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到了,這些你都了解嗎?

2019-10-31     南寧春霞園酒店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萬聖節前夜起源

萬聖節前夜起源於與邪惡幽靈相關的慶祝活動,所以騎著掃帚的女巫、幽靈、小妖精和骷髏都是萬聖節的標誌物。蝙蝠、貓頭鷹和其他夜間活動的動物也是萬聖節的普遍標誌。起初,這些動物讓人覺得非常可怕,而在萬聖節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爾特族人的年度豐收祭典,象徵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

「不給糖就搗亂」這個習俗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惡靈傷害,準備麵包、雞蛋、蘋果等食物當供品以求好運。而人們戴著面具,穿著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戶收供品,來保佑自己來年平安。

隨著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

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給不給,不給就搗蛋」。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裡等等的方法去懲罰你,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

與中國鬼節的區別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的萬聖節,即「中元節」,俗稱「鬼節」。原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追薦祖先舉行「孟蘭盆會」。逐漸形成了中元節習俗。之後,除了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 放焰口等活動。

中元節這天,每家每戶在自己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因為這象徵著五穀豐登。

與中元節的嚴肅相比,萬聖節就呈現出輕快祥和的氣氛。

孩子們穿著各式各樣的化妝服,戴上稀奇古怪的面具,到鄰居家門前大聲呼喊:「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如果這些調皮的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會給門把手塗上肥皂等等,總之就是要弄一些令大人啼笑皆非的小惡作劇出來。

成人們則會舉行形形色色的狂歡活動,裝扮成妖魔鬼怪,儘量營造一種快樂恐怖的氛圍,趁機自我解放,可以不顧形象,甚至還舉行盛大的狂歡遊行。

現在慶祝萬聖節的人群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歐洲和北美,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過」這個節日。這個萬聖節,在忙碌的生活下,讓我們釋放心中的壓力,來春霞園酒店,好好的放鬆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i2xIW4BMH2_cNUglT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