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愛上太監,自殺又放火:《清平樂》的徽柔公主,原型慘不忍睹

2020-04-24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嘉佑六年二月,福康公主連夜跑回宮,一遍又一遍敲打宮門,哭著喊:「爹爹,爹爹……」


那個夜裡,所有人都被公主的慘叫聲驚醒。


皇城一片悽厲迴音。


寒月籠罩著帝國的權力中心,令人不寒而慄。


宋仁宗最終開了門,將公主扶進宮殿內。



作為父親,這一扶,無可厚非。


作為君王,這一扶,引發朝臣動盪。


夜扣宮門,是大忌。


哪怕九五至尊,也不可破戒。


朝堂上,有人稱,仁宗對公主太縱容。


還有人附和,公主不顧皇家禮儀,從婆家跑回來,顏面全失。


爭辯不休。


愈來愈烈。


其中一人站了出來,呈上《論公主內宅狀》與《正家札子》,並痛斥公主背叛祖宗家法,不能容。


這人便是司馬光。7歲已懂砸缸救人。


但對福康「夜扣宮門」一事,他怎麼也不肯退讓。


宋仁宗迫於壓力,懲戒了看門人,讓李瑋將公主帶了回去。


但誰也不知道,就在那一天,公主的心,死了。



她死在了23歲那年。



福康公主從未想過會走到這一步。


她是大宋帝女,宋仁宗趙禎的長公主,從出生起,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宋仁宗多年無子女,即使中途有過,也莫名夭折了。


像徐國、鄧國、鎮國、商國,以及魯國、唐國、陳國等公主,都是出生沒多久,早早離去。


其中豫國公主,生下不到兩個月,突然暴斃。


而宋仁宗的第五個女兒,結局更慘,從出生到死去,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仁宗的十三個女兒中,只有福康公主平安長大。


福康出生那天,宋仁宗很是驚喜,抱著還是嬰兒的福康,一遍又一遍重複:「我要讓她做大宋最快樂的公主。」



起初仁宗確實信守承諾,一直袒護著公主。


福康4歲那年,遼國來犯,提議要和親,對象就是大宋唯一的公主,福康。


當時福康剛滿4歲,仁宗不忍。


但作為帝王,他必須顧全大局。


最終他找來宰相富弼,兩人商討了許久,才想出一個辦法——用錢買災。


宋仁宗出了半座城池的錢財給遼國。


遼國大悅,答應取消和親。


這是福康第一次感受到父愛。


她對父親更加依戀了。


四年後,宋仁宗突然患病,下不了床,福康得知爹爹患病,急得大哭。


她跑去問母親苗妃怎麼辦。


苗妃也沒有辦法,只是勸慰。


福康更傷心了。



她心中始終記掛著爹爹,痛心不已。


某天夜裡,小福康突然想到一個辦法,學著書里去為爹爹祈福。


她立馬從床上爬起來,光著腳丫,在夜色中一步步走到池邊,向月亮禱告:「請你一定要保佑爹爹,爹爹是世上最好的爹爹,一定要庇佑他平安健康。」


語罷,她又宣誓:「我願用自己的命換取爹爹的健康。」


那一年,福康8歲。


這事很快傳到仁宗耳里。


他聽聞後,對福康更寵溺了。


此後的日子,只要宮內有什麼新飾品,或新的吃食,他都會第一個想到福康。


那幾年的福康,真的活成了大宋最無憂無慮的公主。


但這一切在一年後陡然巨變。


一次宴會,李瑋跟隨家人來宮內赴宴。


他是宋仁宗生母宸妃家的人,也是宋仁宗的表弟,福康的表叔。


比福康大4歲。


仁宗一見到李瑋,十分歡喜,當即便定下婚約,任命李瑋為未來的駙馬。


也就是福康公主未來的丈夫。


那時福康太小,聽不懂「丈夫」二字的含義,只是跟隨大人們笑著。


可事後宮內人都傳,李瑋才華不行,整個人木木的。


而且他家是賣紙錢的,晦氣。


福康有些失望。


她去找母親,母親無可奈何。


就在那瞬間,福康瞥見母親眼中泛著淚光。


或許悲劇就在這一刻埋下了。


沒多久,福康公主升了品級,被加封為袞國公主。


地位更盛了。


加封那年夏天,福康永遠都不會忘記,冊封的車馬從東華門,一路排到公主府,熱鬧非凡。


但福康不快樂。


外面人聲鼎沸,她卻異常想哭。



果然,被晉封沒多久,仁宗下旨令福康與李瑋成婚。


對這場婚禮,仁宗是極其上心的。


他從財庫撥出10萬,為福康新建了一個府邸,並提升了福康的俸祿,漲到好幾千。


相當於皇太子的待遇了。


同時,他還要求李瑋,就算福康嫁給他,也不必向長輩行禮。



並讓福康親自挑選陪嫁侍從。


福康一眼就相中了梁懷吉與張承照。


他們是小黃門。


也俗稱太監。


若干年後,當愛恨都已被擱淺,福康時常在想這天的情景。她始終不明白,自己選擇了梁懷吉到底是錯,還是是對?


因為在她短暫的一生里,梁懷吉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也是致命的劫。



福康嫁給李瑋一開始便錯了。


成親後,福康對李瑋並不待見。


起初,只是冷眼相待。


日子久了,竟慢慢生出厭惡之意。


就連同房共處也會避開。


可她終究是一名女子,身處公主府,又不能如以往一樣肆意妄為,總覺得分外寂寞。


而這時,陪伴公主的,只有懷吉。


每當公主哭,她便陪著公主,對公主噓寒問暖。


每當公主笑,他只是默默站在公主身後,注視著公主。


這種溫情,令公主倍感溫暖。



漸漸地,只要有什麼事,她都會對懷吉說。


而每一次懷吉都認真聆聽。


但這種安靜而平淡的日子也沒有過多久。


有一回,福康又召來梁懷吉與李承照等人,一同在月下飲酒。


酒到酣處,公主忍不住落淚,一遍遍重複:「為什麼,為什麼……」


說著,她靠在懷吉身邊。



這一幕恰好被李瑋的母親楊氏看見,公主很氣憤,怒火中燒。


她長期的憤怒與壓抑在這一刻徹底爆發,公主立馬叫來侍從,把楊氏打了一頓。


之後,她像發狂一樣,衝出公主府,往皇宮方向奔跑。


那夜,公主單薄的裙杉在風中起舞,髮絲凌亂,她哭著喊:「爹爹,你出來見見我……」



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夜扣宮門」。


也不知敲了多久,宋仁宗還是來了。


但這一開門,直接導致公主走向滅亡。


次日早朝,大殿喧譁,清一色指責公主的行為太放肆。


有人還大膽批判,仁宗太過驕縱公主了。


又一次迫於壓力,宋仁宗處罰了開門的宮人。


但朝臣們依舊不依不饒。


宋朝重文抑武,推崇台諫制,君與臣相輔相成。


此後每一天,朝臣面對宋仁宗總是說:「陛下三思啊……」


其他人也紛紛上奏,全部怒斥公主行為不端。


宋仁宗只好又將李瑋發配到衛州,為了平息眾怒,還下詔褫奪了公主的封號,降為沂國公主。


可這樣還是不能安慰大臣。


有人直言:「公主這般行為,是因婆媳關係引發的,肯定有人在背後教唆。」


於是仁宗又將公主身邊的侍從,全給遣散了。


其中一直陪著福康的懷吉,被發配到黃陵當清掃人。


懷吉一走,公主像是遺失了什麼,精神受到重創,精神失常。



此後她莫名變得神經兮兮的,只要無人在身邊,便開始自殘。


有時拿繩子上吊。


有時莫名跑去投井。


還有一次,趁著宮內無人,她竟放火一把燒了大殿。


火勢很兇猛。但幸好被及時發現,公主才幸免於難。


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年。


失去懷吉與過去侍從的日子,公主病情加重。


此後她不僅自殘,還逐漸喪失了自處能力。


苗妃不忍,跑來勸慰公主。但公主只是重複一句話:「把他們還給我。」


曹皇后也來勸說,公主依舊重複:「把他們還給我。」


就連宋仁宗過來,面對最愛的爹爹,福康依舊淚流滿面:「還給我。」



將誰還給公主?


宮內所有人都清楚,但無人敢多言。


仁宗終究是不忍心的。


見到女兒又一次發病,他不顧大臣勸阻,秘密召回了梁懷吉與張承照。



但他這一做法,又引發前朝熱議。


群臣再次上諫,表明這不合禮儀。


可這一次,仁宗不再妥協了。


他任由大臣上諫,也不改變主意。


此時的公主,已病入膏肓,縱使梁懷吉與張承照回來了,她的病依舊未能好轉。


有一次用膳,仁宗趁著空隙,又勸公主與李瑋和好。


福康一聽到李瑋二字,又要死要活的。


當晚,福康再次自殺。


好在被人救下來了。


因為福康無好轉,梁懷吉再次被趕走。


那年,福康25歲。


那也是梁懷吉與福康最後一次相見。


此後直到公主死去,他們也沒有再見一面。


梁懷吉的又一次離開,令公主性情大變,整個人急速消瘦。



前幾天,她整夜整夜的哭。


後來不哭了,又開始要自殺。


尤其當聽到李瑋二字,愈發激動。


公主的轉變,令苗妃心痛。


她見女兒一直這樣,於是和俞充儀商量,要將李瑋殺了。


可李瑋畢竟是帝王的親表弟,又是前太后弟弟的兒子,不能隨便殺。


此時的福康,已到了崩潰的邊緣。


她還是哭。


後來不哭了,眼神變得痴呆。


沒幾個月,李瑋的哥哥李璋主動要求他們合離。


仁宗竟也答應了。


不過福康的境遇並非好轉。


沒幾年,仁宗病重,他在臨死前又讓公主與李瑋復合了。


福康再次成了李瑋的妻子。


公元1063年,仁宗駕崩,英宗繼位。


福康的命運風雨飄揚。



她被新皇趕回到公主府,與李瑋住在一起。


不過,英宗繼位不到4年,也駕崩了。


神宗接替上位。


這時的公主似乎看透了許多,不再鬧了,變得十分安靜。


她就像不存在般,整日呆在公主府。


福康沉寂這些年,宋朝的江山已風雲變幻,經歷了「王安石變法」,歐陽修也辭職回了鄉。


朝堂再也不是當初敞亮的朝堂。


再後來,關於公主的消息傳出, 是在熙寧三年的春天。


她死了。


終年33歲。


據說有一次,神宗去探望福康,見福康一直望著窗外,像是在想什麼。


神宗問侍從原因。


侍從支支吾吾不肯說。


神宗言辭逼問。


侍從才說:「大概是在想梁懷吉吧。」


但事實並不止如此。


那天神宗回去後,明顯比平時更氣憤,他立馬召進王安石,喋喋不休說:「那個李瑋竟然虐待長公主,我去祭拜她,她的臉被火燒傷,被子上爬滿了虱子,還有蛆蟲。聽下人說,她生病了都不能看大夫……」


這是福康獨自生活後在公主府的遭遇。


也是她與梁懷吉分離的第八年。


說著,神宗痛哭。命人將李瑋貶去了陳州。


而梁懷吉,一直在清掃黃陵,再也沒有回宮。


宋朝也隨著福康公主的離去,逐步喪失了光芒,如今的太平盛世,因後世皇帝痴迷享樂,變得破碎不堪。


叛亂無數,政變不斷,又在「靖康之恥」中,逐漸湮滅在歷史波濤中。


原來,在時代面前,所有的愛恨痴狂,浮華榮耀,都不過是塵埃一粒。


來無聲。去無息。


而那個名叫福康的女子,她一生的眼淚,都流向了虛空。在紫禁城深處,她像一聲短暫的嘆息,一吐出,就消失了。


說到底,深宮之內,女子如草芥,根本無法作自己的主。


像一闕未寫完的詩,一折猝然中止的戲。


長的是遺憾。


短的是人生。


參考資料:

豆瓣讀書《兗國公主相關記載》

文化生活·文藝理論《淺談兗國公主的悲劇人生》

百度百科:福康公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XKVzXEBfwtFQPkdDO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