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華書法為何不再風光?被批不是書法家,專家:誤人子弟

2020-09-11   藝術起源

原標題:龐中華書法為何不再風光?被批不是書法家,專家:誤人子弟

風光一時終究也會成為昨日黃花,叱詫風雲的人物也會被時代潮流所掩蓋,在20世紀與21世紀的交匯之處,龐中華是一個無法錯過的人物,他是這個時代孩童時期的「偶像」,他的硬筆字遍布在大江南北,一度被視為標準硬筆書法,不得不說,當時的他,是硬筆書法中的「王羲之」,稱之為「硬筆書聖」都毫不為過,但如今怎樣呢?

龐中華書法作品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勇氣可嘉的行為一直被人們所敬佩,在書法界,「第一人」的稱號也不少見,龐中華算得上「硬筆書第一人」,只不過如今很多人不承認他這個稱號了,甚至一些專家學者跟書法家,對龐中華的硬筆書法都持有一種不屑一顧的態度,而最近,甚至有專家批評他根本不是書法家,完全是「誤人子弟」。

龐中華書法作品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在文人之間,也並非都是高雅之輩,就像古人所說的「文人相輕」一樣,龐中華從硬筆書法界跌落「神壇」後,一度在書法界銷聲匿跡,不再有當初的風光,字帖也不再多見,很多人覺得這是長江前浪推後浪,認為龐中華書法被時代拋棄了,卻也有人認為,龐中華書法本身就有問題。

龐中華書法作品

那麼龐中華書法究竟是誤人子弟?又或者只是時代潮流問題?其實不妨看下龐中華的人生軌跡。

在近現代知名人物之中,都喜歡來用出生平凡最終獲得成就來標榜自己,龐中華也不例外,比如出生在美麗卻貧窮的大巴山深處,是個貧困的山村孩子,從小就夢想有一支屬於自己的鋼筆,其實這些只是說給人聽而已,要知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能夠完整讀完中學,再去重慶建材專科學校(西南科技大學前身)讀大學,畢業後直接成為地質人員,當上正式工人,在那個時代並不容易。

龐中華

在我們父母那一輩,能夠成為一名正式員工,絕對是一件值得全家驕傲的事情,哪怕是娶媳婦兒都能挑選一下,而龐中華仿佛對地質工作不太「感冒」,每天就喜歡寫鋼筆字,只不過他沒有學過正兒八經的書法,20歲之前都沒有臨摹過一本字帖,於是他當初想著,能不能找一本硬筆字字體來練練。

龐中華書法作品

在硬筆字剛剛在普及,大眾還習慣寫毛筆字的時代,找一本硬筆字帖是難上加難,頂多有一些書法大師的硬筆字來練習一下,於是龐中華看到了機會,儘管當初的他並沒有練過書法,但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件事再次證明,確實可以飛,後發制人的龐中華開始苦練寫字。

龐中華書法

硬筆字寫得好看了,就開始出字帖,在人們從毛筆字轉向硬筆字的大潮流之中,印著龐中華頭像的字帖,像是小時候賣的「十三香」一樣,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龐中華有了名,也有了利,於是他被譽為了「中國硬筆字書法第一人」,但在當初,似乎也沒人提起龐中華並沒有學過書法這件事。

龐中華

如今硬筆字發展多年,各種硬筆字書法大家也都亮相,於是龐中華不再成為獨樹一幟的人物,於是有人想起了龐中華沒學過正規書法這件事,因此有專家稱他「根本不是書法家」,其實這句話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他的硬筆書法能夠成名,其實更多的是運氣成分,而這也正是龐中華書法為何跌落神壇的主要原因。

龐中華

只不過對於很多專家認為「誤人子弟」很難去理解,因為在那個時代,人們需要這樣的一本字帖,龐中華做了出來,而他的字體也符合大眾審美,大眾需要的只是如何去寫硬筆字,而並非是如何去寫書法,因此也並沒有誤人子弟,只能說龐中華現在書法不再風光,是人們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