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歲老兵日前辭世,曾打滿八年抗戰,心愿是:不要再發生戰爭

2023-06-24     史密記

原標題:108歲老兵日前辭世,曾打滿八年抗戰,心愿是:不要再發生戰爭

1937年,國民黨在甘肅臨洮招募新兵。自幼習武的水青山在朋友的帶動下,毅然參軍,在天水報考黃埔軍校。此後八年,他先後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曲興集戰役、富金山戰役。1943年,赴緬甸遠征。為抗日,幾度死裡逃生。練得槍法如神,毅然重返戰場。

曲興集一役,打死日軍騎兵30人。富金山一役,與三名日軍搏殺,腹部中刀!傷好之後,水青山又跑回部隊,繼續上前線殺敵。1943年前後,水青山所在的部隊在雲南保山同日本人作戰,歷時95天,大小戰役共四十餘場。水青山屢立戰功,被升為107團尖兵連連長。

水青山打滿了八年的抗日戰爭。勝利後,水青山從軍中退役,回老家途中沒了盤纏,就留在了西昌。2020年9月2日,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前一天,老英雄水青山與世長辭!

一輩子抗日,那一場戰爭,給國家民族帶來了太多慘痛的記憶。老英雄最後的心愿就是——「不要再發生戰爭」。

一、最愛講抗日的故事

三十年代末,水青山是甘肅省臨洮縣一個普通的村民。臨洮自唐朝以來,一直是中國西邊的戰略要地。王昌齡《從軍行》中曾說: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水青山生活的村裡,祖上大多是唐代駐軍的後人,民風尚武而淳樸。

盧溝橋事變剛剛爆發之時,國民黨跑到村裡來徵兵,水青山在好友苟寶青的發動下參了軍。不久之後,水青山跑到天水,報考了黃埔軍校。那時候他並未想到這一場戰爭持續的時間那麼長,滿心以為自己考進軍校,畢業後就可以像祖先一樣,當一名守邊的軍人。

1937年南京保衛戰,水青山跟著部隊在南京下關一帶,修築工事禦敵。12月5日以後,日軍兵分三路,對南京下關一帶進行狂轟亂炸。南京中華門、光華門相繼陷落,水青山所在部隊的士兵最後只活下來12人。

當時他徒手爬上一艘帶有十字架的外國商船,死裡逃生。他回到部隊,被編進了第71軍36師107團,去江西萍鄉受訓,取得了步兵操練全師第二,射擊全師第一名的成績。

1938年的5月,日軍占領河南曲興集一帶。已經當上班長的水青山上戰場奮勇殺敵。他要為在南京戰死的人報仇!這一役中,神槍手水青山在戰友幫助下,一共消滅了30名日本騎兵。因為表現特別突出,被升為「新兵教練」。

後來在富金山一役中,日本人對陣地施放毒氣,國軍損失異常慘重。水青山在執行任務中與三名日本軍人巧遇。纏鬥之時腹部中刀,腸子都露了出來。戰友把他救下來,他在醫院養好傷,又馬上回到部隊繼續打日本。

1942年,中國遠征軍受挫撤退,日軍趁機進攻雲南,危及昆明。那時水青山的36師駐紮在西昌,受命立即趕到保山前線。隨後又奔赴惠通橋,對怒江對岸的日本人進行炮擊。之後他所在的部隊歷經四十餘場大小戰役,終於在1944年強渡怒江,對日本人發起大反攻。

抗日戰爭結束後,水青山準備回到甘肅的老家,途經西昌的時候身上路費花光了。因為他的戰友在西昌駐紮,就介紹他到西昌軍營裡面當了一名教官。從此以後,他就在那裡落地生根。

二、希望不要再打仗了

解放後,水青山在中壩與當地一名女子成婚。不知道是否是因為當年腹部受傷的原因,後來他們沒有生育,他收養了一名養女,招了一個上門女婿,又生了三個孫兒。養女一家人十分孝順,在老人去世之前,已經五世同堂。

水青山的孫子說,老人之所以能活這麼大歲數,主要是因為心態非常好。當然,也離不開家人的細心照顧。另外,可能也和他自幼習武,堅持鍛鍊有關係。

水青山的性格十分樂觀,生活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愛說愛笑,喜歡給孩子們講抗日的故事。每一次有記者去採訪他,他提起當年就滔滔不絕。

2013年的時候,水青山作為十二名遠征軍代表之一,前去雲南參加遠征軍塑像揭幕的儀式。在那裡他看到了自己的塑像,感動得像一個孩子一樣哭泣。

三年以後,水青山在熱心人和政府的幫助下,回到甘肅臨洮的家鄉看了一下。參觀了當地的抗戰紀念館,還到學校里給孩子們進行演講。

這些年來,水青山一直積極參加各種愛國主義宣傳、巡講活動。今年的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活動,水青山本來也要去參加,但是他病倒了。9月2號的晚上,英雄水青山永遠離開了我們。

老人生前時常告誡自己的晚輩:好好做人,不要干違法亂紀的事,今天的中國得來不容易。希望孩子們長大後去參軍,永遠以當中國軍人為榮。臨終之前,老人最大的心愿還是不要再有戰爭。和平幸福來之不易,希望今天的後輩們能夠珍惜。

結語

青山不老,英靈長存!83年前,臨洮青年水青山,從唐代邊軍的故里走來。為國保家衛國,浴血疆場。八年間出生入死,目睹身邊戰友一個個為國捐軀。他奮發努力,苦練技藝,終成神槍手,在曲興集一口氣打死30名日本騎兵。

功成身退之時,卻沒有足夠的盤纏回到家鄉,最後在西昌落地生根。老英雄沒有生育,只有一個養女。招了一個上門女婿。五代同堂,卻有三種不同姓氏。但是孫子張忠和母親一樣孝順,始終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爺爺。

張忠說老人晚年的時候精神一直比較好。臨終之前,有老兵來探望他時,他還能叫出人名。只是年齡太大,醫生說他所有的器官都衰竭了。醫院用中藥給他治療,又拖了一個月。遺憾的是,老英雄沒有撐到9月3號的抗日戰爭75周年紀念日。

爺爺不在了,張忠表示自己會一直記得他的話。和平的年代多好啊。全家以後做人做事時,都會想著爺爺,絕對不能行差踏錯,給他老人家丟臉。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f83edfff2c790528a09608d22f88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