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樓上的劉備為什麼不救下呂布,埋顆雷在曹操身邊豈不更好嗎?

2024-01-04     古今記實1

原標題:白門樓上的劉備為什麼不救下呂布,埋顆雷在曹操身邊豈不更好嗎?

建安三年冬天下邳城,在將近一百天的圍城後,經歷不間斷猛攻以及水淹火燒的呂布軍隊全面崩潰,下邳城正式淪陷。侯成、宋憲和魏續這三個呂布的部下投奔曹操,不可一世的呂奉先被生擒獻給曹操。

當時就在白門樓上,呂布見大勢已去想要投奔曹操,然後曹孟德看著呂布也起了愛才之心,正當兩人就要達成默契的時候,劉備默默說了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言外之意就是你難道忘了丁原和董卓是怎麼沒的嗎?此話一出,呂布臉綠了,曹操臉白了,劉備看著他倆的臉,心裡踏實了。緊接著,曹操就準備弄掉呂布,呂布臨刑前痛罵劉備是大耳賊,倒是給劉備留下了一個流芳百世的外號。不過這個情況其實不太正常,因為劉備這是在幫助曹操,他為什麼不留住呂布給曹操身邊當個定時炸彈呢?這其實涉及三方勢力的歷史經歷和白門樓上的政治博弈。

呂布、劉備的仇恨史

當年呂布殺了董卓後,並沒能自立為王。他找袁術,袁術不要他。投奔李傕,李傕不要他。投靠袁紹,差點被袁紹幹掉。最後走投無路的呂布聯合陳宮,準備奪取曹操的兗州。遺憾的是奉先同學雖然步戰無敵但有勇無謀,最終被曹操反殺。無處可去的他只好找到了徐州的劉備。

雖然曹操天下通緝呂布,但劉備並沒有理會曹操的命令。他收留了呂布並讓出小沛供其駐紮,希望能抵禦曹操。然而呂布後來卻吃裡扒外、裡應外合,反倒奪取了徐州,劉備被迫撤出徐州。呂布因為和袁術鬧翻,缺糧。而袁術派來的楊奉則雙商嚴重不足,不僅被劉備擊敗還親赴鴻門宴。最後,劉備和呂布再度結盟但位置互調。緊接著,袁術派兵攻打劉備,雖然呂布公開支持袁術稱帝,但他也清楚劉備沒了就是唇亡齒寒,於是他轅門射戟平息此劫難。後來呂布再次攻打小沛,劉備兵敗投奔曹操,最終曹劉二人聯合攻陷下邳,呂布敗亡。

白門樓曹操、劉備、呂布博弈

從歷史上說,這三方可以說一直糾纏不清的劉備和曹操極其清楚呂布的為人,於是白門樓的政治博弈就很有信息量了。在《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布,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

現在人們總覺得是劉備的一席話讓曹操起了殺心,主要是被「太祖有疑色」這句話誤導了。實際上當時無論是什麼情況,曹操早就想殺呂布了。當年在徐州時曹操就如此評價呂布:「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再說了,曹操是什麼人?是多疑的代名詞。

那為什麼曹操還要聽從劉備意見呢?這其實和郭嘉有關係。當初郭嘉和曹操說過了一段話,就是不能為了清除一個禍患,而阻礙在天下的名望。具體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呂布投降了,你不能因為殺呂布而讓全天下有才學有能力的人感覺曹操是一個不愛惜能力的人。那豈不是以後都沒人投降了。所以曹操殺呂布就必須有一個非常正當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又不可以是自己提的,必須需要一個第三方來提出來。呂布當然也是想真心投靠曹操的,雖然兵敗之後他曾讓自己的手下殺了自己,但後來還是改變了主意,見到曹操後他說能不能鬆鬆綁,就是在試探曹操自己活下來的可能性。

隨後曹操所說的綁一隻老虎不能不緊,這也是暗示了自己的心理,也就是無法完全的對呂布放下防衛,那麼在場的所有人以為曹操真的想說服呂布,只是想給他個下馬威,只有劉備一個人是看透了曹操心中所想,他知道曹操只是需要一個台階下,需要一個殺呂布的正當理由。對於曹操來講,如果當時劉備沒有勸說曹操殺呂布,反而是讓他留下來,那麼曹操依然不會留下呂布,反而會對劉備產生猜忌。

綜上所述可以說白門樓殺呂布是一場的政治博弈,劉備和曹操利用呂布的生命獲得了一個雙贏的局面,曹操需要有一個正當的理由,這樣全天下的人不會覺得曹操是不愛才之人,劉備也成功獲取曹操的信任,為自己留出來一段喘息時間。只是可惜了呂布沒懂曹操、劉備的心思。那麼,你認為若呂布真投奔了曹操,曹操的下場和丁原、董卓一樣嗎?

歡迎關注,談笑風史,感受古人的魅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82312e122f4a06e2a4531f71f564e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