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迷戀網絡遊戲,這位心理醫生媽媽這樣做……

2019-09-27     成長快樂H

各位家長,

當您在為孩子沉迷遊戲而發愁的時候,

您有沒有想過,

當孩子沉迷遊戲,

他在「迷」什麼?

手機遊戲為啥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呢?

《廣州日報》報道,一位心理醫生媽媽也遭遇了兒子酷愛手機遊戲這一難題。為了搞清楚遊戲的吸引力,這位母親自己也開始成為「陪玩」,並嘗試找出預防沉迷之道。

這位心理醫生找出的方法是啥?

也許這些經驗呀,

對您家的孩子,也管用呢!



一、心理醫生媽媽「解毒」爆款手游


媽媽深度陪玩王者榮耀

作為心理醫生的王曉麗在她看來,所有網絡遊戲都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話題,而依託著微信和QQ兩大平台的《王者榮耀》更加占據著社交渠道的主動權。

培養兒子遵守遊戲時間

王曉麗說,自己的兒子今年小學四年級,和同齡人一樣,孩子身邊的很多同學都玩《王者榮耀》。為此,她特意給孩子設立了一套玩遊戲的管理辦法——用孩子的表現積分來兌換遊戲時間。

兒子年紀小,沒有買手機,父母規定兒子每周五可以玩1小時,周六可以玩3小時,平時上課時間絕不能玩。「這些屬於每周基準的遊戲時間。」這些時間要根據兒子的表現的變化而定,比如周五完成不了作業,那周六玩遊戲的時間相應就會減少。

王曉麗說,要培養兒子尊重規則,更要讓他學會自己選擇

「比如這次期末考,我說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遊戲時間就由你自己安排。」她說,讓兒子自己安排,也是讓兒子自己做出抉擇,如果他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學業),就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遊戲)。結果,這次的期末考試小孩只有2科達到95分,「所以他就沒有選擇權了,由我來規定他每天玩遊戲的時間,這樣說清楚孩子還是接受的。」




二、為什麼手機遊戲如此吸引孩子?只有了解原因您才能找到對策

遊戲有很強的回應性,可以滿足孩子的內心渴望


幾乎所有的遊戲,哪怕是低齡遊戲,都有很強的回應性。不管你做任何的操作,它總是有反應的。

孩子可以在遊戲中體驗掌控感和控制感

對於孩子來說,玩遊戲時,他能體驗到一種掌控感和控制感。很多小孩兒自己的家庭當中,是被父母嚴嚴地控制住的,換句話說他沒有能夠有足夠多的自由,或者說足夠多的能力去影響一些事情。

孩子在遊戲中得到成就感,以彌補現實的失落

成就感是指,練級練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通關了、或者得分高了、或者說你把一個人物養成到某個階段了,這一種成就感可能是對一些孩子來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少得到的。

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會看到一些,就是在學校裡面成績平平,沒有什麼特色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容易迷戀遊戲的。

遊戲是一種低成本的自娛自樂

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他們沒有很多錢,很多時候遊戲在金錢這部分,它的入門的門檻很低。

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吸引的一點:我不需要從爸媽這裡要太多的錢,我就能讓自己很開心。




三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遊戲上癮

社會功能是否受損——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

什麼叫做社會功能受損呢?

一個孩子玩遊戲,但是他學習還是很好,社交功能還是很好,包括身體功能也很好。他還是在鍛鍊身體,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那這種情況你根本不用太擔心。

如果一個孩子玩遊戲,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較多,但是功能性沒有太大受損的話,父母暫時可以不用太擔心。

人際關係是否受影響——和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係如何

要重點觀察,孩子在玩遊戲之後,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是否是和諧的?這個人際關係,主要是指他和家長之間的,他和同學之間的,還有他和老師之間的。

也許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沒有受損,但是你會發現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說,他開始變得非常暴躁、易怒,或者他開始變得很不耐心,開始變得特別得忤逆,不過這些也是青春期的本身的一些特質。但是,也需要區分,究竟這些是遊戲帶來的,還是因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質。

是否發展了不良癖好——是否熬夜、大量購買遊戲裝備

比如有的小孩,他因為玩遊戲而開始熬夜,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或者有的小孩,他因為玩遊戲發展出了偷錢買裝備的習慣。這些不良的癖好的產生,也是一種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作息或性情突變——是否早上起不來、不吃飯、講話煩躁

可以舉例為,孩子是不是現在早上起不來,飯都不吃,包括性情大變,講話很不耐煩,或者說把自己包裹起來,用很沉默的狀態去進行回應。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四、防止孩子沉迷遊戲,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當孩子開始沉迷遊戲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閉門反思」

有些時候遊戲本身是一個「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親子關係當中,本身就結下的一些「梁子」。

通過遊戲能看到,孩子在關係當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樣在虛擬世界當中被滿足。

所以當家長在思考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第一點是要關起門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這種親子關係中,是否出現了一些壓力或者狀況是需要去面對的。

家長要抓住孩子對「夠酷」的需求

建議父母適當地去了解一些遊戲行業的發展,和年輕人的一些語境。

因為青春期有一種非常典型的心態,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媽和老師不一樣的事情,不允許的事情才夠酷,對不對?

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遊戲的行業發展和年輕人的語境。包括如何去幫助孩子去選擇相對適合的一些遊戲。其實,網絡遊戲也分很多種,這個網上可能有幾百萬款遊戲。有些遊戲非常益智,而有些遊戲除了宣揚暴力和色情,騙裝備的錢之外就真的沒有什麼好處。

怎麼幫助孩子去鑑別這些遊戲,也是父母去做的一個功課。

幫助孩子認識遊戲背後的東西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這個是指,現在網上也有很多學者或者文章在討論說,遊戲究竟為什麼會讓人成癮,或者說設計遊戲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討論這些內容。就相當於你去解剖這個遊戲的過程,也能幫助孩子認識到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說不定,以後他長大真的會去變成一個遊戲設計師呢。

家長可以在有引導的狀況下,和孩子一起去看這些。用一個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於遊戲更加健康的態度。

當孩子遊戲成癮時,請正確對待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經對遊戲成癮,有必要的話要求助專業人士,比如說一些家庭治療師,或者一些個人的心理諮詢師。

玩遊戲未必是一個歸因,它可能是一個結果。

它反映的是這個家庭當中,本身就需要被處理的一些情結,一些動力。

所以這一部分家長的及時求助對於孩子和整個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轉載自黃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iIkdW0BJleJMoPMa2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