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光年直徑的星系盤以每秒570公里自轉,看不見的力量幫了大忙

2019-10-29     宇宙印象

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相比,這些超級螺旋星系更大、更亮以及更多囊括在內的恆星數量。在這些超級螺旋星系中,最大的星系直徑為45萬光年,是銀河系的4.5倍。其質量也是銀河系的20倍左右,這些星系的旋轉速度也更快。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41期 宇宙最龐大的星繫到底有多大?它的自轉速度與銀河系相比,是更快還是更慢?在我們人類的眼裡,地球幾乎是靜止的狀態,我們感覺不到地球以平均每秒29.78公里的極快速度在移動著。但是地球的公轉速度在太陽面前什麼都不是,因為太陽平均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圍繞著銀河心中心移動。這樣子看起來,地球的移動速度並不算什麼。這個情況在宇宙中也時常出現,通過觀測更加遙遠的宇宙,一些事實才會讓你感到震驚。

天文學家發現在宇宙中還有更大的超級螺旋星系,它們的速度是超級快的,它的速度是銀河系的兩倍。天文學家認為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因為,在其星系附近有充滿暗物質的巨大「物質暈」存在。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注意到,在近期《天體物理學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超級螺旋星系算是比較罕見的,通過斯隆數字巡天等數據,這些年才被我們所了解。至今為止,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大約100個超級螺旋星系的身影,這個數字可以表明這些星系的存在並不是很稀奇的,甚至可以說這是很平常的。

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相比,這些超級螺旋星系更大、更亮以及更多囊括在內的恆星數量。在這些超級螺旋星系中,最大的星系直徑為45萬光年,是銀河系的4.5倍。其質量也是銀河系的20倍左右,這些星系的旋轉速度也更快。

科學家藉助南非大望遠鏡(SALT)等觀測平台收集的數據,對記錄在冊的23個巨大螺旋星系自轉進行了測量,在這個測量的過程中,多方力量都為其提供了幫助,例如帕洛瑪天文台以及美國宇航局的廣域紅外勘測探險家(WISE)任務,這個探險家任務為這個團隊提供了星系質量以及恆星形成率,這份數據對於這個團隊來說非常有價值。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這項研究很完美的證明了利用光學和紅外波段對星系觀測的效果有多強大,通過SDSS和SALT等技術來揭示了恆星的運動,以及一些其他性質,以及WISE中紅外成像的技術幫助我們了解了星系的質量及其盤面物質。

根據研究結果,科學家還發現這些超級螺旋星系的自轉速度超級快,最大的轉速幾乎是銀河系的3倍,它的轉速為每秒570公里。恆星、氣體及塵埃全部加起來也比不過它的轉速。這和科學家們之前所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毫無偏差,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便是導致超級螺旋星系轉速如此之快的原因。

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待超級螺旋星系,它都是很極端的一種存在,它們是宇宙史中自轉速度最快的星系,這個速度還是其他星系無法趕超的存在。所以這確實能夠證明暗物質暈對旋轉速度是有很大影響,而且這也是我們在宇宙中發現的第一個這麼大的螺旋星系。

根據暗物質理論,超級螺旋星系是被比正常大小還要大的暗物質暈所包圍的,科學家也發現其中最重的暗物質光環暈差不多是40萬億個太陽的質量總和,相比較落單的星系而言,在那些成群結隊的星系團中更容易發現暗物質的存在。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BeBFm4BMH2_cNUgV7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