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C獲獎作品展

2022-08-22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TDC獲獎作品展

原創 董月夕 藝術設計的朋友們

TDC68獲獎作品展於2022年7月13日在紐約庫珀廣場41號的庫珀畫廊展出。紐約TDC成立於1946年,是國際專業字體設計師組織,全稱為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Type Directors Club)。今年是自TDC與創意俱樂部(One Club for creative)合併以來的第二屆TDC設計競賽。

在TDC68展覽開幕式上,公布了本屆比賽的全場大獎、評審獎、頂尖青年學生獎和獎學金獲得者。本屆評審團由來自全球的27位多元化設計師組成,從來自全球63個地區的參賽作品中,TDC68傳達設計類別評選出來自36個國家的202件獲獎作品,25TDC字體設計類別評選出來自13個國家的29名獲獎作品。中國的獲獎作品數量,為本屆亞太地區最多的國家。本屆TDC68傳達設計獎,紐約五角設計(Pentagram New York)共獲得了7個獎項,成為本屆獲獎最多的機構;其次是《紐約時報》雜誌共獲得了4個獎項。

TDC68全場大獎:國際攝影中心,設計:五角設計

紐約五角設計為國際攝影中心所做的品牌設計,斬獲了本屆TDC68全場大獎。五角設計以國際攝影中心的首字母ICP作為品牌形象識別主體,白色的細線在黑色的等寬矩形中分割出簡潔的ICP,整體字形壓縮緊湊,呈矩形塊面狀;ICP的黑白主色,凸顯了攝影的純粹與膠片感;等寬的字形設計,隱含了網格的視覺比例關係,使ICP可以進行不同比例的伸展變化,以適應不同比例的版式,同時配合相應的圖文信息,構成豐富的版式。

TDC68全場大獎:國際攝影中心,設計:五角設計

本屆TDC68傳達設計獲獎作品,整體呈個性化和多元化面貌,字形特徵更加直接和強烈,字體排版也更加大膽,突出字體的設計優勢,色彩鮮艷明快,版式自由且富有形式感的結構和變化性。受疫情影響,線上對於圖片的評選方式,也需要設計師對所提交作品的照片和圖片的設計感和質量,進行再度的設計和把關,數字化動態的字體表達,以及具有空間形式技巧的作品展示拍攝也成為了近年趨勢。品牌設計類獲獎作品豐富,例如Thonik和The Foundry Types所設計的荷蘭設計周品牌形象。Thonik連續多屆為荷蘭設計周做整體視覺設計,本屆荷蘭設計周的主形象,將英文字母以字高和基線等劃分出4層高度,用三個相同空間的同類單元形——矩形、一角有圓角的矩形和一角有圓角且帶斜邊的矩形,拼合成完整的字母表,形成了簡潔、巧妙、有秩序的獨特視覺形象。中國獲得品牌設計類獎項很多,比如中國美術學院設計的中國年文化與設計系列展品牌形象,一排排純色的彩旗上,穿插放置著獨立的宋體與黑體字,整體層級分明,粉、紅、黃、綠交織的彩旗圖形,具有濃郁的中國色彩。

TDC68品牌設計類獲獎作品:荷蘭設計周設計:Thonik + The Foundry Types

廣州的TEN BUTTONS設計的廣州美術學院設計錄取通知書,通過抖動疊加的大字以及鮮艷明亮的色彩,將文字信息直接呈現,同時抖動疊加、重複和邊緣切割字形,在具有識別度的條件下,巧妙地體現出一些動態趣味。

北京的薄荷設計為嘉德國際書展設計的品牌形象,通過文字環繞式排版,用色塊劃分文字的組別和範圍,將中間留出的負空間進行強化,形成可變化的幾何空間,四周文字的字間距變化和文字轉折處的錯行,為大文字增添了一些形式趣味的細節。

TDC68品牌設計類獲獎作品:熹事火鍋設計:悟形VDG

上海的悟形VDG設計的熹事火鍋品牌形象,通過將部分字形結構不斷重複,鋪滿整個純原色表面,巧妙的製造了獨特的形式感。

TDC68品牌設計類獲獎作品:中國皮影博物館 設計:良相設計

成都的良相設計的中國皮影博物館,黑白綠的中英文字以及精選的皮影形象,呈現俏皮的戲劇性;澳門UNTITLED MACAO + Witt Design設計的DINO BURGER,紅色剪紙般的抽象袋鼠、鳥、獸等動物形態,仿佛腹中撐滿了美味的漢堡套餐,dino的字形也表達動物的腳掌,充斥著飢餓與美味的趣味。

TDC68標識設計類獲獎作品:成都市美術館

中國獲得標識設計類獎項的包括:成都的HappyBrand設計的成都市美術館、福建的不亦樂乎工作室設計的F(U)=FORMULE CAFÉ、吉林的後和廣告設計的無方建築、漳州的Chengdesign設計的秋遊KYOYO和重慶的Mao Mao設計的西蘭卡普。獲獎標識作品整體從字形出發,延伸至相關視覺圖形,使標識從靜態的平面字形,延展至其他文字,或其延伸圖形,更具延展性、空間性和動態可變性。

TDC68標識設計類獲獎作品:無方建築,設計:後和廣告

書籍設計類獲獎作品內容豐富,字形特色鮮明,裝幀形式多樣。例如,新德里Ananya Khaitan設計的《Guftgu》牛皮紙材質與專色黑白印刷的油墨很好的表現土地主題,封面多語言混排的細節考究,牛皮紙殼呈現編排信息和目錄,內文中強化信息的層級變化形式新穎;柏林Burrow設計的《Crisis of Now(當下危機——亞洲當代攝影展)》三冊封面以及內文英文都展現了精細的編排;柏林hesign何見平設計的《DAYDREAM(白日夢)》封面字形切割疊加,立體拉疊工藝等變化豐富,內文專色印刷與彩條和毛邊形成一種手工記錄感。中國地區獲得書籍設計類獎項的包括:南京的瀚清堂設計的《瀚書十七》,清華大學中國古文字藝術研究中心、六感工作室和陳楠設計的《中國漢字設計史》,北京的薄荷設計的《北京服裝學院2021屆本科畢業作品集》、北京的STONESDESIGN Lab設計的《愛的形態》。

漢儀頤和仙境體

瀚清堂設計的《瀚書十七》記錄了趙清三十餘年設計中的17本「最美的書」的設計過程,內文版式與原書版式相對應,為整本書提供了豐富多變的版式,封面17道壓痕、毛邊和直邊的交錯裝訂以及紙張質感,都體現17次設計的過程,整體雅致、細節豐富。

Mallikātype的錦華明朝體

清華大學中國古文字藝術研究中心、六感工作室和陳楠設計的《中國漢字設計史》梳理了中國漢字設計的發展歷史,從封面字形的變化和版式設計,可以直觀的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內文中線條和淺色塊與文字的交錯,構築了具有分析感的視覺面貌,整體簡明,結構清晰。

薄荷設計的《北京服裝學院2021屆本科畢業作品集》多冊彩色透明殼和點狀英文,營造了自由多彩的青春畫面;北京STONES DESIGN Lab設計的《愛的形態》切割、不規則、多變的字形,表現主題複雜多變的形態。

海報設計類獲獎作品,每件作品的字形和版式,都充滿活力與獨特性,設計師們通過拆解、分割、疊加、錯位、並置、分散、擠壓等方式,使不同作品的字形呈現不同的聚合化、碎片化、立體化、動態化、數字化等狀態,字形、層級和版式細膩豐富,風格呈多元化。例如,柏林地區的hesign何見平設計的《2021 TDC東京ggg畫廊展》海報,紙張裁切的文字層疊,形成清爽自然有溫度的面貌。毛思雨設計的《FLIBBERTIGIBBET》在綠色底上不規則波形流動的文字,具有饒舌語言的節奏感。

中國獲得海報設計類獎項的包括:Tao平面設計為《現所X創邑》設計的主視覺,手寫感的大字母、幾何線條和數字,精心安排的反覆書寫、標記和塗改的元素,形成了輕鬆自由的版式;李根在設計的《道可道Fashion道》通過黑條構築擬人姿態的文字,具有實驗性;澳門的Todot Design和 Jun Cai設計的《BOK FESTIVAL戲劇節》海報,將「非」字作為拆解「Give It A Shot」的框架,虛實拼接的字形具有劇場感;無錫的HDU²³ Lab設計的《科學家咖啡系列海報》通過散落的數字和疊加的數值分類等文字信息,呈現了具有研究和記錄感的咖啡品牌的視覺面貌;北京的OAD為當代功夫茶飲T.CUP設計的《change》主題海報,滿鋪並置的黑體字漢字、英文和數字,與隱約的茶漬狀的茶壺動態混疊,具有現代飲品的時尚感;中山的圓心設計的曹步圖書館《中國五嶽》海報和台北陳彥廷設計的《萬殊一轍》海報,通過黑白山水和剪紙透疊構築漢字,形意結合具有文化意境;杭州的白吐白設計事務所設計兩件海報作品獲獎,湖南常德美術館《正在生成——常德柳葉湖當代藝術邀請展》,圖形切割字形呈現碎片、疊加、錯位、散點等非常規化狀態,《日曆》海報用獨特的像素感字形和色塊呈現一年的工作和休息狀態。

本屆25TDC字體設計獎 ,來自於海牙的Typotheque憑藉Greta Armenian、Lava Syllabics和 November Tamil三款字體,獲得了3個獎項,成為了本屆25TDC獲獎最多的機構。由於近年來,阿拉伯語、印度語、中文、日語和韓語字體參賽人數不斷增加,這也促使了該競賽首次增設了專門的字體設計類別,以及額外增加了相應的設計專家評委,這也成為了25TDC的一大亮點。本屆25TDC中國有5件作品獲獎,包括:方正乾隆行書體、方正國美進道體、漢儀頤和仙境體、3type基本美術體和Mallikātype的錦華明朝體。其中,方正乾隆行書體獲得了評審獎。中文字體以書法體、手寫體、美術體和具有印製感的宋體為主,筆形的細節變化,體現漢字書寫性的美感。

除了常規的字體語言字形以外,蘋果設計的SFSymbols 3包含了大量圖標符號,作為系統字體以及符號語言字體,也成為了本屆獲獎作品,這也是本次評選的特色之一。

文 Article / 董月夕 Yuexi Dong

圖 Pictures / 各設計機構、設計師 All Design Studio&Design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f575131c194bf0f6f5f4899117bbe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