紹,他認識了王爽蘭。那時王爽蘭才18歲,也正處在崇拜英雄偶像的年齡。而當時的徐向前38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正是風華正茂;而且徐向前已經是久經沙場,立過無數赫赫戰功的名將了。這對當時的王爽蘭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此時徐向前的第二任妻子程訓宣已經犧牲7年。7年孤獨的生活,即便他自己能夠忍受,但對於他的戰友和上級領導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因為對於一個經常在前線指揮戰鬥的將軍來說,他太辛苦了,根本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生活。衣服髒了,沒人洗,破了,沒人縫補;有個小病小傷,沒人照料;尤其是,到這個年齡了,沒有家,沒有妻室,沒有兒子,僅有一個結髮妻留下的女兒,還經常見不到,大家對徐向前將軍都感到心疼。所以那時,組織上和戰友們都勸他再次成家。
為了不讓大家再對自己操心,當然也是為了讓自己重新煥發出青春的激情,徐向前再次陷入愛情之中。
徐向前和王爽蘭認識不久,就在山東沂南的馬牧池村舉行了婚禮。這無疑是一次閃婚。這次閃婚也埋下了一些不穩定因素。因為對於一個18歲少女來說,往往會衝動行事,對於婚姻也是如此。婚後由於年齡上的差距(雙方相差20歲),生活上不免有些不和諧。
婚後不久,徐向前調回延安,王爽蘭隨同而去。第二年,他們的女兒徐魯溪誕生。1943年春,在他們的女兒不到兩歲時,王爽蘭到中央黨校學習。因為她才22歲,也正是提高自己的時候。但此時孩子太小,她這一走,把孩子留給徐向前,這也是很麻煩的事情。當時徐向前還身體不好,患有肋膜炎等疾病,此時妻子長期離開他,也導致了雙方感情的裂痕。
不過還有一件事,也是導致他們夫妻分離的原因。一次王爽蘭有病住院,她在沒有徵得徐向前同意的情況下,做了絕育手術。儘管這對她的健康和工作有益,但對於沒有兒子的徐向前來說,也顯然是不公平的。此後夫妻矛盾加深。
不久這段短暫的婚姻就遺憾地結束了。離婚後,女兒許魯溪跟隨徐向前生活。
(四)四度黃傑歸圓滿
三度婚姻均以悲情結束,徐向前再次陷入孤獨之中。3年之後,他遇到了黃傑。說來湊巧,黃傑當年也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不過她在黃埔求學時,徐向前已經是教官了,雙方沒有多少交往。後來黃傑嫁給徐向前的戰友曾中生,而曾中生也是被張國燾冤殺的。徐向前的愛人和黃傑的愛人都被同一個人陷害,相似的遭遇讓他們有了同病相憐之感慨;另一方面,跟徐向前有過三段悲情婚史一樣,黃傑也曾有過兩段悲情的婚姻(她的第二任飛行員丈夫也是被人陷害犧牲的),這更讓兩人惺惺相惜。
於是徐向前和黃傑走到了一起,於1946年結婚,並白首偕老,終得圓滿。關於他們二人的愛情故事,筆者在「說歷史的女人」第1472期曾有6000字詳細解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
(五)尾聲:一個偉大的謊言
徐向前做為一名馳騁沙場的英雄,令人敬佩;但他不是鐵打的,他的愛情經歷同樣令人同情和尊重。最後不能不指出的是,他還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大孝子。
前面說過徐向前的愛妻程訓宣被冤殺後,令他悲痛欲絕,但當時他沒有任何辦法,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程訓宣被徹底平反,終於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當時程訓宣是被秘密殺害的,即便徐向前也是5年之後才知道的。而住在鄉下的程訓宣的母親汪秀芝當然也不知道。後來她一直不見女兒的音信,當然要向女婿徐向前要人了。
可徐向前整天南征北戰,居無定所,汪秀芝哪裡找去?直到建國後,徐向前被授大元帥,名震華夏,岳母才找到北京。可她只見到了元帥女婿,不見了女兒程訓宣。於是問:「向前,我的小宣呢?我有沒有外孫啊?他多大了?」
這下可把徐向前難住了。怎麼向岳母說啊。自己一堂堂男子漢大丈夫,堂堂一紅軍大指揮官,三軍司令,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沒有面子就不說了,關鍵這讓老岳母傷心啊!她大老遠跑到這裡,問我要女兒,關鍵是,那時老太太都70多了,老人家要是知道女兒21歲就悲慘死去了,還叫她怎麼活?所以為了不讓岳母傷心,能讓老人家安度晚年,他就一直瞞著這事,說程訓宣還在外地工作,沒回來。
然而,說一次謊話容易,說一輩子謊話難。尤其對於徐向前這種實在人。他一生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最恨的就是那些騙人的鬼話,何曾對人說過謊?可面對一個老人,他挑戰了自己的「底線」,要把把謊言進行到底。
當岳母說到女兒時,他總說她工作又調動了。調哪了?得編。調得越遠越好。從延安到青海,再到新疆,最後到蘇聯。反正那時候交通不便,岳母深明大義,也不會非得讓她日理萬機的女婿為她想辦法弄車票。再說,徐向前可是一個廉潔奉公的人,他也不會開後門給岳母弄張車票。自己買?太貴,她也捨不得花錢啊。
徐向前當然同岳母不在一起住,他後來娶了黃傑,岳母是否知道這事,也不好說。但即便知道了,她也不會怪罪徐向前。不過為了安慰岳母,徐向前得定期冒充前妻程訓宣給岳母寫信報平安,還得煞費苦心模仿程訓宣的字跡,反正她老眼昏花,文化不深,好糊弄。可老人家也不是傻子,你得編得很像,不能說漏了,比如上次說小宣調青海了,你說成是新疆可不行。這謊話必須編得圓滿,符合邏輯。
徐向前偶爾去看望岳母,還曾煞有介事地同岳母一起為亡妻過過生日,哄老太太開心。老太太高興了,可他回過頭去就黯然落淚。他為程訓宣的英年早逝而痛苦了一輩子,也可以說沒有辜負前妻的一片心。而他的岳母卻在對女兒長期的幸福的期盼中安然地活到了96歲。
徐向前的岳母汪秀芝是在1972年去世的。臨終前她拉著徐向前的手說:「向前啊,我這輩子是見不著我的小宣了,不過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老太太在徐向前的真誠的謊言中,在善意的欺騙中,安然而逝。那時徐帥也70齣頭了,聽著老太太的臨終遺言,他也是老淚縱橫……
元帥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情處。
把幸福讓給別人,把悲傷留給自己,這正是徐帥的偉大之處。有徐向前安慰自己的老母親,程訓宣在九泉之下也當欣慰了。
好人自有好報,徐向前最終還是遇到了他的黃傑。兩人白頭偕老,幸福而終,徐向前長壽89歲,黃傑高壽98歲,成就了人間的一段愛情佳話……
(文/說歷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參考資料:《徐向前傳》《游擊三千里:抗戰中的徐向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