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還是鋰電池?這兩種技術到底誰更適合純電車?

2019-07-30     純電車EV

一直以來,我們都默認了純電動車的能量源就是鋰電池,這種體積龐大重量巨大的東西不僅占用了整輛車的車底位置,還是很多人對純電動車安全性質疑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大家都非常清楚,鋰電池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哪怕現在的純電動車在鋰電池防護上已經接近軍規,但仍然無法徹底清除人們對鋰電池安全性的懷疑。



如今,應用於純電動車的另外一種能量源:氫燃料電池技術,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廠家的關注。到底燃料電池技術能不能徹底取代鋰電池,成為下一代純電動車的主流能量來源呢?

燃料電池是終極解決方案



其實說白了,從燃油車到純電動車這整個進化路徑中,油電混動是第一步,插電混動是第二步,增程式純電是第三步,而高續航型鋰電池型純電動車是第四步,但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氫燃料電池車。



實際上氫燃料電池車和現在的鋰電池型純電動車在基本原理上差不多,都是依靠電動機驅動。但這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電能的製造和存儲方式。鋰電池型純電動車的電能靠外界供給,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充電,但氫燃料電池,本身就自帶「發電機」,而且和依靠內燃機發電的增程式電動車不一樣的是,氫燃料電池車,沒有任何噪音。



氫燃料電池技術其實就是通過一個專用的儲氫裝置存儲大量液態氫,再通過車內的氫製備裝置把氫氣轉化為電能,直接提供給電機使用。這樣一來就沒有了龐大的電池組,也就沒有了廢舊電池的環境污染問題,理論上,氫燃料電池才是真正的,在整個生命周期里都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的新能源車。

氫燃料電池技術壁壘非常高



但相比鋰電池只需要提高能量密度就可以增加續航,氫燃料電池機構最困難的,其實在於氫的存儲和製備兩個環節。液態氫的沸點是-253度,這個溫度實際上已經接近絕對零度,如何把液態氫維持在如此低溫狀態下,對於液態氫存儲裝置和降溫裝置,技術上的考驗非常大。



再就是氫製備。如何把極低溫的液態氫輸入製備裝置,再實現超過90%效率的電能轉化率,這放在整個世界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技術屏障。實際上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遠遠早於鋰電池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氫燃料電池技術就已經開始攻堅,但直到現在,在最關鍵的氫存儲和氫製備上,整個世界所有相關企業,仍然交不出太滿意的答卷。

鋰電池短期內無法動搖



有權威機構預測,氫燃料電池技術問題要取得突破,至少還需要5-8年時間。到那個時候,一旦氫燃料電池技術完成大規模量產,理論上的確可以取代鋰電池技術。但我們也要看到的是,鋰電池技術的下一代,也就是固態電池技術已經接近開發完成,面對固態電池技術,氫燃料電池未必在能量密度上還有多大優勢。

因此到底誰才是未來?我們無法回答,但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在5年內,鋰電池技術仍然將會是全世界純電動車的絕對主流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ONkQmwB8g2yegNDmX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