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有多奇葩?公然宣稱諸葛亮是被司馬懿嚇死,並寫成歌詞傳唱!

2023-05-23     醉輕弦V

原標題:西晉有多奇葩?公然宣稱諸葛亮是被司馬懿嚇死,並寫成歌詞傳唱!

諸葛亮是怎麼死的?通常的說法是諸葛武侯抱病北伐,與魏軍相持於岐山,終因精力不濟而殞命五丈原。但根據西晉官方的說法,諸葛亮是被司馬懿嚇死的。毫不說笑,言辭鑿鑿。

西晉樂府鼓吹曲辭中一名為《宣受命》。所謂「宣」即後被追封為「宣帝」的司馬懿,該曲辭主要歌詠司馬懿接受魏明帝曹叡的命令,擔任雍涼大都督於西北抵禦諸葛亮入寇。該辭最後一句道:

「養威重。神兵。亮乃震斃。」

言司馬懿用兵如神,治下的軍隊威力勢不可擋,諸葛亮見之大為震驚,恐懼而死。

如果說《宣受命》對諸葛亮之死講述得比較粗略,舞曲歌辭《天命篇》中則直接嘲笑諸葛亮不自量力,被司馬懿吊打,所謂:

「諸葛不知命。肆逆亂天常。擁徒十餘萬。數來宼邊疆。我皇邁神武。鉞鎮雍涼。亮乃畏天威。未戰先仆僵。」

天命已經在司馬懿,而諸葛亮逆天而行,屢屢挑釁。逆天而行當然要受到懲罰,英明神武霸氣沖天的司馬懿氣場強大,一到雍涼,諸葛亮出戰的勇氣都沒有便被司馬懿強大的氣場嚇死。一段文字完全將諸葛亮塑造成不知斤兩、妄自尊大而色厲內荏的跳樑小丑。

無論是鼓吹曲辭還是舞曲歌辭,都屬於樂府詩範疇。所謂樂府,即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官方設立的專門負責音樂事業的機構,既負責收集各地民歌民謠雜歌,同時也負責音樂和歌詞的創作。最終產出的成果——即完整的音樂供皇家宴樂表演之用。每逢盛典,「司馬懿嚇死諸葛亮」的便會被重新拿出來演繹,供西晉君臣娛樂。

然而,根據《三國志》、《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和諸葛亮正面交手兩次,司馬懿均不敢和諸葛亮正面交手。尤其是第二次,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力求速戰。為逼司馬懿出戰,直接給司馬送去了女裝以羞辱之,即便如此司馬懿依舊不敢出戰。誠然,司馬懿的策略沒錯,畢竟皇帝交給他的任務是守城而非殲敵。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坐擁巨大優勢,如果真有實力,他完全可以與諸葛亮一決雌雄永絕後患。但向來指揮風格以凌厲剛猛著稱的司馬懿遇到諸葛亮後卻成了縮頭烏龜,可見他並沒有把握戰勝孔明。說嚴重點,司馬懿甚至十分懼怕諸葛亮。以至於最後鬧出了「死諸葛嚇退生仲達」的滑稽一幕,成為千秋笑柄。

西晉統治者不僅不敢大大方方承認司馬懿的失敗,反而捏造事實,顛倒黑白,硬生生把縮頭烏龜司馬懿塑造成霸氣護體的天命之子,將悍猛如虎的諸葛亮貶低為外強中乾的廢物。司馬家族得到天下後一直沉浸在「我很強大」的錯覺中,認為結束東漢末年以來動盪局勢靠的是司馬家族一己之力。殊不知若無曹家祖孫三代的開創和奠基,司馬懿連摘桃子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知司馬家不過是中原門閥大族選出的代言人,既然門閥能選擇他們,自然也能隨時拋棄他們。

盲目自大當然要付出代價。後果大家都知道,中原所謂「正統王朝」在司馬家統治下,第一次放棄了被視為「天下中心」的中原之地,被少數民族打得落荒流水,倉皇逃亡南方,美其名曰「衣冠南渡」。

儘管西晉統治者為突出司馬懿光輝偉岸的形象而無底線地貶低諸葛亮,但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千年來,諸葛亮因其智慧、忠誠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一代代人尊重,讚頌甚至膜拜。而司馬懿因為自己謀權篡位的無恥行徑以及自己子孫的窩囊無能,無論在正史還是民間,都成為了反面教材。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f511bf39a6120c8ba7aea517d3457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