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3 歲前,必做的十件事,最後一件特重要

2019-12-23     松達媽媽


0-3歲是孩子快速發育時期,生長發育、自我認知、習慣養成、規矩建立的關鍵期,3歲前,做好這10件事,和孩子一起成長~~

1、0-3個月 撫觸按摩,親密接觸

這個階段,哭就是孩子的表達方式,視覺、聽覺、觸覺、感知發育初期,多給孩子多撫觸,和寶寶親密接觸,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2、3-6個月 多交流互動訓練,注意寶寶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育

寶寶慢慢的會笑、會呀呀學語和你說話,多和孩子交流,多互動;同時注意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訓練;大動作翻身、學坐...精細動作的抓、握等方式來探索

這個階段的寶寶也會愛吃手,保證清潔和衛生,給寶寶牙膠,讓寶寶順利過渡口欲期~~


3、5~8 個月開始 學會爬行和交朋友

這個時候的寶寶可以慢慢的自由爬行,有的寶寶想試圖站起來走路,雖然容易摔跤,但這樣的嘗試有利於寶寶骨骼的發育,而且,在寶寶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交朋友也同樣重要。


4、6-9個月寶寶

6 個月前儘量純母乳喂養,不僅能給孩子提供充分的營養,也降低了孩子生病的幾率。6個月後開始嘗試輔食,慢慢的讓寶寶過渡,從單一到多樣,從細到粗的輔食階段;


5、10 個月-12個月 戒除夜奶,嘗試自主進食;

夜奶的折騰經常讓媽媽們很痛苦,睡眠不足,精神差,寶寶儘早戒掉夜奶,不僅能讓媽媽、寶寶都能睡好覺,還能降低寶寶患齲齒風險,逐步建立良好的進食和睡眠規律;

自主進食也很重要,逐步訓練他熟練使用勺子,讓孩子「自給自足」。


6、12個月-18個月 寶寶走路

寶寶學會走路,就開始接觸到更多新的事物。除了安全感,讓寶寶理解分開的感覺也比較重要


7、18個月-24個月 學會做家務

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擦桌子等等。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要忘了最後還要誇誇寶貝懂事能幹哦~~



8、2 歲開始,教他照顧好自己,教他和小朋友相處

寶寶大概在18-24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出現排便意識,那麼就可以給寶寶做如廁訓練了,慢慢循序漸進的進行,準備好便椅,讓孩子自主排便;


而和小朋友的相處也需要慢慢的聯繫,為上幼兒園提早準備


9、2歲以後,再給寶寶接觸電子產品

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可不僅僅是對孩子眼睛不好這麼簡單,甚至還會影響大腦發育,影響語言發育遲緩等;


10、3歲以前,養成規則意識

引導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學會如何說「不」,建立規則意識,排隊意識、嘗試用規則來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養育寶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這十條外,還要多關注寶寶的心理需求,陪伴才是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禮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uR4NW8BMH2_cNUg2R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