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長提示:想在新高考改革下拔得頭籌,一定要抓住這一年

2020-09-14   理想眾望

原標題:清華學長提示:想在新高考改革下拔得頭籌,一定要抓住這一年

近年來,多地陸續發布和啟動高考改革方案,此次高考改革在考試方式、考查重點、錄取模式等多方面有著較大的變化。

據了解,在考試方式上,新高考改革突破文理科的限制,實行「3+3」的考試模式,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為3門統考科目外,學生可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門科目中任選3門,並以等級賦分的方式計入總分。

在錄取方式上,採取「兩依據,一參考」的模式,即以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為依據,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參考。

高一階段的學習不可忽視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有些學生存在著這樣的觀點,對於高一的學習不重視,認為即使沒有學好,到了高三的綜合複習階段也還有重新學習的機會。在初中階段,有些學生初一、初二階段沒有學好,在初三才開始認真學習,並在中考時成功實現了逆襲,因此認為在高中階段也可以採取同樣的學習方式。

高中階段的學習與初中階段的學習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初中屬於義務階段的學習,學習內容較為基礎,而到了高中階段在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如果在高一階段沒有打好基礎,把所有的學習任務都積累到了高三階段,會發現有些知識內容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突破,有些知識內容從接觸到加深理解再到熟練掌握,需要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

高考改革後需要注意的學習內容

根據高考改革的方向,高中階段的學習重點和學習策略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除了關注高考「如何考」外,高考「考什麼」也備受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根據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對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提出了更多方面的要求,同時關注學生終身能力的發展。

無論是在高考改革中,還是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中,學科核心素養是被頻頻提及的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對高中學生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正確價值觀方面提出要求。這就要求學生要注重高中每一學習階段的學習,不僅要注重高三階段的學習,同時也要重視高一、高二階段的學習,使自身的學科綜合素養逐步得到提升。

因此,無論是根據高考改革,還是高中階段學習本身的需要,高中生都應該注重高一階段的學習。

在高考中以688分的好成績被清華經管學院錄取的徐茂池,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坦言,自己的成績取得不是靠高三最後一年,也不是靠最後的幾次的摸底考試,而是在高一高二前兩年就做到了要常做1事、注重1點

常做1事:統籌知識細節

高一的學習內容以初中階段為過渡,難度並不十分大,而且在最開始接觸新知識的時候,老師的上課節奏不算太快,這個階段,正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徐茂池發現,面對新知識的時候,除了需要面對可能一時無法跟上老師講解思路的問題,還要面對可能「假學會」的問題,尤其在考察的題目難度不大時,很容易忽略掉一些問題細節,所以學會找出每個知識點考察的細節,避免因為細節疏忽丟分,是徐茂池認為提升成績的第一步。

可能有的同學高一基礎很差,跟不上學習進度,這時候可以選擇使用教輔書輔助學習,比如《教材劃重點》。這本教輔書里知識點很齊全,重點也很突出,例題都是簡單易懂的,自學問題也不大。同學們拿來打基礎再好不過了。贈的秒重點小冊子,也方便隨手帶著背記知識點。

徐茂池認為,在發現學習細節後,需要的不是執著於那一點,而是從前後知識點的相互聯繫中,找到能夠將1點融入到系統的知識框架中去,所以學會統籌知識細節,在徐茂池看來,是高一、高二階段尤為注重的事情,只有把基礎打好,那麼在高三「補短板」的時候,才能有實施的基礎。

注重1點:查漏補缺

高三不足1年的時間,即便是將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來學習,要想在一年的時間裡將三年的知識點都全部完成,也是難度頗大的一件事,所以只有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打好基礎,那麼在高三的時候,才能有所依據的去彌補自己的知識短板。

高一、高二雖然不比高三,但已經要為高三打基礎了。刷題可以開始了,尤其是自己薄弱的科目。練習冊推薦《高中必刷題》,裡面難度是從低到提升到難的,無論你基礎好壞,都可以一步步「刷」上來,裡面還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板塊做專題訓練。千萬別放棄自己不擅長的板塊,說不定考試就差這幾分呢?

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下面是學霸分享的5條實用學習方法,可以供同學們參考借鑑~

1.課本預習要主動

高考是人生一大重要的分水嶺,所以當部分學生經過考試順利進入自己理想的高中以後,就每天感覺自我良好,仿佛絲毫不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

作為高中學生,不要認為預習是在浪費我們寶貴的刷題時間,恰恰相反,預習會讓我們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把不會的標註出來,上課聽重點,這樣反而會大大節省我們的時間。

反之,在高中這個重要階段,如果每天在上課了的時候才開始看書,課前也不預習,就會導致學習進度跟不上。久而久之,這樣下去,等待我們的只能是那一張張畫滿紅色叉叉的試卷。可想而知,高考成績也不會多好了。所以,要想在高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課前預習真的很重要。

2.學習習慣要堅持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的確,習慣是人生之基,而想要取得成功,光有學習習慣還不行,還要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習慣是行為的自動化,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然而,這種習慣也分好壞,如果是那種消極落後的習慣,久而久之,會讓我們的動力慢慢減弱,直至最後,整個人都會變得頹廢,不堪一擊。

相同的,如果是正確的學習習慣,它會幫助我們提升成績。所以,有好的學習習慣,並長期堅持下去,等待我們的將會是那一面勝利的旗幟。

3.遇到難題會溯源

當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第一選擇不應該是放棄,因為放棄恰恰是我們到最後一刻才要考慮的問題。

作為備戰高考的學生,遇到難題時,我們應該學會獨立思考,查閱筆記,而不是立馬翻看答案或者是向老師請教。

通過自己努力找出對應的課本知識,慢慢琢磨,爭取下次考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能獨立拿下它,那個時候才算是自己完全弄懂了這個知識點,而這也就是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

4.見到錯題常反思

眾所周知,學習是一個量變達到質變的過程,當我們的學習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實現質變的跳躍將會是指日可待的。

高考備戰中,很多同學都選擇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無限量的刷題中去。每天,他們覺得自己刷的題量很大,就是在高效率的學習。其實不然,高考刷題它本身並沒有任何不妥,確實,高考是需要刷題的。

但是,每次我們做完試題以後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訂正一下答案,然後算出自己得了多少分,就把它放在一邊,不了了之了。他們從來不花時間,也不願花時間去弄懂錯題,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在「浪費時間」。

對於任何一個過來人而言,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錯題分析是相當重要的。其實,反思錯題然後整理分析,它能最大化的幫我們完全消化一個知識點。

因為,當我們把最近幾套試卷的錯題全都收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現,經常錯的題型是固定的。知道錯的題型後就可以做個專項複習,這樣就能搞定它了。所以,錯題分析和反思很重要。

5.考試來臨抓重點

高中的時間很緊張,尤其是考試是一場接著一場,也許上次的試卷還沒分析,緊接著就又有一場考試了。很多人感覺考試前的複習往往都是力不從心的。而我們要想在平時把所有的知識都完全消化,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考出好成績?這應該是所有高中學子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其實,要想在考前完成最有效的複習,只有一個辦法——抓住考點,逐個攻破。

當你把近幾次的試卷拿出來做個對比以後不難發現:每次考的題型都是基本固定的,而經常考的知識點也就那麼幾個,所以只要我們在考前將重點知識逐個過一遍,要想取得好成績也不是什麼難事。

以上就是對高一、高二同學們的建議,祝大家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