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突發心梗,捨近求遠,要去「最好」的醫院,中途心臟驟停!

2022-03-24     心血管王醫生

原標題:男子突發心梗,捨近求遠,要去「最好」的醫院,中途心臟驟停!

上午在120急救傳圖群里看到幾條消息,讓人非常遺憾!

這個群是120醫生急診了心肌梗死患者或胸痛患者,會把相關資料,尤其是心電圖等消息傳到群里。我們醫院的醫生會在第一時間看到,並做好各種搶救準備。

這位患者如果能聽120醫生的建議,前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那麼獲救的可能性還比較大一點。可是患者家屬聽說患者是心肌梗死,需要支架手術。於是商量要求前往市裡「最大最好」的醫院手術。

上午8:10 120醫生傳了一張心電圖,顯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提示離他們最近的醫院做好搶救準備。

上午8:11 就近醫院的醫生立刻回復收到,已經啟動導管室。

上午8:29 120醫生提示,患者家屬要求前往另一家醫院救治。

上午8:30 患者家屬要求前往的醫院醫生回覆:患者病情危重,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建議前往就近醫院搶救,不建議來我院就診。

上午8:30 120醫生回復,患者家屬強烈要求前往貴院(也就是非最近的醫院)。請做好準備。

上午8:31 醫院回復做好準備,請到急診室。

上午9:23 120醫生髮信,患者突發室顫,經電擊除顫3次後,患者心電圖成直線,持續心肺復甦中,請急診室做好準備。

中午11:33 醫院急診室發來信息,上午送來心梗患者,送到急診室時,仍未心跳,經繼續心肺復甦,未能復甦成功,後宣告患者臨床死亡。

患者才51歲,就這樣離開了......我們為什麼一直科普,胸痛持續15分鐘以上不緩解,必須撥打120,前往就近的有能力搶救患者的醫院。以最快的速度開通血管,只有這樣才能挽救更多的心肌,降低心衰風險,降低猝死風險。

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頭1個小時,發生心臟室顫的風險是過了1小時後的25倍。所以突發心肌梗死,必須儘快到醫院,儘快開通血管。開通血管後,血管恢復血流,那麼就能大大降低室顫或心臟驟停的風險。

可是這位患者的家屬,非要捨近求遠,不去就近的醫院。這家就近的醫院也有胸痛中心,也能溶栓,也能支架手術。

可是家屬認為的那家所謂最好的醫院,要比這家醫院遠將近50-60分鐘的距離。心肌梗死就是心臟血管堵塞了,心臟就會持續缺血,心肌細胞會持續壞死。

心肌細胞的總數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一旦壞死,無法再次獲取。只有儘快打通血管,挽救更多的心肌,才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心臟血管完全堵塞40分鐘後壞死面積約為缺血總面積的30%;如果堵塞超過3小時,那麼壞死面積約為缺血總面積的50%;拖得時間越長,開通血管的時間越久,那麼壞死的心肌越多,不但猝死的風險越高。就算不會發生猝死,也會大大增加心衰的風險。

所以,今天科普一個知識點:

一旦120醫生告知患者家屬,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一定要聽120醫生的建議,就近原則,且不可選擇所謂最大最好的醫院。

你在選擇選擇醫院的時候,死神也在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8767c03bdf55cf68c846bdfaa9304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