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劍環境:設備收入大增4倍,集成電路、光電顯示業務並駕齊驅

2022-03-19     梧桐樹下V

原標題:盛劍環境:設備收入大增4倍,集成電路、光電顯示業務並駕齊驅

3月19日,上海盛劍環境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324 簡稱:盛劍環境)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過去一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205.3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14.2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4,270.6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91%。

支撐盛劍環境業績利潤雙增長的背後,既有下游需求擴大帶來的客觀因素,也離不開公司對產品技術的投入和機遇的把握。

專注泛半導體排放治理,下游需求擴大推動業績穩增

泛半導體行業一般指光電顯示器件、集成電路製造等行業,其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濕電子化學品和特殊氣體,生產環節持續產生成分複雜的工藝廢氣,如果不進行治理,不僅會影響產能利用率、產品良率,還會危害到員工職業健康及生態環境。

成立於2005年的盛劍環境就是針對泛半導體產業廢氣治理的領先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廢氣治理系統及設備,以定製化的生產模式為主,具體包括研發設計、加工製造、系統集成及運維管理。

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一體化的服務模式,盛劍環境獲得了大量優質客戶的青睞,與京東方、華星光電、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北京集電、格科微、卓勝微、長電科技等泛半導體行業領先企業達成了長期的穩定合作。

隨著泛半導體產業產能朝著中國大陸轉移,國內泛半導體產業產能不斷擴張。

光電顯示領域方面,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OLED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大陸OLED存量投資額達4374億元,未來兩年OLED增量投資達2692億元,投資規模持續高額投入;集成電路領域方面,中國大陸迎來晶圓廠投資爆發期,未來四年內全球新投產的62座晶圓廠中有26座將落戶中國。根據ICInsights的預測,隨著中國大陸市場大批在建半導體晶圓產能的陸續投產,預計至2022年產能將提升至410萬片/月,占全球總產能比例約17%。

而與不斷擴產的泛半導體產業相對的,是我國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

2018年,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次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持續推進污染防治聚焦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

在二者的作用下,泛半導體工藝廢氣治理系統需求規模持續擴大。盛劍環境深耕行業十餘年,面對機遇與挑戰,公司秉持「行業延伸+產品延伸」的發展戰略,發揮在泛半導體產業工藝廢氣治理領域的競爭優勢,整體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

2021年,公司光電顯示行業、集成電路行業收入占比合計達89.29%。其中,基於在光電顯示領域工藝廢氣治理系統的先發優勢,公司在集成電路行業銳意進取,獲得集成電路行業知名客戶的認可,實現收入57,425萬元,同比增長281.87%,收入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6.04%提升至46.61%,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動能。

設備出貨量再創新高,把握機遇推動行業國產替代

不過市場終歸是客觀因素,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國泛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對應的工藝廢氣治理業務發展也相對滯後,導致我國在該領域長期被台灣地區、日韓及歐美企業壟斷。隨著我國泛半導體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出於對供應鏈安全的考慮,集成電路企業「國產替代」意願正變得空前強烈。另一方面,疫情影響下,國外供應商服務人員進入中國耗時較長,遠程投標難以滿足客戶定製化需求,也為相關係統和設備的國產化替代提供了機遇。

盛劍環境作為國內較早從事泛半導體廢棄治理的企業,在多年工藝廢氣治理經驗的積累基礎上,掌握了離子廢氣處理、等離子反應腔、等離子火炬發生器、乾式化學吸附、L/S 控制、反應腔隔熱、氣體注入等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並實現了L/S、LOC-VOC等單體治理設備的國產化研製,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目前公司L/S設備性能已達到國外同行水平,並且具備更好的性價比;特別是在交付能力、安裝調試及售後服務響應速度、本土化製造供應鏈支持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優勢。2021年,公司系統類業務收入占比較高,泛半導體製程附屬設備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L/S、LOC-VOC設備出貨量再創新高,確認收入16,20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25.88%。

多重利好疊加下,盛劍環境作為泛半導體領域廢氣治理的先行者,通過自身研發不斷擴充廢氣治理產品線,積極推動集成電路領域廢棄治理的國產化替代,不斷複製在顯示面板行業的成功經驗,未來將有望開啟新一輪業績增長周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7b7fc7f1ca6ee2bd17de39d129b44a9.html