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來消息!俄羅斯6萬噸航母即將交付,克宮高層都十分激動

2020-04-15     小康視野

自去年12月發生重大事故以來,俄羅斯海軍現役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就進入船廠大修了。直到近日,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公司高管才終於對於宣布,在完成相關維護和升級之後,排水量6萬噸級的"庫茲涅佐夫"號即將迎來復出,預計將在2022年交付海軍。此前,俄羅斯海軍曾經先後宣布要新建10萬噸級的新航母以及2萬噸級的直升機航母,但由於種種原因遲遲沒有進入項目啟動。目前,隨著"庫茲涅佐夫"號重新服役,如何為這艘航母配備新型艦載機,將是俄羅斯海軍面臨的首要難題。

早在蘇聯時代,俄羅斯海軍的發展理念就與美國海軍截然不同。其中,俄羅斯海軍現役僅有"庫茲涅佐夫"號常規動力航母採用滑躍起飛設計,滿載排水量為6萬噸左右,與中國海軍"遼寧"航母前身"瓦良格"號為姊妹艦。按照設計標準,該航母一次性最高可攜帶52架艦載機。不過,延續了前蘇聯海軍"海上武庫艦"設計理念,"庫茲涅佐夫"號也按照戰列艦的配置,裝備了"花崗岩"反艦飛彈等眾多武器系統。這些額外配置,也嚴重影響了航母的遠程打擊能力。

由於服役年數過久,"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近年來不斷暴露出技術故障。特別是此前在前往敘利亞執行軍事任務的途中,該航母就因為動力系統故障,不得不被拖往庫爾曼斯克軍港進行維修。然而,就是在這次大修過程中,航母前甲板被港口的重機塔吊砸穿,再加上去年年底的一場大火,屢遭重創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近乎癱瘓。甚至,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就連俄羅斯政府和軍方高層也發生了矛盾,在重修航母和新建航母之間搖擺不定。好在最終,在新航母項目遙遙無期的前提下,"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大修順利開啟。

時隔半年左右,即將完成修復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終於再次引起了各方關注。按照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總裁阿列克謝·拉赫馬諾夫的說法,該航母依然按照原先承諾的交付期限,將在兩年後交付給俄羅斯海軍。當然,俄羅斯海軍目前還面臨著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就是為即將重新加入戰鬥序列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尋求艦載機配備方案。此前,該航母的標準艦載機為蘇-33艦載機,但這款戰機此前已經正式退役。此外,另一款可以作為艦載機的米格-29k一直因為航程短等設計缺陷,深受俄羅斯海軍的詬病。基於此,俄羅斯航空工業巨頭蘇霍伊公司設計師認為,為了保證航母的遠程打擊能力以及戰機的滯空需求,俄羅斯海軍應該考慮重新研發一款新型艦載機。比如,可以在蘇-57戰機常規版本基礎上,改進研發出一款重型艦載機。

儘管說按照蘇霍伊公司的建議,蘇-57的艦載機版本的航程、作戰半徑等優勢都可以凸顯出來,但以蘇-57近期的研發進程來看,這一想法要想成為現實,還非常困難。一方面,俄羅斯軍方認為,蘇-57戰機雖然機動飛行能力很強,但在航電系統和隱身技術領域,依然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根本無法和現役多款五代戰機相抗衡。另一方面,由於不斷暴露出設計缺陷和技術故障,蘇-57戰機的最終定型遙遙無期。目前,俄羅斯空天軍下的訂單也僅有76架,要想同時滿足俄羅斯海軍,短期內根本無法實現。此外,也有媒體報道,俄羅斯海軍研發新型艦載機的項目計劃,也將根據新航母的研發進程而隨機變動。據悉,其新航母最快將能在2030年之前交付服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evdfnEBiuFnsJQV_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