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首次成功回收星艦

2024-10-14     北京商報

北京時間13日晚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了星艦火箭的第五次測試飛行,並首次成功捕捉到超過20層樓高的助推器。這一成就標誌著SpaceX朝著讓星艦成為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能夠一次性將100多噸物品送入軌道。星艦也是一枚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將大大降低太空活動成本,助力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實現「火星夢」。

這枚有史以來最大的、性能最強的火箭於紐約時間上午8:25發射升空。在將星艦送入太空後,超級重型助推器返回地球的發射地點,並在著陸時減速。發射塔上的兩隻機械臂伸出並「抓住」了降落的助推器,當時任務控制中心爆發出歡呼聲和掌聲。

本次試飛最大的看點是SpaceX助推器在發射塔Mechazilla嘗試著陸,俗稱用「筷子夾火箭」。SpaceX將使用巨大發射架上被稱為「筷子」的結構,在半空中夾住返回地球的超大型火箭。

這次的成功是火箭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將顯著提高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性和降低發射成本。

SpaceX工程師Jessie Anderson在直播中說道:「我到現在還覺得難以置信,就像筷子捕捉到了助推器一樣。」

在發射後回收星艦的助推器是SpaceX為火箭商業運營做準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該火箭是馬斯克將人類送上月球和火星夢想的核心部分。但在載人和貨物發射前,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斯克長期以來宣稱這款火箭將會實現完全可重複使用。SpaceX以回收其主力火箭獵鷹9號而聞名,但那些太空飛行器只有部分可重複使用,任務結束後仍有部分被銷毀或棄用。

對於星艦,SpaceX的最終目標是完全回收火箭的兩個主要部分:星艦飛船本身(將運載衛星並最終搭載乘客)和超重型助推器。

通過回收這兩部分,SpaceX希望在飛行後快速重複使用並重新發射火箭,允許星艦在一天內進行多次飛行。公司還預計完全可重複使用將大幅降低星艦發射的成本。

與獵鷹9號一樣,星際飛船的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返回地球時也使用尾翼幫助其穿越大氣層。它重新啟動發動機,幫助自己緩慢降落到地面。但與獵鷹9號不同的是,獵鷹9號在硬地面上使用著陸腿著陸,而超級重型助推器在觸地之前被捕捉住。

星艦與助推器分離後繼續前往太空,繞地球飛行了一半,然後按照計劃再入大氣層並在印度洋濺落,完成了測試。這次飛行沒有載人。公司的領導層表示,SpaceX預計在火箭載人發射前將進行數百次星艦任務。

在上一次飛行中,星艦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大部分順利,但在下落時開始解體,最終在碰觸海洋前完全燒毀。SpaceX表示,為了應對飛行時穿越大氣層時的高溫,他們為這次飛行重新設計了星艦的隔熱盾。

對於每次星艦的測試飛行,SpaceX並不一定將火箭損失視為失敗。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每次測試飛行不斷改進。到目前為止,SpaceX在每次新發射中都能實現更多的目標。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在社交媒體上祝賀SpaceX:「隨著我們為阿爾忒彌斯計劃下重返月球做準備,持續的測試將為即將到來的大膽任務做好準備——包括前往月球南極地區,然後前往火星。」

星艦系統的設計是為了實現完全可重複使用,目標是成為一種全新方式,用於運送貨物和人員到地球之外。火箭對於NASA的計劃也至關重要,NASA計劃使用星艦將太空人送回月球。作為NASA阿爾忒彌斯月球計劃的一部分,SpaceX贏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合同,負責使用星艦作為載人登月器。

星艦此前已進行四次試射。2023年4月首次試射時,火箭在第一、二級分離前爆炸。2023年11月第二次試射時,火箭第一、二級成功分離,但隨後助推器和飛船先後爆炸。2024年3月第三次試射時,火箭第一、二級成功分離,但助推器在嘗試著陸點火後意外解體,飛船在入大氣層時失聯。2024年6月第四次試射時,火箭第一、二級成功分離,並分別按計劃落入墨西哥灣和印度洋。

距離11月5日正式的美國大選只有20多天的時間,SpaceX的成功試飛可能會對大選結果造成微妙的變化。因為近段時間,馬斯克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越走越近。

分析認為,雖然馬斯克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矽谷,但他在太空探索,以及電動汽車、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力量巨大,有望賦能特朗普在推動創新、科技發展上吸引重要的行業領導者。

馬斯克此前公開表示,他將全力支持特朗普競選總統。在一周前的集會上,馬斯克戴了一頂黑色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帽子,公開表達對特朗普的支持。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b8ef9780d0641900346e501b6c77e2f.html














「法巴」魅影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