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新金華人的返工故事:蘭泊酒店的難忘七天

2020-02-15     義烏網之聲

「對任何人來說,這個春節都是難以遺忘的,但蘭泊酒店的難忘七天,讓我看到義烏這座城市的包容、擔當、果敢。」河南新鄉小伙牛鑫說。2月15日,經過一周的定點隔離,包括牛鑫在內的吉利汽車義烏動力基地發動機車間的80名技術員工陸續回到公司統一宿舍區進行居家隔離。



2月8日,位於義烏赤岸的蘭泊酒店裡迎來春節後第一批住客——吉利汽車義烏動力基地發動機車間的80名技術員工,他們陸續從黑龍江、河南、安徽等地返回義烏,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第一批返金復工復產的外來務工人員。


根據義烏市政府相關規定,重點地區返工人員如在義烏有固定長期住所的,安排居家隔離;如在義烏沒有長期住所(或居住集體宿舍),則需統一進入指定賓館隔離,由政府提供免費食宿。面對疫情,義烏共推出4萬個免費床位,遍布城鄉的大小賓館。蘭泊酒店就是其中之一。


6年輾轉三地

才來半年的義烏最像家


「戰『疫』當前,回不回義烏?」這個問題,牛鑫和安徽蚌埠小伙鄧傳雙、鄒深義想都沒想就回答:「回!」新鄉與義烏,隔著1200公里;蚌埠與義烏,也有600多公里,要自駕回義烏,家人不是沒有擔心,但還是拗不過他們,千叮嚀萬囑咐後爸媽還是「放行了」。出發前,補給包把車塞得滿滿當當。


為啥趕回義烏?28歲的牛鑫說,是責任心。「我們仨都是技術工,他倆是班組長,我是工程師。不回來,廠子沒法開工。」作為刀具管理科負責技術參數調整的技術員,回來是理所應當的。


31歲的鄧傳雙則覺得,是凝聚力。「早就把義烏當成家鄉了,這裡不僅創業氛圍好,人也熱情。本地人對待咱們外地人都是一樣的,過節前,在廠里做保潔的本地阿姨,還送了我們好些紅糖呢!」他說,為了自己,為了工廠,更為了城市的發展,有需要就該上。


到了蘭泊酒店,牛鑫父親最擔心的問題卻給了他驚喜。「老爸就怕隔離了飯吃不好,結果每天都是大葷小葷加兩素,我爸說比家裡還好。」而且,「隔離」的每一天都很充實,「抖音網課、技術培訓,場場不落」。


牛鑫是三人中最年輕的,來義烏時間最短。2013年大學畢業後,牛鑫在鄭州、武漢等大型汽車企業都干過,半年前才從武漢一家車企跳槽到吉利。不過,時間雖短,他卻覺得義烏最像家。「實幹,講真本事。只要你肯干,就一定有機會。」這對外地人來說,是最大的歸屬和盼頭。


都說河南戰「疫」硬核,來了義烏,牛鑫才知道啥是真硬核。「昨天,從集中隔離賓館到居家隔離點,直線距離幾百米,5個卡口測量體溫。」硬核背後,是心貼心的暖。「我有好些朋友也在外地打工,他們都還待在老家。不是不想回,而是回去顧慮太多。義烏政府為復工復產人員免費提供吃住,而且條件這麼好。政府和公司把我們的問題,幾乎都提前解決了,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這是真把我們當自己人。」經過這一次,才來義烏半年的他已經有了歸屬感,更希望自己能夠留下、定居。



  隔離不隔愛

「全職保姆」自願上陣


為了做好隔離工作,工作人員在每個房間的開口處都貼上了一張「福」字,十分暖心。


「春節期間,賓館本來並不營業,服務人員也都還在返工路上。」蘭泊酒店總經理王科這些天成了「光杆司令」,手底下沒有人,卻要保證酒店正常運轉。「來了,就要讓他們住得安心,住得舒心。」於是,酒店裡隨時都能看到王科忙前忙後的身影,一會跑去頂樓燒熱水,一會又是灌洗髮液……


與酒店工作人員同樣忙碌的,還有義烏市酒店管控組的成員們。為了有序復工復產,應對此次特殊的返工潮,義烏全市在第一階段派出各機關單位、國有企業的50組志願者前往指定隔離場所,服務返工人員。


蘭泊酒店的管控組長丁鼎旭說,他們主要負責返工人員的登記、隔離、送餐、清掃等事宜。為了當好「全職保姆」,管控組在細節上動了不少腦筋。


為了讓返工兄弟們吃上熱飯熱菜,先期義烏市政府為返工員工推出三款套餐,他們就每天記錄員工喜好,針對性訂餐。後來發現義烏赤岸相隔實在太遠,送餐時間、套餐溫度都無法保證,於是主動對接吉利汽車的食堂,轉從食堂送餐;為了防止取餐交叉感染,他們參考錯時方法,根據房號進行單雙號隔離送餐;其間返工者的生活購物要求,也都由小組登記配送。



吉利汽車也派來7名企業志願者,協助酒店參與志願工作。有著工廠車間工作經驗,且「全副武裝」的吉利志願者,成了每日測溫、消毒工作的主力軍。特殊時期,最難解決的垃圾消毒處理問題,在此得到妥善解決——像廢棄口罩這類特殊垃圾,先在房內進行一次打包,再在房外二次打包,層層隔離後經由專業垃圾車送走,合力做好特殊垃圾的消控處理。


「我們房內有微波爐、咖啡機、電視機,條件很不錯。志願者、工作人員才是真辛苦,他們有的在會議室打地鋪,有的每天開車兩小時往返,還有的在車裡備睡袋。」鄧傳雙說,一扇門的「隔離」,隔不了愛。他期待,隨著企業分批有序復工,烏傷大地再度迴響起機器轟鳴,呈現出物流穿梭、商旅不息的繁榮景象。


你有什麼返工故事?

歡迎來和我們分享


來源|金華新聞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tuUTXABgx9BqZZIN5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