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 助推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2019-12-04     銀川法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助推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高執法水平,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行政機關領導幹部旁聽庭審

教學相長,以案釋法。11月19日,銀川市委黨校處級幹部培訓班和科級幹部培訓班學員一行百餘人來到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旁聽行政強制及行政賠償一案的庭審,這是銀川中院和銀川市委黨校發揮助推、引領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作用,深入推進教學觀摩機制向縱深發展,形成常態化機制的一個縮影。

14時30分,在法官的引導下,銀川市委黨校處級幹部培訓班和科級幹部培訓班學員走進該院301法庭,旁聽了原告靈武市玉柱奶牛廠與被告靈武市人民政府行政強制及行政賠償一案的庭審。庭審中,在主審法官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圍繞本案爭議的焦點進行了充分的舉證、質證和激烈的法庭辯論。旁聽的學員們聚精會神、悉心聆聽,不時做著筆記。1個小時的庭審結束後,銀川市委黨校教師、學員與銀川中院行政庭法官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中,部分學員分享了參與庭審旁聽的思考與感受,並就本次庭審涉及的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程序性問題及如何避免行政機關敗訴與合議庭法官進行了討論,表示對今後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規範性指引作用。

「由於黨校學生身份特殊,其參與旁聽庭審不僅能夠起到現場教學的目的,更能增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理念,同時將法院規範化建設展現在學員面前。」銀川中院行政庭負責人說,銀川兩級法院認真貫徹「楓橋經驗」,積極加強與行政機關的溝通,積極探索建立聯席機制,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共性問題,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對行政機關進行業務指導,統一執法標準,雙向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從源頭上避免新的糾紛發生。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多次與市政府、政府法制辦、主管領導、鄉政府和村集體相關領導召開座談會、聯席會協商化解土地徵收、房屋拆遷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


2、源頭化解爭議 規範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從一方面講更有利於行政機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多年的普法宣傳和學習,當前部分行政機關從被動應訴、推脫矛盾轉變為主動謀求化解糾紛。」

2018年,銀川市某區人民政府作為被告的案件較多,該區區長兩次專程到銀川中院就案件的處理進行協商溝通。針對行政案件審理難問題,該院妥善審理敏感案件,努力維護大局穩定。同時,該院針對多起系列案件,採取「走出去」帶案核查,實地查看拆遷現場,結合審理過程中發現行政機關存在瑕疵的行政行為,為行政機關「把脈問診」、溝通講解,對其行政行為規範提出意見建議,得到了被訴行政機關的高度認可和重視,100餘件系列案件均以原告撤訴的方式息訴罷訪。通過從源頭引導當事人以調解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有效減少類案的大量訴訟,既減輕了當事人訴累,又節約了司法資源,同時規範了行政機關行政行為。

妥善處理群體性系列案,化解官民矛盾。2018年,由於認為政府征地補償標準過低,湯某某等700餘名原告將銀川市某區政府起訴到銀川中院,這批土地徵收補償系列案件是銀川中院有史以來受理人數最多的系列案。銀川中院在審理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該系列案件眾多原告均為同一或相近農村集體組織成員,互相間關係較為緊密,易於引發上訪事件等群體性案件的事實,提前制定工作預案,多次召開庭前會議,先後向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彙報、溝通工作30餘次,接待當事人近千人,將釋法析理和當事人安撫工作貫穿於審理的各個環節,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銀川中院對該系列案件的成功審理,為支持城市建設規劃順利推進、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3、注重行政訴訟實質性化解促雙贏

銀川市兩級法院注重調解在處理行政案件中的積極作用,將調解作為行政審判工作重要任務進行落實,把調解貫穿於立案、審判和執行各個環節。行政爭議的化解,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司法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銀川中院在審理原告常某等58人訴被告某區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行政補償系列案件過程中,庭長及辦案人員多次與政府及雙方當事人代理律師進行協調溝通和召集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原告在被告主動履行協議後撤回起訴,從而使該批涉案人數較多、矛盾尖銳的群體性糾紛得以妥善解決。

緊緊依靠各級黨委領導,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相關單位配合,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化解行政爭議。金鳳區法院在審理31戶被拆遷戶訴某區建設交通局房屋拆遷行政補償案件過程中,發現該案涉及500餘戶被拆遷人利益,遂及時向某區黨委進行專題彙報並通報政府,多次召開工作協調會,積極與建設交通局、街道辦事處、村委會等單位進行溝通,耐心做好群眾思想安撫工作,最終被拆遷群眾接受某區建設交通局提出的統籌解決方案,雙方達成和解。該案的成功調解,不但使涉訴案件全部協調解決,其他被拆遷人的利益也得以實現,有效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官民」和諧。

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為打造美麗銀川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近年來,銀川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要求,依法審理了一批涉及污染水源地環境整治、舊城改造、征地拆遷、大棚房整治的案件,妥善解決行政爭議,充分發揮行政審判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審判職能,為促進銀川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美麗銀川保駕護航。

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銀川市兩級法院分別受理各類行政案件1397件、2592件、2217件,主要案件類型為房屋徵收行政補償、城鄉規划行政管理、行政強制、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等。一審行政機關敗訴率逐年下降,一審行政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逐年增加。

「行政訴訟並不是壞事,被訴行政機關要正確看待應訴工作,勇於擔責,加強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動,對訴訟中出現的被訴行政行為存在不合法、不合理情形的,及時依法予以改正、調整並積極採取補救措施,重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執行,切實加強整改。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對於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及時組織執法人員學習,提高依法執法水平。」日前,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向行政機關提出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Umv1W4BMH2_cNUg0l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