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記日記#1844 獲贈新時期湘菜全景記錄《美食方》

2022-02-16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1844 獲贈新時期湘菜全景記錄《美食方》

#開始記日記#1844 獲贈新時期湘菜全景記錄《美食方》

20222/02/16 星期三 北京-長沙

成都、上海回北京過了個元宵節,今天一早又出發了。過了十五,差不多都該上班了,今天去機場就比9日那天車多了很多,五環上機場高速那段居然行駛緩慢了。上T3出發層也等了很久,年過完了,也該動動了。

兩年了,第一次在機場看到這麼多人。每一個安檢口都是長隊。人員開始流動,是不是預示著疫情快要結束了?北京今天早上七點成為低風險地區,只是回來還是要做核酸。

上飛機就睡,落地時才醒,登機前泡了一杯茶,一口也沒喝。現在真是練出了飛機上睡覺的本事,坐下來十分鐘就能睡著,至少能補90分鐘甚至更多的睡眠。只是每次坐下都會拿出一本書準備看,沒看幾眼就睡了。以前可以利用旅途中的碎片時間寫東西看書,現在全都交給睡眠了。人老了,精力不足,精氣神差了好多。

12:10落地長沙,小龍接了我去河西新長福總部。幾個老總正在和設計師討論logo設計稿。看了幾分鐘,龍總讓我說說看法,我這個人比較直率,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過這可真是下車伊始就伊利哇啦,完全是看到後的第一感受。對於一個成長中的有了十幾年歷史的餐飲企業,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完全不同於原有的logo,我覺得值得商榷。尤其是一個消費並不是太高的成長性企業,這個時候改變自己原有的已經用了十幾年了logo,可能對品牌是個傷害。用一個需要很多語言才能解釋清楚的標誌,教育消費者的成本太高了,無形中給企業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記得有一次和段譽聊到菜品設計,要求最好一句話就能說明菜品的特點,這句話能讓菜品與其它菜式的比較中脫穎而出,而不是那種要說食材特點、烹飪技法、秘方調味等等特點才能讓廚師明白、服務員明白、客人明白的菜式。logo的設計與表達也應如此,抽象符號對於一個中餐連鎖餐廳(針對中國大陸的)來講,我覺得不太合適。當時我還說了其他一些,只是現在寫出來需要很多字,就把最重要的記錄在這裡吧。

兩餐飯都是在新長福吃的,有幾個菜覺得不錯,值得再試。

雞湯煮雞血。雞湯香濃,雞血嫩滑,香口。

白辣椒炒螺片。

炒螺螄肉。很香,有點辣,下飯。螺螄肉很好吃,qq的,有彈性。

剁辣椒焗帝王蟹。

紅煨甲魚。用湯撈米飯,太好吃了。

炒沖菜。也是一道下飯菜。沖菜天然有點辣味,還有點芥末味,很解膩,吃起來上癮。

雞湯汆黃魚。加了紫蘇,香味很湖南。

認識了湖南日報彭文傑老師,獲贈他寫的長篇紀實文學《美食方》。

《美食方》是一部湘菜的斷代史,用紀實的手法記錄了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近三十年中國湘菜人生、經典菜品、餐飲發展,度娘上說:「作者通過翔實的人生故事與心靈追蹤,生動地回放了三代湘菜人群體打造湘菜新輝煌的艱難歷程,揭示了這個創造時代所需要的個性化的創業精神,同時匠心獨具地勾勒出了湘菜所蘊藏的色彩斑斕的特質,多側面、多視域地挖掘出了湘菜文化與湖湘文化、中華文明的歷史淵源與深刻關係,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個性化詮釋美食與美食人生、美食進化與文明進步的長篇紀實文學,也是一部以湘菜為視角探索中華美食文化創新發展的文化尋根之作。」了解新時期湖南菜的發現變化《美食方》是必讀書目。

感謝彭文傑老師贈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4066a7192962ecf0d223dba5e7aca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