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切刀口、剖腹產刀口,產後應該注意什麼?聽聽過來人的真實經歷

2020-09-09     育兒小香

原標題:側切刀口、剖腹產刀口,產後應該注意什麼?聽聽過來人的真實經歷

|

不少寶媽回憶起自己生孩子的經歷都是帶著痛的。

剖腹產被說是「先甜後苦」,生的時候不覺得怎樣,產後刀口疼痛到下床都困難,咳嗽都不敢。順產被說是先苦後甜,生產過程很痛苦,但是產後恢復很快。

可是即使順產,不少寶媽都得挨那麼一刀側切,也不能說一點都沒動刀,而且這個刀口也很折磨人,翻身痛、尿尿都痛,癒合的時候你癢還沒法抓,那種感覺也不好受。

今天就來講講,這兩種傷口,你產後要注意什麼。

抓不得又撓不得的側切刀口:

很多寶媽害怕側切,是因為不會給上麻藥。其實,生孩子的劇痛讓你對這種側切的痛已經麻木了,但通常醫生會在縫合的時候給上麻藥,而不是完全不用哦。

側切是針對有較大可能撕裂、或者胎兒過大、肩難產的時候才會用的一種方式。胎寶卡在「門口」出不來,時間久了會窒息,若強行使勁兒將胎寶分娩出來,很可能會發生撕裂。

撕裂的傷口往往不可控,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醫生來一刀側切拓寬門口,讓分娩更順利一些。而且側切的傷口比較整齊,縫合癒合的也較快。

當然,也不是所有寶媽都需要側切,醫生自有判斷,有些只會輕微撕裂的,醫生也不會說必須要側切。

產後注意事項:

護理

準備一個小盆,住院期間,每天擦洗會陰兩次。不過有些醫院,會有專門的護士來幫忙進行消毒清潔,那就不需要自己擦洗。

惡露期間勤換衛生巾,避免悶熱和傷口感染。

傷口要保持乾燥清潔,可以每次擦洗後,躺在產褥墊上,讓傷口在空氣中敞開個幾分鐘。等乾了之後再穿內褲。

緩解疼痛

冷敷

可以使用冰墊(冷敷貼),降低傷口痛感,通常在醫院附近就可以買到,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也可以用毛巾裹住冰袋冷敷,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效果也是不錯的。

輔助坐墊

可以準備一個環形坐墊,中間中空,這樣坐下去的時候才不會讓傷口感到壓力。

上廁所怎樣才能不痛?

說一下我那時候醫生告訴我的方法吧,還是有作用的。

上廁所前先用溫水打濕外陰皮膚,能夠很有效的緩解上廁所時的不適感。

上廁所後,用溫水清洗,建議買個婦洗器,可以罐裝溫水的小瓶子,上完廁所後沖洗一下,再用柔膚巾(與衛生紙相比較薄的話,不容易掉紙屑,更乾淨)擦拭,保持衛生。

擦屁屁時最好是沾干,不要前後擦,一是摩擦傷口會痛,二是防止肛門細菌污染傷口。

如果排便時疼痛感明顯,那麼就可以使用一些通便的藥物。

癒合時間

通常10天左右,傷口長得就差不多了,1個月左右縫合的線就會被身體吸收。多數側切縫合時用的是可以被吸收的線,不需要拆線,但也有個別可能用的不可吸收的線,需要拆線,所以縫合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醫生。

咳嗽都不敢的剖宮產刀口

剖宮產刀口分橫切和豎切,要說傷口癒合快的,還是橫切,因為與皮膚的紋理是同一個方向。

剖宮產後在醫院住院的那段時候,會有護士進行日常換藥,傷口護理方面不需要自己太操心,但是出院回家後,就需要自己多注意了。

剖宮產後注意事項:

可以側臥給寶寶喂奶。

從床上起身時,儘量不要腹部用力,把身體的重量儘量分在胳膊上。

咳嗽、清嗓子、打噴嚏時,按住刀口,這樣可以緩解一下腹壓增高引起的疼痛。

不要提或搬舉重物,平時除了給孩子喂奶,儘量不親自抱孩子在屋裡走動,可以交由家人。

洗澡時可以的,但是傷口要做好防水措施,如果不能保證,那儘量選擇擦洗的方式。擦洗完後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著涼受風留下月子病根。

如果醫生給穿上了醫用束腹帶,這是為了防止刀口開裂的,但是一天頂多綁12個小時就摘掉放鬆放鬆,防止腹壓過大,影響恢復。通常醫生也會交代。

剖宮產刀口的注意事項雖然不像側切的那麼繁瑣,但是剖產刀口的癒合期較側切來說長一些,也更痛一些,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

不管是側切還是剖宮產刀口,最主要的護理注意事項就是預防感染,因此要保持刀口清潔。

這些是寶媽們在產後要多加註意的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dPcdHQBURTf-Dn5lH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