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西梅「竄」紅,今年爆品開始爭做「刮油神器」了?

2022-07-24     咖門

原標題:瑞幸西梅「竄」紅,今年爆品開始爭做「刮油神器」了?

瑞幸又雙叒叕靠新品吸引年輕人的注意了。

最近,瑞幸上新了一款偷心西梅拿鐵,不少粉絲打卡嘗試。

但相比以往「好不好喝」的大討論,這次大家更關心喝了「到底會不會竄稀」,甚至有人表示「不竄不喝」。

而在網上衝浪了一圈,我還有個大發現:「刮油飲品」,似乎成為了新一代致富密碼。

具體怎麼說?

瑞幸上新西梅

官方都忍不住說「泄泄你」?

7月11日,瑞幸上新了一款偷心西梅拿鐵,全新西梅威士忌風味+粉墨漸變高顏值,吸引不少粉絲關注。

按照慣例,瑞幸上新都難逃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不過這次令人意外的是,網友討論的不再是「好不好喝」、「好不好看」,而是大膽提問「好不好竄」

討論之餘,不少網友開始親身實踐,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飲用經歷」,紛紛表示「親測有效」。

網友們一致的討論焦點,讓瑞幸官方都忍不住發問:「真的嗎?」甚至直接下場玩梗,回復網友評論:「泄泄你,因為有你,世界更美麗」。

總之,新品上市不久後,就被稱作「廁所之光」、「咖啡屆的開塞露」,還有網友分析「通暢」的原因是裡面的西梅汁所致(我都要信了)。

或許是擔心討論過於跑偏產生負面影響,瑞幸官方在新品發布後的第4天,作出了科普性的回應,表示通暢的真正原因是咖啡提高新陳代謝。瑞幸的小夥伴們也多次表示只是用了西梅味的糖漿,並沒有西梅成分。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小誤會」,我卻意外發現了一個「神展開」——

在網上衝浪了一圈,明顯感受到,所謂的「竄稀」拿鐵,讓不少年輕女孩都心動了。

網友打卡曬單

有網友表示「為了減肥特意點上一杯,感受竄稀效果」,甚至有人直呼「瑞真的懂我們啊」。

這不禁讓我感慨:竄稀不是目的,但瘦身始終是剛需啊!

刮油水果、清腸茶

已經「火了一個又一個」

分享當代年輕人的減肥現狀:手機上下載五六個運動App,B站收藏夾躺著上百個健身視頻,對劉耕宏、帕梅拉、周六野等健身達人如數家珍,偶爾還會高價購入幾個健身設備……

買了並不代表會用……

拿捏奶茶女孩的減肥心態,在小紅書上,有達人專門發帖分享「減脂期可以喝的奶茶」,點贊量突破1.4萬,收藏達到了8000。

在這樣的需求下,飲品品牌也打出「低糖低卡」概念——

1、打出「超低卡概念」 ,把卡路里標到杯子上

去年,咖門曾經報道過一個叫未來茶浪的品牌,打出「超低卡概念」,在產品背面的標籤上,清晰標明了產品的卡路里,以及詳細的營養成分表。「明碼標熱量」,引發不少行業人士的關注。

把一杯茶飲的卡路里標示出來,本質上是展示出了產品的「熱量自信」。對有熱量擔憂的消費者來說,喝起來也更安心。

未來茶浪在杯身標籤上標明卡路里

2、0卡糖更普及,有品牌全線換成阿拉伯糖

茶飲店表達」低卡「,首先從控糖角度出發。

除了「不另外加糖」選項外,3年前,喜茶、奈雪等品牌就已經開始用甜菊糖,幫助消費者減少糖分的攝取,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大多數新茶飲品牌點單都有「加1元換0卡糖」的選項。

有的品牌還把「免費升級0卡糖」作為品牌標籤,提升市場競爭力。比如成都的丸摩堂,就打出「0卡糖鮮果茶」的標籤。

最近我還發現,百分茶將全線產品都換成了阿拉伯糖。

百分茶研發總監楊世忠介紹,區別於0卡糖,阿拉伯糖更側重於阻礙糖分吸收,在美國日本等地被用於減肥領域。從研發層面上看,他穩定性高的特點,更容易保持產品本身的味道。

但是阿拉伯糖的價格相對較高,只能阻斷蔗糖成分,作為保健原料需要相關的資質證明。飲品店在應用中,需要有更多的考量。

3、「刮油水果」,火了一個又一個

除了控糖,不少研發還從水果出發。

從去年油柑開始,「刮油水果」推出火了一個又一個。今年楊桃也曾獲得廣泛關注,本身具備生津止渴、促進腸道消化等功效,在推新時,品牌打出「下火」的標籤,顯然戳中了年輕人的敏感點。

喜茶「滅火楊桃」

盤點今年開發「刮油水果」的思路,我找到了兩個方向:

一是在消費者本身關注的「刮油水果」中,找新品靈感。

比如瑞幸的西梅新品,實際上,從去年開始,西梅通腸順便的神奇功效就已經在減肥圈有了一定的傳播度,因此新品推出後迅速引發關注,吸引打卡嘗試。

二是在原有的經典產品做「水果升級」,傳遞低卡概念。

比如選擇特定水果品種,丸摩堂的生椰芒芒甘露就選擇使用南非西柚,據介紹,它的熱量更低,有減重的優勢。

丸摩堂「生椰芒芒甘露」

4、「清腸刮油水」,成為1點點隱藏菜單

從營銷角度,曾給新茶飲帶來千萬級流量」隱藏菜單」,在宣傳低卡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一點點在小程序推出一個DIY介面,顧客可以自發選擇茶底和配方,還可以為產品取一個新名字。

在當時,就有人自製配方,搭配「消腫抗糖水」、「0卡美白水」、「清腸刮油水」的名字,小紅書的分享筆記收穫近2萬的點贊。

小紅書博主分享自製配方

熱鬧的控糖、刮油茶飲背後,結合採訪我發現,打出低卡概念,品牌要注意兩個風險。

打低卡概念,要警惕2個風險

首先就是「會不會真的泄」的風險,這本質是食品安全的問題。

比如推西梅,如果真的有消費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也會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不鼓勵大家為了這樣的「標籤」,去特意做一些不利於健康的事情。

如果真的碰上與瑞幸相似的「巧合」,也建議學習瑞幸的處理方法,跟進輿論,及時做出科普回應,在此基礎合理考慮「反向營銷」。

瑞幸推出科普視頻

其次,避免造成」虛假宣傳「的風險;

元氣森林也曾因為宣傳「0糖」公開致歉,新茶飲同樣不能有「保健飲品」的宣傳趨向。

有研發告訴我,即使產品有一定的功效,品牌在宣發時也要明晰相應法規。

總之,不要試圖與相關部門玩文字遊戲,一不留神就容易罰款整頓;也不要與消費者玩文字遊戲,最終也會被宣傳反噬。

所謂「減脂奶茶」

是當代年輕人的快樂表達

採訪過程中,也有一種聲音認為,減肥奶茶就像是一個偽命題,都減肥了,還喝什麼奶茶?「真正想減肥應該去喝白開水呀,奶茶總歸有熱量」。

對此我想說,這屆年輕人們是不知道奶茶總歸有熱量嗎?難道不知道喝白水更瘦嗎?

心理學裡有一個安慰劑效應,指的就是「僅僅『相信它有效』,就能改善健康、甚至改變認知」的神奇現象。

奶茶女孩們更是如此,一邊追求健康、低脂、無負擔的生活方式,一邊又控制不住對奶茶的渴望。

一邊超自律,一邊小確幸,這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朋克控糖。

這個時候,一杯「超低卡茶飲」的出現,降低的是購買飲用的心理負擔,帶來的是低罪惡感的快樂。

總之,機會都擺在這了,就看你怎麼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d78ce85c4aca6caba31491017039b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