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歌》是朝鮮的一首著名古曲,地位類似於中國的《滿江紅》。
1896年,在日本加緊侵略朝鮮的背景下,當時朝鮮的民間報紙《獨立新聞》刊登了多個版本的《愛國歌》歌詞,但曲調未確定。
1897年至1910年,大韓帝國時期,《愛國歌》的旋律被定為軍隊曲,稱《大韓帝國愛國歌》。
1902年,再經修改後的《大韓帝國愛國歌》被使用於國家的重要慶典上。
起初,朝鮮《愛國歌》採用了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的旋律。普遍認為朝鮮《愛國歌》的歌詞是在19世紀末,由政治家尹致昊或獨立派領導者與教育家安昌浩譜寫。
1910年至1945年日本統治時期,這首歌是被禁唱的,但當時海外的朝鮮人依然用它來表達自己對國家獨立的渴望。
1935年,旅居西班牙的世界著名朝鮮音樂家安益泰為《愛國歌》譜下了曲調。他的作品被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19年-1945年) 正式接受。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朝鮮人民重新獲得獨立。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在朝鮮半島南部宣告成立,音樂家安益泰1935年作曲的《愛國歌》版本成為韓國國歌。
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朝鮮半島北部宣告成立,國歌也稱《愛國歌》,但旋律與歌詞都不同於韓國《愛國歌》,為與韓國國歌區別開,朝鮮《愛國歌》有一別稱——《晨光把祖國江山染成金》。
朝鮮《愛國歌》原曲也是朝鮮的一首著名古曲。創作於1947年,作詞為詩人朴世永(1902年-1989年),作曲為音樂家金元均(1917年-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