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冰雕連」:一槍未發,至死保持戰鬥狀態,敵軍肅然起敬

2023-12-28     丹寶星辰

原標題:抗美援朝「冰雕連」:一槍未發,至死保持戰鬥狀態,敵軍肅然起敬

2020年為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這不得不讓人又回想起那場偉大的戰鬥。20世紀50年代韓戰爆發,為了援助朝鮮人民反抗美國的侵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前去朝鮮進行作戰。

其中有一場戰鬥似乎已被人們所遺忘,它就是中美兩國都不願意提到的長津湖戰役。那裡到處都是白雪紛飛,戰鬥時恰逢西伯利亞寒潮來臨,氣溫驟降至零下30度左右,因此戰鬥異常慘烈。

國內知名電視劇《三八線》就曾講述過那場戰鬥,例如埋伏於某處陣地的尖刀連六班,他們為了等待敵人而全部被凍死,這就是長津湖戰役中震驚世人、屹立不倒的"冰雕連"。雖然他們一槍未發,但是其犧牲精神令人折服,就連美軍也向他們脫帽致敬。

臨危受命,志願軍勇赴長津湖

在二戰結束後,為了占據世界霸主的位置,美國和蘇聯爭鬥不斷,後來在南北韓開啟了激烈的爭搶奪戰。為了守住亞洲的霸主地位,美國派兵援助韓國攻擊朝鮮,雖然有三八線,但是美國多次無視中國的警告,於是抗美援朝正式開始。

在此次對抗中,許多戰鬥都體現出了中國志願軍的勇氣和魄力,無論是上甘嶺戰鬥還是長津湖戰役,他們都打出了氣勢,贏得了尊重。尤其要提到長津湖戰鬥,它是抗美援朝第2次戰役中的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42軍率先到達長津湖,為了攻破東線聯軍的防線,他們在24日那天來到黃草嶺展開了激烈的狙擊戰。為了吸引敵人深入我方,42軍突然向後撤退。

對麥克阿瑟將軍而言,戰鬥打得正酣暢淋漓,志願軍竟然撤退了,所以他覺得這場戰鬥一定會取得勝利,於是發動猛烈攻勢,還將此行動命名為"聖誕回家"。與此同時,第10軍的阿爾蒙德將軍也開始向西方進攻,以切斷補給線,如此看來,似乎他們勢在必得。

當志願軍42軍撤退以後,第九兵團開始接力進行戰鬥身為精銳部隊,總兵力約為10萬人左右。可是軍命突然,為了阻擊敵人,他們沒來得及穿上禦寒的衣服便匆匆趕赴長津湖。

冰雪伏擊,"冰雕連"雖死猶榮

在朝鮮北部地區,長津湖的海拔處於1千米到2千米之間。到了夜晚,這裡的最低氣溫能夠達到零下30多度,非常人能夠忍受,也就是說最冰冷的地方莫過於此處。

但是長津湖樹木茂盛、路途狹窄,對志願軍來說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於是,十萬名志願軍強忍著嚴寒,跨過一座座山嶺來到了長津湖的關鍵伏擊點。11月27日,阿爾蒙德一軍遭受我軍伏擊,實力大減,再加上地勢惡劣,他們只能夠選擇突圍。

柳潭那裡只有一處公路可以突圍,美軍只好來到此處,不過這裡已經被志願軍59師所封鎖。就在他們進行突圍的時候,志願軍並沒有進行伏擊,為什麼會這樣呢?聽聞此消息的戴克林憤怒不已。

當他們趕赴現場才發現,伏擊的兩個連的戰士們早已凍死在陣地上,可是他們的戰鬥姿勢從未改變,槍口一直對著突圍的路面。目睹此狀的眾人淚如雨下,欲言又止。

為了成功伏擊敵人,他們默默地等待目標的到來,在極度寒冷的條件下依舊不動如山、氣勢猶在,直到變成冰雕。在7天的戰鬥過程中,第九兵團已有4000多人被凍死,正是因為他們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美國陸戰隊才會敗興而歸,長江湖戰役也打響了勝利的前奏,"冰雕連"作為其中英雄之連,雖死猶榮。

令人欽佩,英雄精神永不泯滅

我們將目光移到美軍這裡,在突圍過程中,他們發現對面的陣地上有一排排的志願軍舉著槍,可是居然沒有開火,於是感到十分詫異。後來他們才發現,129個伏擊兵早已成為冰雕,面對如此強悍的敵人,指揮官不禁肅然起敬,向他們敬了一個軍禮。

身為美國王牌軍隊的海軍陸戰隊他們以兇狠著稱,從未吃過敗仗,可眼前的"冰雕連"卻讓他們沉默不語。但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當他們在前方行走時又遇到了"冰雕連"。

不過這一次的志願軍會動,只聽一聲令下,眾戰士發起猛烈伏擊,面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美軍自然是狼狽不堪。在嚴寒之中,如今的我們有棉衣保護,但那時的將士們卻只能靠意志力來支撐著自己。

在"冰雕連"中,一位名叫宋阿毛的小戰士在一張紙條上顫顫巍巍地寫下了一首絕命詩:"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這些文字雖然樸實無華,但卻充滿了無限深情,寄託了全部犧牲戰士的愛國之情,一撇一捺,堅定不移。在寒風中,"冰雕連"的壯志豪情令人欽佩,其英雄精神必將永不泯滅。

小結

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由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去使用它——恩格斯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是一個愛好和平的群體,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本準則,但若有外敵蠻橫入侵,我們堅決不會低頭。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都是如此,我們在堅定信仰的路上一直前行。

抗美援朝是一場自衛性質的正義戰爭,面對強敵,我們的戰士毫不退縮,用血肉之軀來填補軍事裝備的差距。無名英雄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但在國家面前,他們舍小義取大義,無畏風雪,馳騁邊疆。

如今,社會人士每年都會舉辦"抗美援朝"紀念活動,去陵園內瞻仰先輩,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記那段歷史。緬懷過後,新一代的青年們肩負起責任,繼續替先烈保衛祖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ed6f58e20d72ac4ae7ef4366cae7e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