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拋妻棄子出家當和尚,15年後一作品賣1073萬,畫家:我要還俗

2024-01-01     古今記實1

原標題:畫家拋妻棄子出家當和尚,15年後一作品賣1073萬,畫家:我要還俗

引言

史國良,一位生於1956年的傑出畫家,是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瑰寶。作為國家一級畫家和中國美協會員,他的藝術生涯承載了無數的堅持和追求。然而,這位藝術巨匠的一生並非平坦,他曾在畫道上刻苦耕耘,甚至出家當和尚,清修15年,為的是將自己的繪畫推向至臻至美的境地。

正文

史國良,法名慧釋禪,是當代寫實人物畫的重鎮之一,他的畫作被譽為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這個學府是藝術巨擘的搖籃。1978年,他成功考入央美國畫系研究生,這也意味著他將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天地。然而,與他同時參加考試的人才濟濟,如楊力舟、王迎春等名家,使得競爭異常激烈。由於1977年高考剛剛恢復,史國良等一批人面臨知識匱乏的困境。儘管如此,史國良並未因此氣餒,相反,他在得到名師指點後更是加倍努力。在一次國畫創作小組中,他結識了美院附中的老校長,這位長者得知史國良正準備考研,特意邀請幾位老師給他補文化課。在複習的日子裡,史國良每天埋頭聽背大量美術史,這段拚命學習的經歷為他後來打下了堅實的美術基礎,也助他成功考入央美。

在央美學習期間,史國良師從名師周思聰、黃胄等,刻苦努力,對藝術進行深耕不倦。他的作品《訪狀元》和《空門》等展現了他極高的藝術天賦。然而,藝術的追求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史國良的心中始終有一份對更高藝術境界的嚮往。

1898年,史國良遠赴加拿大,並以《刻經》參加國際大獎賽。在繪畫上充滿野心的他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於是在1994年,他決定參加溫哥華的中國畫家無人畫展,試圖通過畫展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然而,這一嘗試並不如他所願。溫哥華的文化土壤與中國截然不同,兩者的畫畫理念產生了衝突,導致史國良的畫作遭受當地人的嘲笑。在經歷了數次的挫折後,史國良的財富逐漸消耗殆盡,情緒也跌入谷底。他仿佛陷入了一條沒有盡頭的岔路。

然而,命運的轉機在史國良遇到了星雲大師時出現。星雲大師坐鎮美國西來寺,為史國良注入了一股寧靜和安慰。佛家文化的高深,讓史國良在內心找到了一些平靜。於是,他的生活慢慢恢復正軌。1995年,史國良做出了一項決定,他決定離開家庭,對佛家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獨自前往美國西來寺尋找星雲大師,求道解疑,也希望在繪畫上取得更高的境界。來到西來寺,史國良剃度、出家,成為一名僧人。他以「畫僧」的身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在佛門度過的點滴和心得。在佛門內,史國良在藝術與信仰的交融中,度過了15年的清修生活。

史國良的畫作在佛門內逐漸達到了至臻至善的境地,連星雲大師也對其藝術才華讚嘆不已。這段修行的時光,雖然讓他與家人隔絕,但也讓他在藝術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2010年9月,史國良決定還俗,結束了15年的僧人生涯。此時的他,畫技已經大成,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在一次拍賣會上,他的一幅畫作以1073萬的天價拍賣,成為對他畫技最有力的證明。名利雙收之後,史國良終於回到了家庭,彌補了15年間錯失的親情時光。

結尾

總結史國良的人生,藝術天賦是毋庸置疑的,能夠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更是實力與運氣的結合。他在藝術上的不懈追求和對繪畫的熱愛,使他在漫長的人生中始終如一。為了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他舍家棄子,皈依佛門15年,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成功回歸家庭。史國良的人生堪稱無憾,他用自己的堅持和勇氣,書寫了一曲充滿藝術和信仰的絢麗篇章。

參考文獻:《回望紅塵》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1499857e341a774a9ee003d3bdd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