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髮移植的原理,用一句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通俗的去描述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把後腦勺的毛囊提取出來,種植到前面脫髮的區域,這就叫頭髮移植。(見圖 3-2)
圖 2-2 毛髮移植過程
我們需要搞清楚三個問題: 如何把毛囊提取出來; 如何把毛囊種植下去; 你怎麼知道毛囊種植下去可以長出新頭髮?
這三個問題如果都搞明白了,就算真正知道了植髮是怎麼回事。
提取毛囊並不是「拔頭髮」
首先我們來看看毛囊結構圖(圖 2-3),這是英文版的教學級毛囊結構圖,和很多人想像中不一樣,毛囊的結構其實是很複雜的,有各種血管和神經,還有腺體和一些皮下組織產生關聯。
圖 2-3 毛囊結構圖
再來看看簡化版本的毛囊結構圖(圖 2-4)及顯微鏡下的毛囊結構,簡化版的毛囊結構圖,讓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毛囊的幾個關鍵組成部分—皮脂腺、毛乳頭、立毛肌。毛乳頭是毛髮的根部,也是生髮的根源。圖 2-5 是顯微鏡下的真實毛囊,我們能夠很明顯從這張圖中看到頭髮是怎麼誕生的,圖中藍色的部分就是毛乳頭的部分,黑色部分是我們常說的頭髮。
圖 2-4 毛囊的模式圖
圖 2-5 毛囊的模式圖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掉下來的頭髮下面有一個小白點,有人誤以為那是毛囊,其實那不是毛囊,只是頭髮根部本身就會有一些角質,或者粘附著一些皮脂類(脂肪粒)的成分,不信大家仔細看看,上面顯微鏡觀測中,黑色的髮根部分是不是有一些白色的部分?所以用外力拔出來的頭髮不會帶有毛囊, 毛囊是不會拔出來的,自然也無法種植。想進行毛髮移植,拔是不行的,必須用專業的器械,把毛髮連著毛囊一起提取出來。在提取毛囊的過程中,主刀醫生會負責在供體區的毛囊位置鑽孔,然後由助理用鑷子提取出來,放在培養液中保存(一般是生理鹽水)。等提取工作完成之後,再進行種植。毛囊體外放置時間一般不超過 6 小時,時間越短越好,見圖 2-6,提取出來的毛囊如圖 2-7。
圖 2-6 取毛囊過程
圖 2-7 提取出來的毛囊
這時的毛囊可能會依附很多脂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清理。早期的毛髮移植其實是不清理毛囊附帶脂肪成分的,人們擔心這種清理會破壞毛囊結構,結果種植的時候,毛囊被夾在皮膚縫中,很容易被擠出來。後來植髮醫生認識到,脂肪成分其實是多餘的,清理乾淨之後更方便種植,這也是細節上的提升。目前除了一些半路出家或者自學成才或者戰鬥民族區域的醫生不做毛囊清理之外,大部分醫院都會有這個步驟。清理完的毛囊如圖 3-8,這個時候就完成了毛囊的提取和清理,排列整齊(方便計數),可以進行下一步毛囊種植。
植髮項目最近幾年如火如荼的發展,使得不少朋友都動起了對這種改善方式的念頭,同時也有不少的朋友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就是在想「如果植髮後,日後還想去做紋發,條件是不是還能允許?」
是這樣的哦,就目前的醫學和美容手段,植髮後再做紋發其實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大部分植髮的需求者多數都是脂溢性脫髮情況,而脂溢性脫髮的特點就是隨著時間推移,原生髮在數年內不同程度的繼續脫落,假如植髮是在脫髮初期進行的,那麼幾年後,頭頂部位就又會出現一種植髮區與原生髮區域斷層的情況。這時紋發就是最理想的改善方式了。
紋發不僅適用於禿頂、斑禿,而且還適用於植髮後的加密和取發區疤痕的掩飾。對於單純就是為了調整髮際線,而不是脂溢性脫髮的情況做的植髮,可能植髮區穩定後發量也達不到原生髮的標準,也可能會有些許露頭皮的情況,用紋發也是可以做加密做掩飾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紋發可以保幾年?
紋發所用的色料是植物性有機色料,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會根據身體的新陳代謝慢慢的淡化,但會越來越自然。我們預計,在身體健康、免疫系統正常的客戶進行完整的紋發後,效果可維持5-8年左右,在此之後只需要簡單補色,即可保持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