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哪吒,你會怎麼樣?

2019-07-31     樊樊老師

這幾天,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個小孩霸屏?

他化著煙燻妝,一嘴鯊魚齒,臉上寫著一個大大的喪,光著腳丫為非作歹。

他是天生魔丸,嚇得陳塘關的百姓四散奔逃。

他也是李靖夫婦的寶貝,受盡爸媽疼愛。

哄娃高手李靖騙他是靈珠轉世,送他修行,甚至做好了一命換一命,救下兒子的準備。

英姿颯爽殷夫人陪他玩耍,簡單的踢毽子也能玩出花來,他的笑容便是媽媽最大的期盼。

他就是哪吒,那個將「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貫徹到底的小娃娃。

時隔四十年浴火重生的《哪吒》,淡化了傳統故事中的仇恨因素,更近乎於一個純粹的關於愛的故事。正如導演自己所說,「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哪吒會因為父母的愛而改變。」

於他而言,成長是一條註定荊棘密布的道路。但是也許,於你、於我,同樣如此。

也許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最難得是理解

其實,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最愛我的人卻不懂我。

這一點上,哪吒是幸運的,李靖夫婦始終相信自己一腳能踹裂一面牆的寶貝,活潑、可愛、正義。

最優解是和解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說與人無一二。

被陳塘關百姓嘲笑和躲避的痛苦,打跑了妖怪卻被當做抓小孩的魔頭的委屈,被關禁閉不能出門還沒有玩伴的孤獨,哪吒從未向誰傾訴過。

人生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不知你懂不懂。

漫漫人生路,沒有所謂暢通無阻。

而面對岔路,選擇本就艱難,為選擇負責更難。自由和專制,個性和體制,諸多選項的孰優孰劣不過他人定義,對於置身其中的你,適合的才是正確的。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用不同的角度,傳遞給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少年英雄的標籤。

有人說,這是最「丑」的哪吒,沒錯,他頂著齊劉海,拉拉著一副苦瓜臉,還有那對黑眼圈?煙燻妝?

他給人吊兒郎當的感覺,時不時兇惡的目光直入人心。

但是他卻呈現出又喪又萌的氣質,這又似乎與我們有相似。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這裡的哪吒要用自己的力量,打破世人的成見,為自己綻放做自己的英雄,就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讓我想起很多時候「事由天定」,但更多時候「事在人為」!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原著中的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雖然孤勇,未免也太讓人難過了。那個小小的少年,就這樣被這個世界孤立,沒有愛,沒有信任,什麼都沒有,唯一擁有的,就是自己。

但這一版的哪吒里,爸爸媽媽始終是站在他這邊的,哪怕是身而為魔,他所得到的愛,一點都沒少。

特別是李靖打算用自己的命去換哪吒的命,還含淚說出「他是我兒」的時候,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父愛如山,不少電影院裡的大男人都因此想到了自己的老爸,哭得稀里嘩啦。



為了給兒子積德,殷夫人經常出去降妖除魔,沒有時間陪兒子,因此她的心中也非常內疚,哪吒也因此十分失落。這也令不少小夥伴產生共鳴,忙於事業、疏忽家庭的父母可不少。



爸爸媽媽願意為他死,也願意為他做好事,只要能讓他好好活著,被世人接受。

太乙真人給予哪吒的,完全是愛的教育,雖然這師父總是被徒弟捉弄,但他卻毫不介意。最後時刻還犧牲自己的道行保全哪吒和敖丙的魂魄,這個太乙真人太可愛太接地氣了。



敖丙願意和他一起戰鬥,一起面對未知數。所以他才不用以那麼疼的方式成長。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導師,父母的陪伴可以幫助孩子鑄造完美的人格。父母的鼓勵能培養孩子的自信。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受挫時的安全島,是重新出發的勇氣。父母的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老師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授業者,是孩子的崇拜者。在教授孩子知識、生存和做人的時候,所言所做都會對孩子有影響。所以,相信愛,傳遞愛是老師的本能。

我們要相信愛若永存,心就無魔。就像《愛的奉獻》所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gFxWGwBUcHTFCnfn0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