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啥玩遊戲?這個618我們該怎麼玩

2022-06-14     波導終結者遊戲解說

原標題:用啥玩遊戲?這個618我們該怎麼玩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之前PS5和XSX剛出的時候,我就說過,看好XSX和他的XGP機制。現在,索尼的會員機制上線了,我當時的預言好像全都實現了。兄弟們,經過這個618,你們玩遊戲會用什麼設備呢?

Only on 我信你個鬼的 PlayStation

之前我就說過,微軟的XGP很良心,也是在下一步大棋。微軟對於共享和換區的限制極為寬鬆(目前為止),肯定是虧本的,索尼和任天堂不可能跟上。任天堂雖然送的都是一些舊平台的遊戲,但是基於遊戲的獨占性,想要聯機也沒有辦法,並且有家庭會員這一解決方案,所以還行。而索尼的PSN一開始還好,送的遊戲還不錯,結果這新版會員一出來……

梳理一下,就是新版會員出來之後,有人發現想要從基礎會員升級,不僅要全額補上這中間的差價,還要把之前優惠買基礎會員省掉的錢也全部補齊,玩家齊刷刷的感覺到背後一股涼意。就像你去年618優惠價買了一部手機,現在想買新機,不僅要原價買,還要把去年買手機享受的優惠再吐出來?太誇張了。

結果索尼試探完用戶之後,馬上說這是個BUG,修復了。把我們亞洲用戶當傻子是嗎?然後又有用戶發現,中高級會員的免費遊戲縮水了,漸漸縮至只有一半,而且很多是PS4老遊戲。之後又有用戶發現,就連免費試玩的5小時都縮回了2小時,這也太摳了,試玩也要摳我就真的無法預言了。

再後來,有玩家發現升級會員的價錢有了封頂,原來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但因為索尼封號前科,以及官方無任何說法,玩家竟然齊刷刷的表示:可能是BUG,封號警告!你要知道,隔壁微軟什麼三年XGP隨便再交個7天XGPU的錢,直接就升滿到XGPU,玩家紛紛表示沖。先不管實際有沒有封,廠商以往的態度和做法都是會影響現在的,真當玩家傻嗎?

最後,又有玩家發現,索尼把多收的升級費退回到玩家帳號餘額了,也就是說這應該是索尼設置了封頂了。

但這又怎麼樣呢,連漫威雞豬俠也要上PC了,甚至早於今年618,這呵呵的「限時獨占」,PlayStation上還剩什麼獨占?狗都不要的高爾夫球?

正當我寫到一半的時候,又出笑話了。索尼發消息,給之前交了智商稅的用戶退款的同時,又補了80港幣的帳戶餘額。然而消息發的是80港幣,實際到帳HK$0.80,網上又炸鍋了,笑死我了~更新的消息:80已發,有人說之前的0.8是預付,預付個頭啊,自己的帳號餘額預付個啥,又不是信用卡!

又寫到一半,最後高爾夫球者也上PC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Xbox Series X

所以還想啥呢,跟我一起JUMP IN西瓜皮神教吧。

相較起來,微軟的跨區和購買政策可謂是松到不行,松到你不敢相信。跨區方面,只要在XBOX主機上修改系統區域,帳號完全不動,也不需要梯子,就能夠直接跨區,直接用雙幣信用卡支付。當然,目前有土阿俄等四五個區域鎖了支付的,只能用當地信用卡,這個就不要想了。

共享政策方面,主機的HOME制度可以讓一個會員號供兩台機使用其他號享受服務,而其他主機仍可通過登陸會員號繼續享受服務。在PC上,一樣可以小號買會員,登大號玩,據說上限是10台,我沒有這麼多台沒試過。被共享的號除了不能領免費遊戲外,其餘待遇無異。而微軟經常出什麼10港幣3-4個月的活動,或者新號三年百來塊甚至七八十的所謂BUG,一直都很安全,最多也只是一些線下大BUG會取消會員資格而已,BAN機之類的目前從未有過。

剛出來那段時間,PS5被JS和黃牛炒到六七千,XSX無人問津,很多人拿這個,或者所謂的銷量說事兒,說這就能證明索尼前途無量。但凡懂點行的都知道,遊戲機硬體不賺錢,賺的是遊戲軟體。先不說那所謂多少銷量的PS5,到底有多大比例是真正在玩家手中,剩下的都被黃牛囤起來,Xbox和PC可以共享大部分XGPU庫甚至存檔可以互通就不用考慮進去嗎?

乍一看,微軟這樣影響了自家Xbox的銷量,但仔細一想,硬體它不賺錢呀。後面囤久了,PS5賣不動了,瞬間降回基本原價,而XSX反倒因為真的缺貨,又被炒起來了。兄弟們,這些都是黃牛的陰謀啊,中間還傳出各種黃牛編造出來的消息,什麼PS5能挖礦了,PS4停產了之類的。

這陣子XSS壓到2000以內了,不追求4K60HDR的話,配上XGPU簡直是神器。XSX的話目前可以完全出國,蹲一台國行原價也是非常划算的。

海信 65E5H 分區背光電視

我的XSX放在工作室里用顯示器玩,發現VRR開不了,樓上的小夥伴是接家裡大彩電玩的,果然遊戲機還是需要接電視玩啊。說到VRR,就不得不說一下HDMI2.1了,好的不學學壞的,之前USB協會把3.0、3.1都並進了3.2,現在HDMI也學會了,把2.0並進了2.1,2.1相較於2.0的所有新特性,都是「可選項」。說白了,舊的HDMI2.0按照新的規範文件,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稱自己為2.1。

那麼,怎麼看真正的2.1呢?由於每一個新指標都已經變成「可選」,所以要麼看全局,要麼就看重點。拿這台電視舉例,支持4K120幀遊戲,支持VRR可變刷新率,這是兩個比較重要的指標。

另外一個重要參數,要關注真實刷新率。VRR需要120Hz刷新率,然而,有一部分電視是60Hz+60Hz EMEC實現的,說白的也就是抖出來的一倍刷新率,這樣會影響清晰度。海信E5H系列是真實120Hz刷新率的螢幕,通過HSR技術可以拓展到240Hz。。

還有,今年最火的,就是分區背光。非OLED屏不自發光,所以需要背光。舊的背光方案,就是「一整塊腹肌」,整個螢幕一起亮或者暗,對比度自然好不了,而且還會有漏光等問題。而海信ULED的硬體級分區技術,每一個分區都可以實現4096級的精細調光,顯示效果有非常明顯的提升。最近台式顯示器湧現出的MiniLED就是類似原理,電視的技術更複雜些,但對畫質的提升卻是實打實的。

音質對於電視也很重要,海信 65E5H搭載了Hi-Sound引擎,智能感知音源類型,匹配音效。而且支持Dolby和DTS雙解碼,以及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直接省下音響的錢。

一加10Pro胖達白

我毫不掩飾,入手一加10Pro胖達白主要就是用來玩遊戲。畢竟暗黑不朽出了,沒個手機怎麼行是不是,哈哈哈哈,那**重氪遊戲。手機在配置上基本全是頂配了,三星6.7英寸的AMOLED柔性微曲面屏,螢幕觸控採樣率高達1000Hz,LTOP2.0的螢幕配上一加的系統優化,支持1Hz到120Hz刷新率的自適應調節,再加上HyperBoost的超級穩幀技術,RUA起螢幕來手感非常棒。

作為和平精英職業聯賽賽事指定用機和英雄聯盟手游賽事指定用機,一加10Pro用的驍龍8Gen1+LPDDR5+UFS3.1三項頂配,再加上立體空間散熱系統,總散熱面積達到了34120平方毫米,5000mAh電池,80W有線+50W無線快充,使得性能續航和散熱都達到了很不錯的水平。對面小魯班被我勾得嗷嗷直叫。

我一直把它帶在身邊,還因為它配置了索尼IMX789的主攝,加上哈蘇2.0大師調色的加持,不用再隨身帶相機了,手機更輕巧,出片也更快。另外一加10Pro可以拍攝4K120幀或8K24幀規格的視頻,唉,我的微單呀,勉強4K30,只能旁邊呆著去了。

EHOMEWEI O8 OLED便攜屏

三星原廠A+螢幕,色域100%sRGB,100%AdobeRGB,99%P3,甚至99%NTSC,色准最大偏差僅0.94,平均值(德塔E)0.46,這還是隔著紙質膜測的。用它來幹啥?接我的Switch,初版可憐小螢幕,秒變OLED大屏版。

EHOMEWEI O8也可以接XSX、PS5,享受4KHDR,但我還喜歡用它接手機,螢幕本身支持十點觸控,一加10Pro支持Type-C視頻輸出,一線直連,直接變成15.6寸大屏版玩。作為一個遊戲主播,我就喜歡不一樣的玩法,之前還試過用數位板吃雞,還拿了2個頭。當然,跟國外那些什麼把香蕉土豆改造的神人沒法比了。

這塊螢幕還支持壓感筆,拿來當成數位屏修圖也是一絕,不屬於遊戲,這裡就帶過了。

海盜船 HS80 杜比全景聲遊戲耳機

剛才電視有提到杜比全景,其實這東西在電影院已經好久了,第一款支持的遊戲也早在2016年就出現。只是在以前,一般家用環境想要布齊杜比全景的使用環境,還是比較難的。當然,現在科技進步這麼快,沒幾年就普及了,顯示器和電視的4K不也是一樣的。

海盜船HS80是經過杜比官方認證的,只要在WIN10商店裡下載Dolby Access,接上耳機,自動識別,開啟Dolby Atmos,這種方式比輸序列號之前的要來得方便多了。現在的大作,其實基本都支持杜比全景,但是有些需要檢測到你有杜比全景環境才會出現相關選項,也有一些因為翻譯問題不叫杜比全景的。當然,杜比全景最早是電影發展過來的,所以這耳機對電影黨也是一大好物。

雷蛇 幻影戰狼V2幻彩版

不管是PC還是XBOX,大作還是模擬器,我現在都用它玩遊戲。多出來的兩個肩鍵,四個背鍵,任意設置按鍵映射實在是太舒服了。雷蛇幻影戰狼V2幻彩版按鍵用的都是微動,手感非常好,用十字鍵玩STG很棒,我看外網大神搖杆剛最大往生的時候也是有微動聲,這應該是目前手感最好觸發最靈敏的方案了。

所以問題來了:微軟到底什麼時候開放第三方設備的無線授權呢?

說到玩遊戲,很多朋友肯定會說,PC呢?最近顯卡不是降了嗎?那顯卡到底是不是全新的,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我自己沒有翻新礦卡囤在手裡出不掉,我幹嘛要跟你說去配一台PC買一張顯卡呢?買台遊戲機,接電視上玩不香嗎~躺床上玩手機不香嗎~做接盤俠是什麼意思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6df2673058e19332ab34d6239f9e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