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由美國 中情局雇員斯諾登出逃而爆出的「稜鏡門」事件,曾引發美歐之間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不過,出於意識形態方面上的考量,時至今日,很多歐洲國家在封殺中國 華為問題上,仍然選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營。
據丹麥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國安局利用丹麥和美國之間的絕密情報合作項目,有目的地監控丹麥政府部門、私人公司甚至丹麥的鄰國。據悉,這些驚人的結論,是根據丹麥防務情報局內部一名舉報人,所提供的一系列嚴格保密報告得出的。
根據該報告披露,美國國安局濫用與丹麥的情報合作,對丹麥實施了涉嫌違法的間諜活動。其中首當其衝的,是最近一直在積極配合美國封殺華為的瑞典,其次還有德國、法國、挪威和荷蘭。
眾所周知,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當中的一種手段就是利用其在網絡技術上的壟斷地位,通過為提供給盟友的網絡技術「開後門」、並利用與盟友之間的絕密情報合作,監視盟友決策層的外交動向、竊取盟友的絕密信息,為制定最有利於美國利益的對外和貿易政策提供參考。
此外,這名丹麥版斯諾登所提供的報告還顯示,美國國安局利用一種絕密的高級間諜系統,從網絡上獲取普通人根本無法獲取的隱私信息,如電子郵件內容、瀏覽器歷史記錄、網絡聊天記錄以及誰在與誰打電話等等,這顯然又是美國監控盟友的另一種新手段。
毫無疑問,美國拚命絞殺華為和中興等中國該技術企業,經濟利益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繼續壟斷西方通信網絡技術,為美國政府繼續製造「稜鏡門」提供機會。
只可惜,這些稍有理智的人就能看出來的伎倆,歐洲一些國家卻出於所謂「共同價值觀」等虛幻意識形態上的考量,接受美國將新一代通信網絡技術政治化的結果,加入美國所謂「清潔網絡」計劃,寧願放棄中國企業更加安全可靠的網絡通信技術,也要冒著「稜鏡門」被重演的風險,淪為美國壓制中國崛起的馬前卒。
美國前中情局雇員斯諾登出逃,讓美國利用其向盟友所提供的網絡技術,監控、竊取盟友機密信息的醜聞,被公之於世,引發當時震驚世界的「稜鏡門」事件。不過,一些歐洲國家仍不願意吸取教訓,繼續充當美國絞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附庸,實際上註定了他們只能再次受到美國傷害。
果然,時隔多年後,丹麥版斯諾登的出現,讓美國的「稜鏡門」醜聞再次被公之於眾。那些對美國最死忠的盟友,實際上就是受害最嚴重的美國地緣政治犧牲品。這也算是對這些歐洲國家,追隨美國封殺華為的一種懲罰。
被美國一再傷害過的一些歐洲國家,現在似乎已經開始醒悟,不願意在封殺華為的問題上繼續被美國套路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指出,歐洲需要一個獨立的主權防禦政策,需要建立自己的自治能力,就像中國和美國那樣。
即便是作為對封殺華為態度最積極國家之一的瑞典,其追隨美國封殺華為的態度也在開始發生轉變。日前, 斯德哥爾摩的一家法院做出裁決,政府禁止華為參與其新一代通信網絡建設的決定無效,並允許華為有權對該決定繼續提出上訴。這雖然不能說明瑞典在使用華為5G設備問題上已回頭是岸,但至少說明該國不會對華為關閉大門。
很顯然,美國「稜鏡門」醜聞的不斷發生,讓深受傷害的歐洲已經開始有所覺悟。畢竟,所謂的「共同價值觀」 ,跟國家的安全利益相比,並不是那麼重要。
可以這麼說,一些國家放棄使用中國5G技術設備,轉而繼續使用美國同類技術設備。長期下去,獲利的是美國政府和企業,而歐洲則永遠也別想擺脫美國的控制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FN333UBjdFTv4tAnP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