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平台陷入缺新片困境:影院停擺 線上第二窗口期也消失了

2020-07-12     八爪魚日報

原標題:視頻平台陷入缺新片困境:影院停擺 線上第二窗口期也消失了

今年受疫情影響,電影院自1月24日宣布停業後,已經近半年處於停滯狀態。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國內電影票房損失超400億元,超過10000家影視公司註銷。與此同時,眾多電影人也受到波及,諸如周星馳抵押房產、王中軍賣房又賣畫的新聞層出不窮。顯而易見的是,電影市場的各個產業鏈,都在承擔著疫情所帶來的巨大風險與壓力。

平台電影業務 陷內容缺失流量下降雙困境

作為電影產業鏈上的一環,目前視頻平台正面臨嚴重內容供應不足,大片缺口無法彌補問題。上游大片無法入市、新片製作周期受到影響,在此行業背景下,平台陷入流量下降、成本增加的雙重困境。然而,影院停擺,觀眾對影片的需求轉戰線上,外界還一度誤以為視頻平台能收割流量紅利,其實不然。

以愛奇藝為例,與2019年上半年的情況相比,2020年上半年愛奇藝電影的觀影用戶量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1月、2月、3月,確實是在往上漲。2月份是最高的時候,3月份開始逐漸下跌,4月份與去年基本持平,5月、6月持續下降。」

片方與平台互救 影響仍是杯水車薪

基於目前電影產業所面臨的嚴峻情況,電影片方選擇與視頻平台「抱團取暖」。譬如片方直接將第一窗口期轉向網絡端。成功上線網絡端的院線電影不乏《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等商業片,以及《春潮》《灰燼重生》《尋狗啟事》等文藝片。不僅如此,為了緩解片荒問題,視頻平台還對已有片庫進行強運營,做主題推薦、轉免費等活動,同時加大網絡電影上新量。

儘管院線電影轉向網絡端上線,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影視公司面臨的資金壓力,也有效緩解用戶對新影片的觀看需求。但目前國內平台上線的這些影片畢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製作。真正的頭部大片尚未入市,而這些線上首播的少量新片,對於視頻平台整體電影大盤的影響可謂是杯水車薪。

不僅如此,平台的成本翻倍增長,也是極大壓力。以往,視頻平台是電影的第二窗口期,電影在院線上映後再上線平台,平台只用去做最末端的版權採購。正常情況下,視頻平台給影片的版權費在影片整個項目回收成本的來源里大約占10%-20%,更大的比例還是要靠院線。現在,沒有了影院這個環節,視頻平台成為了影片收回成本的唯一渠道。於是,所有壓力都集中到了平台這裡。

但在這樣的前提下,視頻平台目前的觀影價格和以前二輪電影上線的價格是一致的,都是12元。在購片成本翻倍,觀影價格仍保持不變的雙重壓力下,視頻平台的壓力更甚。

另外,視頻平台網絡電影補位院線新片的辦法,也只是數量上的暫時性優勢,從平台效益來看,多部網絡電影的收益仍然無法抗衡一部頭部院線電影,10-15部網絡電影都不一定能抵上1部《流浪地球》水平的院線片。

除了片方苦、平台苦,用戶也苦於沒有新的頭部大片看。歷經了春節情人節超20部影片撤檔,五一檔消失,暑期和國慶檔渺茫的用戶,當前對大片的渴望比以往更甚。但影院開門後困境也不會立馬消失,有數據預測,若電影院10月重啟,全年票房收入也將下降91%,大量片方不僅面臨生存問題,也面臨後續上片的空間壓縮問題。好在目前眾多片方、影院、視頻平台雖遭受重大打擊,但在尋找出路上,大家不曾放棄。

現階段,各大電影公司與視頻平台都在積極思考應對策略,共同度過行業「寒冬」。無法得知疫情還需要多久才能過去,但用戶對於大片的渴望,電影產業對於復甦的渴望都有增無減,大家都在耐心等待電影行業的重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fHwQHMBfGB4SiUwZp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