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安史之亂時差點滅亡,為什麼之後還堅挺了100多年?

2024-01-18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唐朝在安史之亂時差點滅亡,為什麼之後還堅挺了100多年?

唐朝在安史之亂時差點滅亡,為什麼之後還堅挺了100多年?

一個國家如果即將要滅亡,那麼是很難能夠恢復它的元氣的。不過唐朝卻並不是這樣,唐朝為安史之亂時差點滅亡,為什麼之後還堅挺了100多年?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國家滅亡可能是哪些因素導致的。

首先是經濟因素,比如說當遇到連連不斷的自然災害的時候經濟可能會崩潰。因為當時古代是農業社會,所以那個時期他們的生產力水平還是相對的低下的,也可以說談的實際上是靠天吃飯。

所以如果說出現連自然災害,百姓們可能會吃不起飯,那肯定會造反。這種情況,很多朝代末年都有,明朝末年時期這種現象更加的嚴重。其次是政府的苛捐雜稅太多。比如說當皇室要修建大型工程。

或者說他們是要窮兵黷武,那肯定會增加稅收。這樣一來,官員經常都會借著這個機會來搜刮老百姓們,從而讓雙方的矛盾升級,所以老百姓們可能會去當強盜或者是進行造反,同樣會破壞農業生產。

比如說秦末的時候修了萬里長城,隋末時期征高麗等等。接著便是外交因素,比如說一些邊關問題如果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地緣政治可能會失去平衡,從而導致外族入侵。比如說西晉末年,兩宋末年等等。

還有就是政治方面,比如說後宮干政,外戚干政這些原因都很有可能會影響國家的發展。反過來將這些因素帶到安史之亂中去的話,就會發現確實給唐朝帶來很大影響。這場叛亂中,唐朝人口少了八成。

如此一來,經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其次在外交方面,當時唐朝對邊關的控制力已經嚴重減弱,特別西域地區,處於一種獨立的狀態,唐已經無力控制。最後是政治方面,當時各種勢力對唐造成了影響。

比如說宦官專政還有藩鎮割據等等,不過這都是對朝廷的限制,地方上的老百姓也不覺得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再加上當時朝中勢力雖然多,但是他們互相牽制,因此相對來說,還保持了皇室的穩定。所以也讓唐朝能夠再堅挺了100多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f51354af4a11bf68e1a598623c0b6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