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曾火過一陣:
近五千個回答,簡而概括就是:
大得超乎你想像。
不僅僅是體育,相當多的專業領域,在親眼見識過大神之前,很多人都對真正的力量還一無所知。
最近,有檔節目就直觀呈現了這段「差距」。
國家隊下場,那才是真正的神仙來了——
《主持人大賽》
這檔節目上個月26號開播。
立馬就衝到了一線,當晚實時收視率持續第一。
微博熱搜榜連登五個關鍵詞。
原本魚叔是想攢兩集再介紹,沒成想,上周因故停播,愣是把我饞得不行……
咬咬牙,那就直接安利吧!
毫不誇張地說,這絕對是今年陣容最豪華的綜藝。
出品方——
老大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大名就掛在標題里。
這平實直白的節目名,也就是央視才有這樣的底氣。
主持人——
撒貝寧。
這位「芳心縱火犯」自步入綜藝大道後就開始脫韁,化身段子手在b站留下赫赫大名。
一秒正經一秒逗比,無縫切換,毫無違和。
控場,圓場,串聯區塊,調節氣氛,收放自如。
能主持《主持人大賽》的主持人,「北大還行」果然名不虛傳。
在座評審都是神仙。
還不是普通小仙,而是位列仙宗的大神——
學術專家,央視領導,一線主持人。
光是介紹title和專業背景就能講滿五分鐘的那種。
(前段時間,徐欣還因為跟美國主持人直播辯論,圈粉無數)
像他們這麼牛的專家評審,在節目裡一共17位,就問你怕不怕!
敬一丹(《焦點訪談》《東方時空》),魯健(《今日關注》《新聞60分》),朱迅(《正大綜藝》《星光大道》),高博(《非常6+1》《經濟與法》)……
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業界大佬,基本都在裡面。
17位大佬負責坐在後面觀察、打分,決定選手最終能不能出線。
現場點評的任務則交給了前面兩位,央視一哥一姐:
日常在《新聞聯播》里跟大家見面的康輝。
和曾經的春晚常駐,實力地位無需多言的董卿。
神仙下凡,也不過如此了。
評委硬核,選手也不是一般人。
凡是有實力在這個舞台上一戰的人,翻翻履歷,也都大有來頭。
春晚分會場主持人尹頌,行家裡手,舉重若輕。
不但能說會道,唱起歌來也毫不遜色。
有四年駐外經驗的國際記者,視野開闊,思維活躍。
古今中外的大千世界,都是信手拈來的主持素材。
一期12名選手,各有各的特色,人人實力不俗。
嚴謹的,端莊的,幽默的,溫婉的。
看他們在台上出口成章、隨機應變的樣子,可真是讓不善言辭的魚叔瘋狂羨慕了。
或許,有些觀眾會好奇,這是從哪裡來的神仙節目?
以前沒聽說過呀!
那魚叔只能說,你們還是太年輕。
央視的《主持人大賽》看似橫空出世,其實卻有著久遠歷史。
最早開播於1988年,至今已經30多年。
時間跨度雖大,但一共只辦過6屆。
分別是:88年,95年,00年,04年,07年和11年。
第六屆的主持人也是撒貝寧
過往6屆里選拔出了很多如今在主持界舉足輕重的大佬。
第一屆主持人大賽,獲得金獎之一的,便是無數孩子們童年的「鞠萍姐姐」。
撒貝寧當年也參加過主持人大賽,是2000年第三屆的金獎得主。
從2011年之後,因為各種原因,《主持人大賽》停播了8年。
如今回歸,綜藝界已經經歷了各種變遷,模式花樣層出不窮。
但它卻沒怎麼受影響,比賽形式還是像當年一樣嚴格又嚴謹。
每期12名選手分為兩類:新聞類和文藝類。
通過兩個環節比拼:
3分鐘自我展示+90秒即興主持。
每一類各取前三名晉級下一輪比賽。
國家隊級比賽,根本不稀罕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不轉椅子不拍燈,不玩什麼網絡人氣投票。
簡單粗暴,又科學嚴謹:
17位專業評審現場打分,去掉最高去掉最低,算出取平均分後再按照百分比跟大眾評審累計。
分數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這嚴苛又殘酷的評分方式,讓人一秒回到青歌賽(知道青歌賽的又暴露年齡了)。
國家隊級PK,論得就是一個實力!
粉絲濾鏡,場外加分,全是虛的。
評分方式夠硬核,內容的乾貨也是多到人目不暇接。
開場乾脆利落。
什麼寒暄什麼背景故事,通通沒有。
節目介紹+2位嘉賓+17位評審+12位選手+賽制流程+計分方式。
全部加起來,一共就花了5分鐘。
講真,魚叔都沒反應過來呢,第一名選手就已經上台開始表演了……
選手上台也沒有個人經歷介紹,報完名字直接開始比賽。
節奏快到連螢幕前的觀眾都懵逼了:
都來不及發彈幕!
這還不是最絕的。
第二個環節,是即興主持。
選手抽出題目,往大螢幕上一放。
緊接著就倒計時。
321,開始!
???!!!我題目都還沒看完啊!!!
節目放到一半,大家都紛紛表示已經跟不上了:
「快進幾個廣告,讓我喘口氣。」
大概平時注水節目看多了,乍一看這種快節奏還真有點不適應。
但爽是真的爽。
不搞亂七八糟的套路,不玩什麼剪輯採訪的形式。
我就是乾貨多,就問你服不服。
乾貨多到什麼程度呢?
這麼說吧,這其實是一檔知識類節目。
能讓觀眾邊看邊記筆記,回頭還覺得自己賺了的那種。
那種什麼「X99元教你成為作家/教你學說話」收割智商稅的網絡付費課程,都不及看這檔節目來得實用。
觀眾的小筆記
選取幾個例子來講講。
在即興環節,有一道老兵親吻國旗的題目。
選手圍繞題目展開了詳細的闡述,並引申到美好生活的背後其實有人負重前行。
乍一看還不錯,內容正面,傳播正能量。
但康輝提出了不足之處。
——在新聞事件之外,更要能讓大家看到主持人對待這個事件的態度。
要從事件背後探尋原因,跟時事結合闡明主題。
潛台詞就是:你只陳述了事件本身而缺少發散與立場,內容太單薄扁平了。
另一題。
「19歲女收費員被贊「最敬業變臉」。」
一名選手選擇從職業和敬業的角度來分析,表現出色。
但撒貝寧點評的時候,又帶出了另一個角度。
提出了如何定義「服務」,我們的大眾對服務行業又認識到了什麼程度。
如何讓服務能成為一種藝術,而不僅僅是標準化的流程。
把思緒走得更遠一些,視野開得更廣一些,就能立刻讓一個簡單的比賽試題,變成值得探討的社會議題。
在微博上,這個問題也確實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足以見到不同思考角度帶來的深度變化。
再看文藝類組。
一道即興題目《家鄉的驕傲》。
山東選手孫鵬飛(安徽衛視主持人)選擇了自己的家鄉特色——煙台蘋果,由此引申升華,應該守護驕傲。
包袱抖得到位,現場觀眾被逗樂,氛圍很好。
結果董卿上來就一個靈魂拷問。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受眾是誰啊?」
這個表情讓魚叔一秒回到了被老師cue到又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時代
拋出問題後,董卿又點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文章最重要的是立意。
驕傲在哪,為何驕傲。
整體下來,材料應該是圍繞立意來選擇。
有道是董卿牌作文課,誰學誰知道。
她給出的建議,有細節上的。
姚軼濱選手(《央廣新聞晚高峰》節目主持人)在自我展示環節,以雙線索形式,將父親的職業和自己的職業結合到一起。
無論是立意的深度,還是情感的濃度都非常到位,看得大家不禁淚目。
一個自我介紹把人說哭
就是那麼6
但董卿指出來,最後揭曉其中一個主人公就是自己的時候,不應該用名字。
而應當強調「我」。
「大部分觀眾對於這三個字還是陌生的,你要跟大家強調,那就是我。」
魔鬼般地摳細節,保證了專業級的發言水平。
也有宏觀上的。
張安琪選手不論是自我展示,還是即興主持,表現都非常沉穩從容。
不出錯,時間把握準確,內容輸出完整,作為觀眾,魚叔覺得已經是相當好了。
可董卿依然指出,她因為過於追求「穩」,因而顯得有點「平」。
這不利於帶動觀眾的情緒。
選手表現有力度,嘉賓點評有深度。
內容極為豐富,讓人恨不得慢放不說。
整個節目下來一個半小時,竟然還有很多精彩內容沒能塞進去。
有不少乾貨點評正片里沒看著,還得去花絮里找。
作為一檔花絮比很多別家正片都有料的綜藝,《主持人大賽》也是沒誰了。
不出意外,這周六第二集將按時播出。
預計會越來越精彩。
因為看官方的意思,深受手語老師嫌棄的押韻狂魔朱廣權,後續也會在大賽上出現。
到時候撒貝寧遇上朱廣權的名場面,魚叔已經迫不及待。
韓寒曾發過篇文章叫《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
裡面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有時候會說,高手藏於民間。
可但凡看過曾經的《青歌賽》,或如今的《央視主持人大賽》,便會對這句話產生懷疑。
小打小鬧看多了,誇張奉承聽多了,就真把小巫當成了天花板。
殊不知,真正的大巫,都還沒出來呢。
所以多看看這樣有高度有質量有內涵的節目,也是種學習。
看看曾經的自己,對真正強大的力量,有多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