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給小學生制定寒假計劃,不管想得多好,最後都會後悔

2020-01-15     亦君說書

這個星期六開始,小學生們就真的放寒假了哦。神獸出籠,各回各家,各氣各媽。

寒假是個有點尷尬的假期。比起暑假,它時間更短,想玩點啥,學點啥,眼睛一眨,就過去了。中間還夾了一個春節,再回一下老家,走走親戚,就更是被切割得七零八落了。

但是比起小長假,它又有點太長,不能隨便糊弄糊弄就對付過去了。

許多爸媽,主要是媽媽,老早就摩拳擦掌準備好了,寒假要彎道超車的,結果發現才踩上油門,就過年了,然後那車就偏離軌道了。而且由於跑道過短,等你七扭八扭把方向盤奪過來,好不容易讓車開到正軌,寒假is over。

這還不算慘,最可怕的是,明明想好了要讓小孩好好學習的,結果剛放假時娃說考完試放鬆幾天,中間過了個年,等回過神來娃已經在拚命補寒假作業了。

也有媽媽說,這不可能,我老早定好了寒假計劃表,精確到分鐘,娃幹啥我都心中有數。確保一定能按時完成任務。

精確到分鐘的寒假計劃表可能是這樣的:

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好吧,我只能說,假如你真能讓小孩完全按照計劃表走,那麼我敬你是條漢子。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計劃表只是計劃,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說起寒假計劃表,以前上學的時候我每年都會訂,但從未有真的嚴格執行的時候。

等到有了孩子,我才發現讓小孩按照計劃表走比起自己實施計劃更加難如登天。他會不停地煩你,跟你討價還價,鬧情緒,糊弄事……你真的按照計劃表來就會發現做作業那一個小時的屎尿屁能是自由活動的10倍還有多。

詳細的寒假計劃表為啥不靠譜?

定的好好的寒假計劃,它為啥會不靠譜呢?為啥沒幾個孩子最後能將計劃表執行到底?

因為這個時間安排得太僵化了。每個小時要做啥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一旦因為突發事件打亂計劃,媽媽就會很抓狂。

比方說臨時有同學來找小孩玩,或者孩子休息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看得太起勁,又或者全家有事要出去。

一個計劃表杵在那裡,不按照計劃表走吧,個彆強迫症媽媽渾身都會不爽,就算必須妥協也會覺得這一天都白過了,出去玩也會產生強烈的負疚感。

要完全按照寒假計劃表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中間有一個春節。春晚要看不?守歲要守嗎?年夜飯要吃嗎?老人家裡拜年要去嗎?親戚朋友登門拜年,你能六親不認地把門一關,說我家小孩要學習,請明年再拜?

這一打岔,作息就不對了。明明剛剛放假的時候老娘覺得每天睡到7點已經很夠意思了,等到過完年你再看,時差完全倒不過來。

過年還要早上7點起來,也太反人類了。等到晚上11點睡,早上9點起這個習慣一養成,之前制定的計劃表就更加形如廢紙了。

大多數人這個計劃表最多只能執行一周,就很不錯了。那這是否意味著寒假就不要定計劃,乾脆讓娃去放羊呢?

那也不是。

小孩這種生物,你不給他布置任務,他能從早玩到晚,一分鐘都想不起學習。所以寒假計劃還是要訂,但不能精確到每小時、每分鐘,你得按照任務來,讓他有一定的掌控感,他有了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受,才會好好完成任務。

彈性制定寒假計劃

比較好的制定寒假計劃的方式是按天、按周制定任務。

按周執行任務:

第一周:

做完學校的寒假作業

背完100個單詞

第二周:

閱讀完一本書並寫讀後感

過春節

第三周:

完成下學期語文、數學預習

……

按周設定計劃的好處是給小孩畫個大餅,只要完成當周計劃,剩下的時間就可以隨便玩。這樣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會足一點。一旦哪天沒執行計劃,或者遇到突發事件,爸媽和孩子也不會著急上火。更不會因為計劃沒有及時完成,自暴自棄,索性放棄整個計劃。

更妙的是,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提前告知孩子,已經安排了豐富的周末活動,前提是孩子完成了周計劃。沒完成計劃任他喊破喉嚨,說不出去,就不出去。

溫馨提醒:

1、採用這個策略的爸爸媽媽請不要效仿某知名育兒博主,把小孩單獨扔家裡自己出去嗨。

2、儘量避免去不能退票的地方活動,否則萬一小孩計劃沒完成,錢包和心臟,總要痛一個。

對於白天要上班,不能時刻監督小孩的父母,強烈建議按周執行計劃。周二周三善意地提醒一下孩子就好。懲罰措施也比較好執行。

按天執行任務:

每天彈30分鐘鋼琴。

練40分鐘字

讀30分鐘英語

掃地、洗碗、疊床

很多父母喜歡給小孩布置日常任務,那麼彈性地規定任務比規定幾點到幾點幹啥,要略好一些。

比方說今天有親戚要來玩,那麼早上起來讓小孩先做掉一點任務,剩下沒做完的等親戚走了再弄。這樣就不會在客人面前頻頻看錶,讓人家疑心自己不受歡迎。

再比方說要出去旅遊一整天,鋼琴是沒戲了,但是坐車的時候讀讀英語還是可以的。

按天定計劃的好處是讓家長覺得小孩每天的光陰沒有虛度,看到他在玩也不會無名之火蹭蹭冒上來。

對小孩來說學習保平安,每天蹭蹭蹭把任務完成了,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玩了,以此培養他的執行力。

按天制定任務的缺點就是還是會有旅行啊,過春節之類打斷進度的時候。可以設定每周有一天豁免日,可以不完成任務。這樣父母和孩子都能輕鬆一點。

溫馨提醒:

父母要說話算話,不要看看小孩完成得快就臨時給娃加塞點別的任務。要麼你一開始就多布置一點,否則你就是在培養拖延症。小孩會想:反正做完了我媽還會給我布置,那我這麼快完成幹啥?

換位思考,你剛把KPI完成,老闆說既然這點任務so easy,那麼指標double(加倍)加量不加錢。下次你大概再也不想儘快完成KPI咯,不拖到deadline不算完。

說到底,寒假畢竟是讓小孩放鬆一下的時間,學習是學不完的,抓住重點查缺補漏就行了。寒假不要安排得太滿。

請爸爸媽媽記住一句話:黃世仁過年還不討債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yRnsG8B8wMrh2Li8P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